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孩子身高正常嗎?――評價身高
二、我的孩子長得慢嗎?――評價生長速度。
三、孩子長得快一定是好事嗎?――評價發育年齡。
四、如何及早發現孩子生長過程中的異常現象呢?――怎麼監測兒童生長。
五、身高與那些因素有關呢?――身高的影響因素。
六、如何改變環境因素增加孩子的身高?――孩子長高的措施
1、營養充足。
2、體育活動
3、充足睡眠
4、防治急慢性疾病。
七、孩子身高的4種誤區――早長、晚長、
八、怎樣正確測量身高?――一切的基礎
九、怎麼才能知道孩子還能不能長個?――骨齡與身高
十、人體是如何調節、控制身高增長的?――生長激素是促進骨骼線性增長的唯一激素
十一、什麼是矮小症(矮身材)
十二、造成矮小症的原因有哪些?
十三、生長激素缺乏症
十四、性早熟
十五、特發性矮小
一、我的孩子身高正常嗎?――評價身高
所謂高矮是相對而言的,一個人身高175cm,是高還是矮呢?對於當今中國漢族男性而言175cm是中等身材,對於女性來說個子挺高的。對於歐美髮達國家來說,175cm可能就偏矮,對於南非一個叫俾格麥的部落來說175cm就是巨人了。所以,評價一個人的身高以及體重、頭圍、胸圍等是否正常,需要選擇一個標準參照人群,即相似生活環境下,同種族、同性別和年齡的正常人群進行比較。目前常用的評價方法有標準差法和百分位法。
形象的表達方式為生長曲線,把自己的身高標記在生長曲線相應年齡身高的交點,就可以看到自己身高是高還是矮了。舉個例子,小明是個10歲男孩,身高140cm,標記在生長曲線(百分位法)上可以看到正好處於第50百分位,說明這個小明的身高適中,不高也不矮。如果是標準差法,正好是0SD。
二、我的孩子長得慢嗎?――評價生長速度。
除了看孩子目前是高是矮外,家長其實更關心孩子以後會不會長高。這就需要通過評價生長速度來評價孩子長得快慢了。所謂生長速度是指身體及其各部分在單位時間內增長的數值。對於身高來說可以通過年身高增長值來表示身高生長速度,即cm/年。例如,小明9歲時134cm,10歲時140cm,生長速度就是6cm/年。符合這個年齡段兒童的規律。
三、孩子長得快一定是好事嗎?――評價發育年齡。
其實,孩子長得快,比別的孩子長得高,當家長的在高興之餘,需要警惕一件事,就是性早熟。如果發育年齡(用某些發育指標的水平製成“標準年齡”,來評價個體兒童的發育情況,就是發育年齡)大於實際年齡,需要警惕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雖然比別的孩子長個長得早,長得高,但是成年升高往往偏愛,甚至到達矮身材程度。所謂“早長的孩子個不高”就是這個道理。
目前常用的發育年齡評價方法是骨齡(BA)。所謂骨齡就是骨骼年齡,是指骨骼發育的鈣化成熟度,通常以X線攝片顯示的兒童某一部位(常用左腕骨)骨骼的鈣化情況(如各骨化中心的出現時間、順序、數目、大小),骨塊的發育(如骨塊大小、外形變化、關節面出現等)以及骨骺和骨幹的癒合過程來表示。如果骨齡大於實際年齡,提示生長潛力不多。多見於性發育提前。同時可以通過骨齡來推測生長空間及最終身高(FH)。
四、如何及早發現孩子生長過程中的異常現象呢?――怎麼監測兒童生長。
所謂生長監測即對個體兒童某些生長指標(體重、身高等)進行定期、連續的測量、並標記在以特定參照人群標準值為基礎繪製的監測圖上,通過對比與評價,早期篩查出生長偏離者,以便進一步明確原因,及時予以干預的兒童保健方法。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的兒童保健工作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提到的監測圖就是兒童生長髮育監測圖,市面上有出售《0~36月寶寶生長監測圖》的。其他孩子可以通過相關生長曲線自己繪製生長監測圖。
完整的生長監測應包括以下3個步驟。
(1)確定監測日期:通常生後第一年監測5次(1、2、3、5、8個月各一次),第二年監測4次(每3個月一次),第三年2次(每6個月一次)。必要時可以增加監測次數(小兒出現或懷疑發生健康問題)。
(2)準確稱量體重、身高。
(3)繪製生長曲線。注意記錄生病、飲食變化、環境變化等特殊事件。
生長曲線的走向反映了小兒的生長變化趨勢。
與正常參考曲線相平行的上升是正常的(小明2~5歲時),低於正常參考曲線升高趨勢的上升(小明5~7歲時)是異常的,需要尋找原因。原來小明在這兩年身體不好,反覆生病,多次住院,不愛吃飯,所以長得慢了。7對以後身體好了,不再生病了,營養充足均衡,出現了追趕生長,生長曲線又恢復到原來的生長軌道。
