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影像診斷科 副主任醫師 田新良

  二維圖象後處理:

  ①多平面重建(MPR)

  MPR是從原始的橫軸點陣圖象經後處理獲得人體組織器官任意的冠狀、矢狀、橫軸、和斜面的二維圖象處理方法,與MR圖象十分相近,顯示全身各個系統器官的形態學改變,尤其在判斷顱底、頸部、肺門、縱隔、腹部、盆腔及大血管等解剖結構和器處理官的病變性質、侵及範圍、毗鄰關係有著明顯優勢。

  ②曲面重建(CPR):是MPR的一種特殊方法,適合於人體一些曲面結構器官的顯示,如:頜骨、迂曲的血管、支氣管等。曲面重建圖象的客觀性頜準確性和操作者點畫線的精確性有很密切的關係。c)計算容積重建(CVR)CVR是MPR的另一種特殊方式。它是通過適當增加冠狀、矢狀、橫軸面和斜面影象的層厚,以求能夠較完整地顯示與該平面平行走行的組織器官結構的形態,如:血管、支氣管等.同時也可以增加影象的信噪比。

  採集資料要求:1、擺正體位;2、頭頸部器官和骨骼採集層厚≤ 1.0mm/每層,胸腹部器官採集層厚≤ 3.0mm/每層,重疊50%重建;3、重建函式選用FC 10(軟組織)/FC30(骨骼);4、對手、腳掌骨及關節等部位在確保掃描範圍足夠的情況下,儘量採用小視野放大掃描;5、胸鎖關節、肩關節及髖關節等部位重建影象時須選用RASP以除去偽影干擾。

  二維影象後處理技術要點:1、適當調整窗寬、窗位;2、小間隔(<2mm)生成軸位預覽影象以確定病變位置和範圍;3、針對已確定的病變範圍調整間隔、層厚和影象幀數生成MPR影象;4、如病人體位不正,須用斜面重建方式進行調整以獲得對稱影象。

  三維影象後處理:

  (a)三維容積重建

  容積重建(VR):

  VR是目前多層面螺旋CT三維影象後處理中最常用的技術之一。VR影象主要適用於顯示以下器官和系統的病變。

  (1)骨骼

  VR影象可以立體、直觀和清晰地顯示正常顱骨、軀幹骨和四肢骨的生理性突起(如:棘、粗隆、結節和嵴等)、凹陷(如:窩、溝和壓跡等)、空腔(如:腔、竇、管、道、孔等)和膨大(如:頭、頸和髁等),以及關節的骨性結構(如:關節頭和關節盂等)的形態。對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特別是對顯示解剖結構和關係複雜的腕關節、踝關節、肘關節、肩關節、髖關節和脊柱及其附件的骨折,關節脫位,畸形以及骨腫瘤等病變的位置、程度、範圍和與周圍組織器官的毗鄰關係,對骨科和整形外科制定手術方案、預測手術的可能性及評估手術的愈後等都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採集資料要求:a)擺正體位:b)採集層厚<2.0 mm/每層,重疊重建間隔≤ 0.5mm;c)選用骨骼重建函式FC30:d)對手、腳掌骨及關節等部位在確保掃描範圍足夠的情況下,儘量採用小視野放大掃描;e)胸鎖關節、肩關節及髖關節等部位重建影象時須選用RASP引數以除去偽影干擾;f)頜面部掃描時病人應取張口位(或咬牙墊)。

  影象後處理技術要點:a)準確選擇預設CT值的上下限,尤其是對較薄的扁骨(如:肩胛骨)重建時應特別慎重以免造成人為的骨質缺損或破壞的假象;b)必要時可用CIipping、Cutting等工具除去掃描托架、固定石膏等影像的干擾和清晰地顯露病變:c)對骨關節可用Seed技術施行電子關節分離,以便更清楚地觀察關節頭和關節蓋;d)適當調整偽彩色和遮蓋光線的強度,以使影象更清晰、色彩更逼真:e)在判斷解剖結構複雜或細小的骨折縫隙和遊離碎片時需要藉助MPR影象準確定位;f)多角度旋轉圖豫儘可能清晰、完整地顯示病變部位以及與鄰近結構的三維空間關係。

