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外科 副主任醫師 林志武

  誘發乳腺癌十大危險

  1、家族遺傳:患有遺傳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為母親患乳腺癌,女兒亦好髮乳腺癌,發病年齡輕,常發生在閉經前,多為雙側性;另一種為母親未患過乳腺癌,但在一個家庭中,至少有兩個姊妹患乳腺癌,這種家庭中乳腺癌的發病率要比無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發病率高2―3倍,且這種乳腺癌多發生在閉經後,常為單側性;

  2、月經因素:月經初潮年齡早於12歲,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比初潮17歲者大2.2倍;絕經期晚於55歲者,比45歲後絕經者患乳腺癌的危險性增加1倍左右,45歲前因其他原因作雙側卵巢切除者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可降低一半。月經初潮年齡的提早,以及絕經年齡的延晚,常使乳腺組織受體內雌激素作用時間長、發生乳腺癌機會多。

  3、生育因素:正常自然流產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而反覆人工流產,或18歲以前多次做人工流產者,易引發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一次正常生產及哺乳後,乳腺組織發育完善,發生腫瘤的機會減少。但第1次生育年齡大的婦女發生乳腺癌的機會高,第1次生育年齡在35歲以上者發生乳腺癌的機會甚至比沒有生育者還高。

  4、哺乳因素:產後哺乳對乳腺癌發生的影響尚不完全明確,但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哺乳總的時間愈長,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就愈小。母乳餵養是預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險減少20%至30%。

  5、性生活質量差:乳腺疾病和性生活密切相關,女性的性壓抑可以增加乳腺小葉增生與乳腺腫瘤的發病機率。國內有關調查顯示,患有乳腺小葉增生的婦女86%的人在性生活中從未達到過性高潮;初婚年齡越大,乳腺癌發病率越高。

  6、抑鬱情緒:在獨身女子、留守女士、公關小姐、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學教師中,患乳房疾病的較多,乳腺癌發病率也高。由於這些女性極易產生緊張焦慮、孤獨壓抑、悲哀憂傷、苦悶失望、急躁惱怒等抑鬱情緒,長期受不良情緒剌激,機體生命節律發生紊亂,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失調,進而導致內環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釋放的胸腺素減少,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對體內突變細胞的監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發生癌腫。

  7、過度肥胖:肥胖與乳腺癌密切相關。女孩肥胖易性早熟,為日後患乳腺癌埋下禍根。肥胖者乳腺癌等癌症的發生率高於非肥胖者3.45倍,因為脂肪堆積過多,雌激素的生成便增加,多餘的雌激素被脂化後貯存於脂肪組織內,並不斷地釋放進入血液,對乳腺組織產生剌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再有,肥胖者大都有高膽固醇血癥和高胰島素血癥,體內膽固醇升高後,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細胞膜的膽固醇含量升高,抑制了免疫功能。

  8、不良生活習慣:以吸菸、酗酒為“時髦”、去夜總會、歌舞廳,通宵達旦地沉浸在燈紅酒綠之中、喜吃煎炸食品和各種糕點甜食,而對粗糧、蔬菜卻從不沾口;獨身、或過了30歲才結婚生育,生了孩子不願餵奶;還有些女子佩戴乳罩過緊或過鬆,失去保護乳房的作用

  9、X線照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長期接受X線照射,如在日本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後的倖存者中乳腺癌的發病率增高,因此要防止過多的暴露於放射線,尤其是年輕未婚的婦女。

  10、乳腺疾病或良性腫瘤:有人發現有乳腺纖維腺瘤病史者發生乳腺癌的機會較正常人增高1~2倍。

  怎樣早期發現和診斷乳腺癌

  乳腺癌是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120萬婦女患乳腺癌,有50萬婦女死於乳腺癌。它嚴重地影響了女性的健康及其生活,如何有效控制其發生和發展已成為當務之急。在腫瘤防治中,二級預防措施“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是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預後、提高存活率的關鍵。乳腺癌普查主要採用臨床體檢和乳腺鉬靶攝影,有時也需藉助超聲檢查。普查的物件主要是35歲以上的婦女,一般間隔1~2年,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是普查的重點物件。

  乳腺鉬靶攝影是乳腺癌普查中最重要的手段,它利用X線的物理效能及人體乳房組織不同的等密度值,將乳房的影象投影於X膠片之上進行觀察,其診斷乳腺良、惡性腫瘤正確率達85%―90%以上,在早期診斷乳腺癌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是除臨床體檢之外首選的影像學診斷方法。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癌症協會建議:50歲以上婦女每年做一次乳腺鉬靶攝影,40~49歲婦女每1~2年一次,35~40歲婦女應做一次乳腺鉬靶攝影作為基礎資料儲存,以便以後作為對照。