如果生長曲線平坦或下降,往往提示生長髮育出現嚴重的問題,需要積極造出原因,採取適當的措施。否則時間太長了,很有可能不能回覆到原來的生長軌道了,導致成年後身高矮小。
五、身高與那些因素有關呢?――身高的影響因素。
影響包括身高在內的兒童生長髮育的因素包括生物學因素和環境因素。從受精卵開始,這些因素就發生了作用。其中遺傳是基礎,環境是條件,兩者共同的作用決定著兒童生長髮育的速度以及最後達到的程度。
1、遺傳因素
父母雙方的遺傳基因,決定著兒童的生長潛力、發展趨勢和限度,形成個體間的差異。不同種族、父母的身高、體型、性格等對兒童的影響都非常顯著。所以父母長得高,孩子長得高的可能性很大。遺傳因素決定了一個人身高的70%左右。5歲以內不明顯,5歲以後逐漸顯現出遺傳的特徵。
2、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也很重要,也是我們通過自身努力能夠改變的部分。如果一個人的遺傳靶身高是175cm,環境因素決定了30%,也就是52cm,如果把這部分身高控制好,哪怕改變±5%,那就是10cm的變化啊!170cm和180cm的區別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環境因素。
(1)營養
營養是保證兒童生長髮育的物質基礎。年齡越小影響越大。胎兒時期孕母營養不良,常常引起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和生長髮育障礙,導致低出生體重兒和早產兒的發生率增加。嬰兒長期缺乏能量、蛋白質、各種營養素,不僅影響生長髮育,還會導致機體對疾病抵抗力的降低。所以我們要重視孩子的營養,這包括膳食的充足和全面兩個方面。具體要重視孕期營養,儘量母乳餵養,適時(6個月左右)新增輔食,不缺乏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鐵、鋅、鈣、碘、維生素A、B族、D等)。不吃洋快餐,少吃零食,避免挑食厭食。可以到醫院兒童保健科諮詢餵養方法,評價膳食結構。
(2)疾病
各種急慢性疾病對兒童的生長髮育有著直接的影響。患病可以導致而能量代謝和器官功能紊亂,會導致發育遲緩。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俗稱“缺鈣”,其實不準確)、甲狀腺功能低下、軟骨發育不全等會直接阻礙骨骼的生長。內分泌疾病如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性早熟會影響生長異常,導致矮小。必須及早治療這些疾病才能很好的促進兒童的生長。
(3)理化因素
藥物、X線照射、環境毒物汙染、吸菸嗜酒均會對胎兒和兒童的生長髮育造成不良影響。比較明顯的例子是腎病綜合徵的孩子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雖然人體中激素有很多種,我們平時所說的“激素”主要是指糖皮質激素)身材明顯矮小,甚至身高停滯。鉛中毒的孩子也會生長遲緩。
(4)社會因素
優越的社會環境能為兒童提供生長髮育良好的大環境。社會經濟、醫療保健、文化教育等方面較好的地區和國家,兒童生長髮育的水平較高。城市兒童較鄉村兒童要高些,經濟發達地區較貧窮地區兒童要高些。另外,家庭是兒童接觸的最小社會單位。家庭成員的情感聯絡、父母職業、文化水平、家庭收入及保育條件等均能對兒童的身心發育和性格形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5)其他因素
日光、新鮮空氣、水源清潔、體格鍛鍊、合理的生活制度、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教養、開朗的性格均能對兒童生長髮育水平產生影響。
六、如何改變環境因素增加孩子的身高?――孩子長高的措施
1、營養充足。
2、體育活動
3、充足睡眠
4、防治急慢性疾病。
飲食方面:
很多矮小兒童的家長,常常認為孩子矮小是因為平時食量過小或挑食過於明顯造成,其實,現在的孩子,因為營養不足而造成矮小的幾乎不存在了。反而是營養過剩者常見。營養過剩,是目前造成性早熟發病率逐年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身材矮小的兒童,由於生長緩慢,需要量就會比其他孩子少,多數食量不大。我們時常也會發現,原來食量較小的兒童,如果出現青春期發育後,食量就會明顯增長,就是這個原因。