  (2)血管系統

  VR作為MS-CTA的主要後處理技術在血管系統特別是對動脈血管系統病變要以清晰、確切地顯示大範圍複雜血管的完整形態、走行和病變,影象立體感強,能以多角度直觀地顯示病變與血管、血管之間以及血管與周圍其它器官之間的三維空間解剖關係,其診斷價值已經被臨床醫生認可。對大動脈血管病變如: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狹窄、梗塞、閉塞、夾層和血管壁的鈣化等的診斷已經基本取代了DSA檢查。對腦動脈瘤的診斷國、內外有關研究報告證實3D-CTA具有很高的準確性、敏感性和特異性,可以確切地檢出瘤體直徑<3mm的腦動脈瘤。作為一種快速和非創傷性檢查手段,可以準確地顯示瘤體的位置、形態和大小,評價瘤頸部與瘤體、載瘤動脈和周圍血管之間的空間關係,模擬手術入路為選擇適當的手術治療方案提供直觀、可靠的依據,可以作為腦動脈瘤的首選影像學診斷方法。近年來,有許多文獻報道主張用3D-CTA取代或部分取代DSA診斷腦動脈瘤。

  腦動脈CTA資料採集要求:a)採集層厚≤ 3.0mm/每層;b)重疊重建間隔≤2.0mm;c)選用軟組織重建函式,如FC=10/43;d)對比劑用量1.0-2.0ml/kg;e)注射速率2.5-3.0ml/sec;f)延遲時間15-20sec.,必要時可用對比劑跟蹤技術(Sure-Start);g)掃描方向自下而上;h)對Willis環動脈瘤掃描範圍自第一頸椎向上10cm,並儘量採用放大掃描技術。

  其影象後處理技術要點:

  a、準確選擇預設CT值的上下限,過高或過底均會影像病變顯示的清晰度和真實性。但是,適當提高下限值可以鑑別後交通動脈是動脈瘤還是漏斗樣擴張,逐漸改變域值後,動脈瘤仍保持圓頂,而漏斗樣擴張則變成錐形;b)用Clipping或Cutting等工具除去下矢狀竇、直竇和大腦大靜脈以及顱骨等影像的干擾;c)從前後、後前、左右側位和頭側和腳側仔細觀察血管形態查詢動脈瘤;d)適當調整偽彩色和遮蓋光線的強度,以使影象更清晰、色彩更逼真;e)在疑有直徑<2.0mm的動脈瘤時需要藉助Fly-around技術輔助判定;f)多角度旋轉影象習可能清晰、完整地顯示瘤頸部與瘤體、載瘤動脈和周圍血管之間的三維空間關係;g)對於後交通動脈瘤,也可行3D-MRA檢查會更好地顯露動脈瘤的全貌,而無顱底骨的干擾。

  影響腦動脈CTA後處理影象質量的主要因素:

  a、資料採集層厚:薄層(<3mmb)採集資料可提高其解析度。b)對比劑劑量:適當的對比劑劑量(100ml左右)可保證血管中有較高的對比劑濃度,使血管影像特別是細小血管的影像更清晰、更真實。c)對比劑注射速率:注射速率應>3.0ml/s,以避免掃期間血管中對比劑被血流稀釋,使其濃度保持較高的峰值狀態。d)延遲時間:它是資料採集成敗的關鍵。過早開始掃描,血管內的對比劑尚未達到峰值、未充分與血液混合均勻;反之,對比劑則被血流稀釋且過多地進入靜脈和血管周圍組織,從而影響靶血管的成像質量。e)心臟每搏輸出量和迴圈時間:心臟功能和迴圈時間有個體差異,最佳延遲時間也會不同。因此,在制定掃描計劃前應瞭解病人的心臟功能狀況,以便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延遲時間。f)肩部骨偽影:弓上分支血管受肩部骨偽影的影響較大。因此,在掃描計劃中應選擇RASP引數以除去骨偽影的干擾。