  乳腺鉬靶攝影是一種無創性的檢查,檢查時乳腺攝影機的兩塊壓迫板會從不同角度夾住受檢婦女的一側乳房進行攝片,整個檢查過程沒有任何痛苦。拍照時應脫去上衣,站在機器的可測範圍內。技術人員將做一些除錯,依次使你的雙乳置於適當位置。在你感覺受到機器壓力最大的一刻拍出的照片是最理想的。但這種擠壓僅持續一分鐘,不會使人很不舒服。第二組照片是從側面拍的。你要將胳膊放在機器臂上,技術人員隨後做些調整使你的肩膀處於合適的位置,以便看到臂彎處的淋巴結和乳房組織。乳房大的婦女每隻乳房需要照兩張照片。做乳房X光照相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確保裝置與技術人員都是一流的。

  2、在月經後一週左右進行乳房X光照相,因為那時乳房最柔軟。

  3、如果做過乳房充填,要告知技術人員,以便其對機器進行適當的調整。

  4、告訴技術人員你面板上的痣,以幫助他們準確閱讀照片上的結果。

  5、照相前不要使用除臭藥或滑石粉?

  6、照片應當場先由放射科醫師檢視,以確保清晰,便於進一步精確閱讀。如果照片不清,可以當場補照。

  7、 醫生應在10天內告訴你檢查結果。

  3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乳腺組織緻密,乳腺鉬靶攝影不易發現病灶,因而可以將超聲檢查作為乳腺癌早期診斷的手段。乳腺超聲檢查是一種經濟、簡便、無創傷、無痛苦的檢查方法,對年輕女性,尤其是妊娠、哺乳期婦女更為適宜,但對微小鈣化的檢測敏感性不如乳腺鉬靶攝影。兩種方法可以互補,提高乳腺癌的早診率。

  在普查間歇期,婦女可以進行定期的乳腺自我檢查,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檢出率。乳腺自查的方法: 站立或坐於鏡前,面對鏡子仔細觀察兩側乳房,包括乳房的大小、形態、輪廓、面板及顏色有無改變,乳頭有無抬高、回縮、溢液。觸診時要求手指伸開併攏,用手指指腹側觸控乳腺,左手查右側,右手查左側,可按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觸控,不要遺漏乳頭乳暈及腋窩部位,然後於仰臥位用相同方法自查一遍。乳腺自查應每月1次,最佳時間應選擇在月經後的7~10天內,此時乳腺比較鬆軟,無脹痛,易於發現異常。對已停經的婦女可選擇每月固定的時間進行檢查。每次自查應與以往自檢情況比較,發現乳房或腋下腫塊、乳頭血性溢液等異常應及時就醫,從而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許多早期乳腺癌可以沒有任何臨床表現,並且資料表明乳腺自檢不能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因此乳腺自檢不能代替定期的乳腺普查。

  乳腺體檢對腫塊性質的鑑別誤差較大,而通過乳腺鉬靶攝影和乳腺超聲檢查只能發現病變並從影像學的角度對其良、惡性做初步的判斷,確診乳腺癌還應憑藉細胞學或組織學診斷。所謂細胞學診斷就是用5~10毫升的普通注射器,接上6~8號針頭,對臨床可疑病變進行穿刺,然後用負壓抽取腫塊內的細胞,將細胞塗於載玻片上,請細胞病理科醫生進行診斷。該方法簡便易行,創傷小、費用低、報告及時,正確的細針穿刺不會引起腫瘤播散。但由於細針穿刺所獲得的細胞數較少,故要求醫生有較高的診斷水平。組織學診斷是從乳腺病變部位取活組織進行病理形態學檢查,即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及細胞之間的關係。目的是確定病變的良、惡性,預測病人的預後並指導治療。

  乳腺癌一旦確診,應當儘快進行相應治療,治療越及時,療效越好,一些早期乳腺癌病人通過治療可以達到治癒的效果。對於那些淋巴結陰性,腫塊較小,沒有復發高危因素的早期乳腺癌病人,術後甚至可以考慮不用放化療,既免除了患者治療的痛苦,又大大減少了治療費用。無論從治療還是經濟學的角度,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都能將乳腺癌帶給女性的傷害減少到最低。讓我們珍視乳腺健康,重視乳腺癌早期檢查,切莫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

  乳腺癌的預防

  1、從吃上封鎖乳腺癌有關專家指出:乳腺癌的發生與飲食密切相關,注重調理日常飲食,有益於乳癌的預防。

  A、控脂減肥:研究發現,癌細胞最初處於“起始”狀態,只有當其受到“刺激”之後,才能迅速增殖而發病。高脂肪飲食是乳腺癌的促發“刺激”劑,長期大量攝取脂肪,可使機體產生大量類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樣物質,這類物質過量可刺激癌腫的增長。大量攝取脂肪,還可使機體發胖和免疫機能降低,就使癌症有了可乘之機。因此,控制脂肪的攝取,減輕肥胖,提高機體免疫機制和抗病能力,就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乳癌的發生。

  B、避免飲酒:飲酒對於女性來說,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飲酒婦女患乳癌的危險性較很少飲酒者高,每日飲酒1杯或l杯以上者,乳癌危險性比很少飲酒者增高45%以上,這種危險性在絕經前婦女中最為顯著。目前認為,酒精可刺激腦垂體前葉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與乳癌發生有關。因此,女性尤其是絕經前後的女性,應戒酒和少飲酒。少喝咖啡:咖啡、可可、巧克力,這類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黃嘌呤,黃嘌呤可促使良性乳腺增生,而良性乳腺增生又與乳癌發生有關。女性特別是絕經前婦女,如果過多地攝取這類食物,隨著黃嘌呤的大量攝入,乳癌發生的危險性就會大大地增加。因此,女性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女性,應少飲咖啡,少吃巧克力。