無論是矮小還是性早熟兒童,在飲食方面,都是以平衡的飲食為好,即葷菜、素菜合理搭配,粗糧、細糧均衡攝入。
總體來說,目前國內兒童營養過剩更常見。很多家長,特別是老人,由於過去自己未吃好,現在千方百計想讓孩子吃得更多、更好,總擔心成長期營養不足,甚至想方設法補各種保健品、微量元素或維生素,這種想法是明顯錯誤的。去過日本的人可能知道,日本成年人中餐常常只是六、七個壽司,中國留學生剛去常常都吃不飽。但日本人並未出現營養不良,反而是平均身高已經高於中國人,且肥胖比例也比其他發達國家明顯低。因而,對食物總量、葷菜量和不健康食品都需要適當限制。
不過,有些家長在發現孩子性早熟後,限制孩子飲食過度也不好。由於是生長髮育期兒童,基本營養素還是要保證的。建議每天能堅持喝1~2袋牛奶,1個雞蛋(不管採用何種烹飪方式,也不管是單獨食用還是通過加入菜中還是湯中,只要燒熟就行),其他葷菜需要適當限制。雖然牛奶、雞蛋也不能保證安全,但過於限制肯定不利。
對於一些較胖的兒童,吃飯前最好能先吃點水果或喝點湯之類,並減慢吃飯速度。雖然這不是非常合理的飲食方式。因為,我們對肚子飽、餓的感覺,並不是通過胃的空與滿而感覺到的,而是通過血糖的高與低而感覺到的。血糖偏低時,感覺肚子空空。如果吃飯過快,雖然已經達到正常食用量,但由於血糖還未來得急升高到正常水平,還會感覺未吃飽,就會吃更多。
由於各類廣告宣傳等原因,也時常有家長認為孩子會缺乏鋅、缺鈣等等。其實,除嬰兒期需要適當補充維生素D以防止缺鈣外,正常飲食不會造成微量元素缺乏。且,既然是微量元素,決非多多益善!過多反而會造成其他危害。我時常給家長打比方:“一個雞蛋,不靠任何外來因素,可以孵出小雞來,如果生命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少一樣,小雞也孵不出來”。其他食物也是由細胞所組成的,也一樣有各種營養素,只是不同食物各種營養素含量和比例有所不同。請牢記:藥補不如食補!人類至今不能自己合成出蛋白質,任何保健品不可能與天然食物相媲美!
針對防止性早熟方面,有些食品儘量少吃,如過多的動物類食品、新鮮壑Α⒎醇窘謁⒁稀⒀罌觳偷取S繞涫強衫擲嗑×坎緩齲衫擲嗪捉細擼煥詬莆眨⒓峋齠啪=∑罰“ú灰嚶門3躒櫚取
當然,個別比較馬虎的家長,也有把避孕藥保管不當,讓孩子吃到而造成性早熟的。過多的應用化妝品也不好,且母親過多用化妝品去親孩子也不利。
睡眠方面:
由於生長激素是人類長高的最主要激素,生長素的分泌主要是在深睡眠時分泌。因此,保證較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學齡期兒童,一般需要每天8~9小時睡眠時間。能早點入睡當然更好,但入睡的早遲不需要特意強調,並非一些人所理解的生長素只是幾點鐘分泌,只是與睡眠深度和總時間相關。現代人的入睡時間都比過去遲,但不未因此更矮,而是因營養改善、疾病得到及時、有效控制等有所提高。
運動方面:
由於運動也是促進生長素分泌的一種方式,不論治療與否,適當運動有利於長高。有利於長高的運動為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的定義是:
①中等強度(運動強度過大,過小都不好,剛停下時心跳在120~150次/分較合適),
②有規律、連續性運動,
③每次不少於20分鐘(對於需要減輕體重者,最好能達到每次半小時),
④儘量在戶外(萬物生長靠太陽,人類的生長也一樣。北方地區人身高之所以比南方更高,有氣候因素,也有日照時間因素。越是北方,長年雨水越少,日照總時間越長)。
運動的方式以慢跑、慢速跳繩等為好。球類運動、游泳等也可,只不過需要注意保持運動的連續性,球不在手時也要注意跑動。過於劇烈的運動會造成缺氧,是無氧運動,反而不利於長高。連續時間過長的運動也存在不利的一面。
其他方面:
2~14歲兒童一般需要每年驅腸道寄生蟲兩次,不是必須查出有蟲卵才需要驅蟲,只要在不生病時就可。平時如果生病時,儘量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有些藥物如腎上腺皮質激素、奎諾酮類抗菌藥等有抑制身高作用。
總結:
雖然適當飲食、睡眠、運動有利於長高,但也不要過於迷信這些方面而不去治療相關疾病。如果發現有矮小、早熟方面疾病,治療是必須的。我們成年身高預測時包含有正常飲食、睡眠、運動,並以不生嚴重疾病為前提,不能因為加強運動等而不去治療相關疾病!
