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腦卒中營養治療
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是引起腦卒中(腦出血、腦梗塞)的主要原因,因此與之有關的飲食營養因素有密切關係。
能經口進食的病情較輕的患者宜遵循下列原則:
1、限制總熱量,達到或維持理想體重。
2、採用複合碳水化和物,限制單糖和雙糖的攝入,粗細糧搭配。
3、限制動物脂肪、忌食肥肉,烹呼叫植物油,以增加不飽和脂肪酸攝入。脂肪佔總熱量的30%以內。
4、適當限制膽固醇,無合併高膽固醇血癥者,每日攝取低於800mg,合併高膽固醇血癥者低於300mg,每日不能超過一個蛋黃。
5、適當增加蛋白質,多選用魚類和大豆製品,攝入優質蛋白的同時增加不飽和脂肪酸,降低膽固醇。
6、每天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適當食入香菇、蘑菇等菌藻類及紫菜、海帶等海藻類,以補充維生素、膳食纖維和礦物質, 對降血脂有益。
7、限制鈉鹽,每日應在5g以下。
8、戒除菸酒。
除此,應注意:高血壓患者相對增加含鉀、鎂、鈣等高的食物,有助於血管舒張,降低血壓。用單胺氧化黴抑制劑治療時,不宜食含酪胺高的食物如干酪、酸牛奶、扁豆、蘑菇、啤酒等,避免高血壓危象。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要適量,一般每天不超過300g,作為加餐(如上午10點、下午3點)。
附:
含鉀高的食物有:柑橘、杏子、香蕉、紅棗、葡萄、大豆類,家禽、魚、瘦肉中含鉀量也偏高。
含鎂高的食物有:各種幹豆、鮮豆、豆芽、香菇、菠菜、 桂圓等。
含鈣高的食物有:黃豆及其製品、牛奶、魚蝦、柿子、芹菜等。
說明:糖尿病人用無糖混流,根據應給總熱量定餐次,能量消耗大者可用高熱量混流及輔加成品營養素1-2次;因胃腸出血或腹脹、腹瀉等原因不能行腸內營養時需給靜脈營養。
二、腦炎、脊髓炎及腦脊髓炎的營養治療
營養治療的目的是保障足夠的營養補充, 以利於組織修復和功能恢復。
1、熱能供給:病人發病初期食慾差,給予流質飲食,隨病情改善改為高熱量飲食、軟食直至普食。
2、高蛋白質:由開始的50-60g逐漸增至100-120g, 以生理價值高、並易於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豆漿、蛋類為好。
3、高碳水化物,要供給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每天350-500g, 以利腦細胞代謝。
4、足夠脂肪,除供給能量外,還可以提供充足的必需脂肪酸。
5、補充足夠維生素,宜供給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
6、攝入水份應充足,每天不少於2000ml,適量供給食鹽, 以補充丟失的鈉鉀氯化物等。
昏迷時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混流或勻漿膳。
三、神經系統營養性疾病飲食治療
神經系統營養性疾病是指營養不足、 營養不良和特定的營養素缺乏引起中樞或周圍神經系統功能障礙,飲食治療的目的是糾正病因、控制病情發展、改善營養狀況,促使神經功能恢復。
1、糾正病因:及時查明造成營養不良,特別是B族維生素不足的原因如慢性胃炎、肝腎功能障礙、酗酒等。
2、及早補充必需營養素,增加含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粗糧、豆類、瘦肉、肝、腎、新鮮蔬菜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