  C、多吃果菜:研究發現,粗糧、蔬菜、水果中,除含有大量具有防癌抗癌的植物纖維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外,還含有多種能阻止和減慢癌症發展各個階段的生物活性物質,其中以大豆類、玉米、食用菌類、海藻類、大蒜、西紅柿、橘類和漿果類水果等作用最為顯著。因此,在日常膳食中適當地多吃些這類食物,不僅有益於健康,還有助於乳癌的預防。

  D、食魚有益:據有關報道,魚類食品吃得較少的美國、瑞士、加拿大和紐西蘭等國家的婦女,乳癌發生率均較高,而攝取魚類食品較多的日本,婦女乳癌發生率則較低。專家們說,魚類中含有一種脂肪酸,具有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作用,經常適當地多吃些魚,對預防乳腺癌十分有益。

  E、飲食習慣:亞洲婦女的乳腺癌發病率遠遠低於北美及歐洲婦女,這可能與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有關。近年來發現,黃豆及其製品的防癌作用主要與黃豆中的異黃酮有關。因此在飲食上,婦女們應該避免高脂飲食,少食紅肉多吃白肉。高脂肪飲食可使乳腺腫瘤發病率增加,飲酒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性也很高,而且這種危險同飲酒量直接相關。應該說,通過對飲食的調整,減少過量的肉類、煎蛋、黃油、甜食、辛辣等食物的攝入,增加綠色蔬菜、水果、胡蘿蔔素、菌類、豆類的攝入量,均有利於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黑麵包等粗糧、水果蔬菜類低脂肪高纖維類食品,由於能降低血中雌激素的水平,所以具有預防乳腺癌的作用。如果再加上經常食用酸奶、乳酪等發酵的牛奶製品,那麼,罹患乳腺癌的危險性可降低77%。

  2、藥物預防 三苯氧胺是預防乳腺癌最有希望的手段,已有研究證實:高危人群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三苯氧胺,持續5年,可以減少近一半的乳腺癌的發生率。其他一些化學預防藥物如來曲唑也正在研究中。

  3、適量運動國外 有人做過統計,育齡婦女每週平均進行4小時的體育鍛煉,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要減少60%。在各行各業中,運動員的乳腺癌發病率最低,天天大運動量,消耗了多餘的脂肪,身上沒有贅肉,體內的雌激素保持在低水平,當然就不會與乳腺癌“有染”了。運動可以使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減少排卵次數。尤其是使能生成雌激素的腹部脂肪積聚減少,讓免疫系統功能處於良好狀態。

  4、戒菸 人體內有一種可以減少菸草中致癌毒物作用的酶,有些女性體內的這種酶活力很低,所以她們一旦吸菸,就比其他人更容易罹患乳腺癌。

  5、生育別太晚 很多都市女性因為工作節奏緊張、保持身材等原因,不願意生育或推遲到30歲以後生育,這很要不得。因為這很有可能使她們失去一次增強抵禦乳腺癌能力的機會。為什麼這樣說?女性第一次足月的妊娠可以導致乳腺上皮發生一系列變化而趨成熟,使得上皮細胞具有更強的抗基因突變能力,同時產生大量的孕激素,孕激素對於保護乳房健康很有用,是雌激素的“對頭”,雌激素使乳腺組織增生,孕激素出來“消腫”。所以,懷孕、分娩、哺乳雖然辛苦,但帶給女同胞的不僅是可愛的下一代,還大大增強了女性的抗疾病能力,這種能力越早獲得,對於防止乳腺癌的發生就越有利。新加坡癌症研究中心做過一次調查,發現未生育的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比生育過的婦女大得多,這種危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30歲以後才生育的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比20歲以前生育第一胎的婦女高出了2到5倍。德國東西部婦女患乳腺癌的發病率明顯不同,原東德地區的婦女患乳腺癌的比例要低得多,後來發現,主要是因為原東德婦女一般生育較早,而且平均有3到5個孩子。

  6、多晒太陽 最新研究發現,維生素C和β-胡蘿蔔素不能預防乳腺癌,而維生素D可以。北加利福尼亞癌症研究中心的艾斯爾・約翰博士解釋了為什麼美國南方女性患乳腺癌的人數比北方女性少的原因,這是因為南方陽光充足,人的面板吸收陽光後會產生大量維生素D,起到防癌的作用。他還建議,每天晒太陽10到15分鐘就能使我們的身體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如果你擔心晒太陽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你不妨有針對性地補充維生素D。研究發現,女性如果每天攝入200個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相當於兩杯維生素D強化牛奶),患乳腺癌的機率會減少30%。因此,專家建議,50歲或年輕一點兒的女性每天至少要補充200個國際單位維生素D,50歲以上的女性每天要補充400到600個國際單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