七、孩子身高的4種誤區
誤區一:孩子早長、晚長都一樣
“早長”的孩子,很可能是營養過剩、發育提前、性早熟所致。這些青春期早長的孩子,與同齡同性別的孩子相比,生長速度和身高明顯增加,但骨齡決定孩子身高潛力,骨骼發育太快,骨齡比實際年齡大,會使骨骺提早閉合,孩子以後生長的可能性和空間都將減少,易造成孩子提前緩長或停長。
正常的青春發育期是孩子生長的高峰,女孩約在10~14歲,男孩約在12~16歲之間。孩子的生長如果提前減緩或停止,就會錯過生長高峰期,成年時身材達不到預期高度。大量實事表明,現在營養過剩,發育提前。孩子性早熟,青春期早到的現象在逐年增加。對此,家長應讓孩子保持均衡營養,不要因營養過剩,過早發育,而使身高大打折扣。
孩子“晚長”的原因亦非都是生長髮育晚,不少是由疾病原因造成的,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就不能健康的生長髮育。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長得慢、身材矮小,首先需要排除可能的疾病因素。如內分泌疾病、慢性疾病(肝炎、哮喘、腎或肝臟疾病等)、遺傳代謝性疾病、染色體異常、顱內腫瘤、外傷、藥物(如利他林)副作用等。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高增長。究竟孩子是不是晚長,需要醫生檢查診斷。當孩子每年的生長速度低於4釐米/年時,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去正規醫院檢查、治療。
誤區二:長期吃保健品,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近幾年,各媒體對保健品給兒童帶來的各種危害多有披露。可是,不少家長仍讓孩子長期吃保健品。其大概原因是,以為媒體報道是個別現象,不足為信;“挺有權威的宣傳廣告都說這些保健品對孩子健康成長有好處,我的孩子當然要吃”;“孩子們很愛吃,人家的孩子都在吃,我的孩子不能不吃”……由於家長們攀比著對孩子的愛,如此不一而足的理由,使其盲目陷入了對營養保健品的誤區。然而,大量調查研究證實,長期吃營養保健品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髮育有害無益。
保健品中的新增劑“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即使是符合國家規定標準,但食之過量,也會引起不少副作用;保健品的成分和功能不少家長難分清,選擇食用不當反而會引起腸胃不適等症狀,影響孩子健康;各種滋補營養品中對兒童生長髮育所需的熱能、蛋白質、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含量有限,對身體真正有益的很少,易引起孩子營養不良、身體虛胖和各種病症。如B族維生素缺乏會妨礙神經系統正常發育,鉻元素缺乏會影響視力、導致近視。長期吃營養保健品的孩子易偏食。兒童食物過敏者中大約30%是由偏食造成的。
家長用鈣奶、果奶之類的保健品替代牛奶、用果汁飲料替代水果,以為是給孩子增加了營養,實際上它們無法代替牛奶和水果中的豐富營養;用甜飲料給孩子解渴,餐前喝後具有飽腹感,使孩子正餐食慾大減。諸如此類的做法,很難保證孩子生長髮育之所需。吸引孩子的營養保健品,主要依賴於甜味和新增劑。甜味是人本能的喜愛,其它味覺是後天形成的。有的家長給孩子吃大量巧克力、甜點和冷飲等愛吃的東西,若這樣在甜味品中長大,孩子的味覺會發育不良,難以感受天然食物的清淡滋味,甚至影響大腦發育。還有家長經常給孩子服用糖皮質激素或補腎益氣、增強免疫力等方面含中藥的營養保健品,這可能會導致孩子早熟,而影響身高。
誤區三:父母個高,孩子身高不用愁