  泌尿系統

  VR影象可以清晰地顯示經對比劑強化的腎臟、腎盞和腎盂的完整形態,以及全程輸尿管的走行和梗阻、狹窄部位和狹窄程度,並能以多角度直觀地顯示腎臟、輸尿管與周圍血管以及骨骼之間的解剖關係。

  VR在泌尿系統疾病的檢查中,可以通過去骨、剪下、旋轉來顯示腎盂、輸尿管、膀胱,也可以保留脊椎、骨盆,也可以將泌尿系統的器官和骨骼用不同的顏色區別開。腫瘤應用VR多曲線調整(Freesetting Multi-Threshold values Curve)技術可以將經對比劑強化的各系統和器官的腫瘤在同一幅三維影象上同時獲得骨、血管和軟組織的影像,能夠對腫瘤準確地定位、完整地顯示病灶本身的狀態以及與周圍組織器官和血管的毗鄰關係和受侵及、擠壓移位等情況。經處理後的影象可以對病變進行任意角度的旋轉,多方位觀察和分析。為了清晰地顯示病灶的隱蔽部分,可對影象進行剪裁、切割、鑽洞和製作自動電影,為臨床醫生對疾病做出正確的判斷提供更加豐富的影像學資訊。

  採集資料要求:a)採集層厚根據不同部位和病變大小適當選擇(一般層厚應小於3.0mm/每層);b)延遲掃描時間應根據腫瘤血供情況確定;c)重建函式應選擇FC10/43; d)採用重疊重建。影象後處理技術要點:a)準確調整多曲線;b)針對不同組織的CT值設定偽彩色C)對解剖結構複雜或小病灶應參照MPR影象。

  密度容積重建(IVR)

  IVR影象利用全部體元的深度和透過度資訊成像,主要適用於觀察腹部和肺部CT值差別較小的組織器官。採集資料要求和影象後處理技術要點與SVR相同;影象後處理技術要點:1)準確調整多曲線;2)適當調整窗寬和窗位。IVR圖象顯示支氣管與肺部腫瘤之間的關係,此病例雖然沒有進行增強,但是通過圖象後處理仍然清晰地顯示出肺內支氣管及腫瘤組織,並且可以看到腫瘤支氣管關係密切。

  最大密度投影(MIP)

  MIP是利用容積資料中在視線方向上密度最大的全部像元值成像的投影技術之一。因為成像資料來源自三維容積資料,因而可以隨意改變投影的方向;因為成像資料取自三維容積資料中密度最大的像元值,因而其主要的優勢是可以較真實地反映組織的密度差異,清晰確切地顯示經對比劑強化的血管形態、走行、異常改變和血管壁的鈣化以及分佈範圍,對長骨、短骨、扁骨等的正常動態和骨折、腫瘤、骨質疏鬆等病變造成的骨質密度的改變也非常敏感。此外,對體內異常的高密度異物的顯示和定位也具有特別的作用。由於以上特點,MIP作為一種有效的常規三維影象後處理技術廣泛地用於顯示血管、骨骼和軟組織腫瘤等病變。MIP的缺點是對密度接近且結構相互重疊的複雜解剖部位不能獲得有價值的影象;影象缺乏空間深度感,難以顯示顱內走行復雜的動、靜脈血管之間和與顱骨之間的三維空間關係。克服上述缺點的主要方法是用Clipping、Cutting、Seed或Segmentation等技術去除靶器官以外的組織影像的干擾和對影象進行適當角度的旋轉。同樣病例VR圖象顯示結石不如MIP顯示清楚。MIP比VR顯示髂動脈鈣化更加清晰。

  最小密度投影(Min-IP)Min-IP是利用容積資料中在視線方向上密度最小的像元值成像的投影技術。由於人體內的組織器官中氣道和經過特殊處理(清潔後充氣)的胃腸道等的CT值最低(-1000HU),所以Min-IP主要用於顯示大氣道、支氣管樹和胃腸道等中空器官的病變。影象後處理技術要點:用Clipping對影象進行適當的切割以便去除靶器官周圍骨骼和軟組織影像的重疊干擾;2)適當地調整窗寬、窗位,以清晰顯示中空器官內的病變以及與周圍組織之間的對比關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