科室: 消化內科 主任醫師 劉啟泉

       睡眠是在修復白天系統的損耗,有注意維持免疫系統功能的正常運作。從睡眠中醒過來是一種保護機制,也是健康和生存的必須。
  對於人來說,睡眠佔了人生的三分之一,可以說睡眠的好壞是生活質量一半的基礎。無日夜節奏則會出現體力差、免疫力降低,表現煩躁不安、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等神經精神症狀,甚至出現其他疾病。如經常熬夜的人就容易患消化性潰瘍。
  擁有足夠的睡眠才能享有健康的身體,一般來說,成年人的睡眠在7-8小時為宜,而60-70歲年齡者每天的睡眠時間以6-7小時為宜,7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每天的睡眠時間一般不宜超過6小時,且睡眠時間一定不可以缺少23時-3時這個時間段,因為這個時間是睡眠的最佳時期。
  臨床症狀明顯的胃病患者,可因胃脘疼痛、堵悶、燒心等症狀影響睡眠,加之病情反覆不愈,思想壓力大,又使失眠加重,而失眠又影響到胃粘膜修復。所以應保證充足的睡眠,使臟腑氣血調和,以利於胃病恢復。胃和則臥自安。
  另一方面,夜寐不安,也可用視為是胃病的臨床表現,部分患者通過調理脾胃達到了改善睡眠的效果。而對於嚴重失眠的患者,可適量應用鎮靜藥,即大家說的安眠藥,不要因為懼怕其依賴性而拒絕服用。俗話說“吃得好不如睡得好”,睡眠質量下降影響全身狀況,更不利於疾病的恢復。

  要有一個好的睡眠要做到以下幾點:
  1、注意睡眠的質而不計較量。
  不同年齡的人對睡眠量的要求是不一樣,年齡越小,睡眠量需要越多,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時間會逐漸減少。一個人一天並非一定要睡上8個或7個小時,合理的睡眠量應以能解除疲勞,保持精神愉快,能很好地進行一天的工作與學習為標準。
  2、注意飲食。
  睡前不進食,以免入睡後器官仍然維持運作,晚餐不要吃得太飽,也不要空腹睡覺。臨睡前吃點奶製品或喝一杯牛奶有助於睡眠。睡前忌飲酒類,酒雖然能促使人入睡,但會影響睡眠質量。咖啡、茶、可樂飲料及巧克力等含咖啡因的飲料對人的大腦神經能產生興奮作用,睡前最好不要飲用。
  3、睡前放鬆。
  睡前可用熱水泡腳,溫度在40°C左右,時間在15分鐘到半個小時為宜。睡前應避免從事刺激性的工作和娛樂,也不要從事過分緊張的腦力活動。睡前減慢呼吸節奏,令心境平靜、容易入睡,靜坐、聽緩慢音樂可使身體恢復平靜。
  4、保證良好的睡眠環境。
  環境對睡眠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關燈睡覺,因為生物鐘靠外界的光源判斷作息時間,不關燈會令生物鐘以為尚在白天。睡眠區光線要暗,臥室應用厚的窗簾或百葉窗來隔絕室外的光線。選擇舒適、合理的床上用具,對提高睡眠的質量也大有好處。

  5、採用合適的睡姿。
  健康的人睡眠最好不要採用左側位,因為人的心臟位置偏左;仰臥睡眠時,手也不要置於胸部,以避免壓迫心臟而做惡夢。對於健康人來說,睡眠的最好體位應該是右側位或正平臥位,這樣既不會壓迫心臟,又可以有利於四肢機體的放鬆休息。但對於患者來說,睡眠的最佳體位則視病人的病情和疾病型別而定。
  6、午休。
  午休可使身體和精神兩方面放鬆。它和夜間的睡眠一樣,不僅可以消除由於白天工作的緊張,還可以消除煩躁並保持良好的情緒。午睡可以減低生活壓力,彌補由於夜間失眠造成的影響,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午休可以幫助夜晚入睡,但不宜超過半小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