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多起大規模槍擊案件所促成的一種常見觀點是,暴力行為常繼發於精神障礙。然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所開展的一項新研究卻顯示,與精神病相關的幻覺妄想很少成為攻擊行為的前奏。
本項研究工程量浩大,共回顧了發生於美國的305起暴力事件。結果顯示,僅有12%繼發於精神病。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這些獸行及流血事件被憤怒、接觸武器及物質濫用所激發的比例更高。
這是首項回顧精神病所致暴力行為的分析,該結果也對媒體所推動的公眾針對凶殺慘案的成見構成了挑戰。研究線上發表於《臨床心理科學》。
“備受矚目的大規模槍擊事件攫取了公眾的注意力,升高了人們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戒備心。然而我們的發現清晰地顯示,精神病很少直接導致暴力行為。”主要研究者Jennifer Skeem指出。
與弗吉尼亞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的合作研究者一道,Skeem將目光聚焦於MacArthur暴力風險評估度研究所追蹤的具有較高暴力風險的患者。
這一大規模研究於1998年開展,共納入了1,100名由精神專科機構出院的罪犯。研究者專門審視了一個包含100名高風險患者的亞組,這些個體從精神科機構出院1年內即捲入了2起及以上暴力事件。研究者試圖瞭解這些個體在實施暴力行為時的精神狀態。
“我們希望針對反覆出現暴力行為的一小組患者展開討論,以探討這些暴力事件是否總是由幻覺妄想所導致。”Skeem指出。研究中,暴力行為包括軀體傷害、性攻擊及使用武器的攻擊或威脅,精神疾病則橫跨精神分裂症及雙相障礙到嚴重焦慮抑鬱。
除回顧相關記錄之外,研究者還針對患者進行了晤談,瞭解其在出現暴力行為即刻的想法及感覺,並從患者的朋友及家人的角度獲取資訊。結果顯示,僅有12%的暴力行為繼發於精神病;並且,儘管精神病促使了一起暴力事件的發生,但卻幾乎與之後發生的暴力行為無關。
精神衛生工作者及支持者警告稱,一些關注度很高的大規模凶殺案件推動了針對精神疾病的歧視,也阻礙了精神障礙患者揭露自身病情及尋求幫助的程序。事實上,精神疾病患者更容易成為暴力行為的受害者,而非實施者。
今年2月,一項發表於《美國公共衛生雜誌》的研究發現,美國於2001-2010年間所發生的120,000起與槍支相關的殺人事件中,由精神障礙患者所實施的不到5%,但這一群體淪為暴力行為受害者的風險卻顯著高於平均水平。
“什麼也無法抹殺以下事實,即精神疾病患者需要接受精神科治療,”Skeem指出,“但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需要記住暴力行為真正的危險因素,例如物質濫用、兒童期虐待和鄰里劣勢(neighborhood disadvantage),這是正常人及精神障礙患者所共同面臨的問題,這才是我們為了尋求公共安全最大化所應著眼的課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