孩子的高矮並不完全是由其父母的高矮來決定的。科學研究已證實,決定身高的因素中,遺傳基因佔三分之一,後天條件佔三分之二。雖然,遺傳決定孩子高與矮的生長潛力,孩子的身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父母遺傳基因的影響。但是,後天的各種因素(如營養、疾病、運動、生活環境等)則決定了生長的潛力是否能得到充分發揮。家長若不抓住時機,預防和消除孩子身高的後天不利影響因素,讓潛力完全發揮,即使是父母身高高,孩子也難以長到他們的遺傳靶身高。因此,家長要糾正對孩子身高的誤解,應瞭解和關注孩子發育過程中的身高變化規律。一般而言,孩子出生第一年,身高約增長25釐米;第二年約增長10~12釐米;兩歲後到青春期前,每年約增長5~8釐米;青春期是孩子的一個生長高峰,男孩身高年增長可達到8~10釐米,女孩約7-9釐米;之後孩子身高的增長會逐漸放慢。家長如果懷疑或發現孩子身高增長不大正常,要到醫院找相關專家看看,及時消除影響孩子身高增長的某種不利因素。
誤區四:孩子長個,就要多吃雞鴨魚肉
許多家長以為,加強營養讓孩子長個兒,就要多吃雞鴨魚肉,可以不吃或少吃糧食等其他食物。所以,他們常常在一日三餐中不能做到飯菜多樣化,粗細搭配、葷素搭配,而是想方設法讓孩子多吃雞鴨魚肉等高蛋白食物。其實。人體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從碳水化合物中獲得,而蛋白質要在能量充分的前提下才會被身體充分利用。據調查,在我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孩子,尤其是城市中的孩子對蛋白質的攝人並不少,而微量元素常常因偏食而攝入不足,如鋅、鐵、鈣等各種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如果把雞鴨魚肉當著孩子的主食,蛋白質攝入過多,不僅增加肝腎負擔,易使孩子引起消化不良、便祕,食慾減退,偏食等。有些孩子營養過剩後出現肥胖,容易引發性早熟,最終使身材偏矮。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合理搭配和多樣化,讓孩子不挑食,不偏食,更不要過多地吃零食而影響重要營養物質的攝人。
八、怎樣正確測量身高?――一切的基礎
身高必須準確測量,否則就無法可靠地評價,尤其是不能正確計算兩次測量時間間隔中兒童的生長速度。
怎樣標準測量身高?很多人都認為量身高很簡單,用尺子量一下就可以了,其實身高測量很是很講究的,對測量工具有一定的要求。測身長(臥位長)及頂―臀長可使用標準的量床、攜帶式量板。測身高或坐高可使用身高計或固定牆上的立尺或軟尺。軟尺宜用布制塗漆製成,不宜用伸縮性較大的純塑料製作。
身高的測量方法,3歲以下與3歲以上有所不同。3歲以下兒童,由於站立測量困難,而採用測量臥位身長。用標準的計量床或攜帶式量板。小兒脫去鞋、襪、帽,僅穿單褲,仰臥於計量床地板中線上。助手固定幼兒頭部使其接觸頭板,孩子臉朝上,兩耳在一水平線上。測量者位於小兒右側,左手握住其雙膝,是兩腿併攏緊貼量床,右手移足板,使其接觸兩側足跟。使用雙側有刻度的量床,要注意兩側讀數要一致。如果用無圍板的量床或攜帶式量板,應注意足板底邊與量尺緊密接觸,使足板與後者垂直。讀足板處所示數字。
3歲以上小兒和青少年測量身高時,用立式身高計或固定於牆壁上的立尺。測前脫去鞋、襪、帽,僅穿背心和短褲,令兒童背靠身高計立柱或牆壁,腳後跟、臀部及兩肩同立柱或牆壁接觸,取立正姿勢,兩眼視線向前,胸部稍挺起,腹部稍微後收,兩臂自然下垂,手指併攏,腳跟靠攏。角尖分開約60度,腳跟、臀部和兩肩胛骨間幾個點同時接觸立柱。測量者手扶著測量板使之輕輕向下移動,注意測量著眼睛,要與測量板在一個水平面。讓板子的底部與顱頂點恰好相接觸時讀數。
有家長問為什麼晚上測量身高要比早上矮?那是因為一天內身高變化是早晨最高,傍晚最低,一般相差1~2釐米,由於一天的活動和體重的壓迫,使椎間盤變薄,足弓變淺,脊柱彎曲度增加所致。
除了測量身高外,有時還需要測量指距、坐高、上部量及下部量。測量方法如下:
指距即兩臂間距,是指病人站立時兩手伸直由指尖到指尖的距離。在診斷先天性睪丸發育不全症、短肢侏儒症或其他外形異常的疾病時都應測量其兩臂間距。而上下部比例則是由恥骨聯合處到足底的長度為下部長度,而整個身高減去下部長則為上部長度;此比例會隨著年齡而改變。正常的足月嬰兒上下部比例為1.7:1,而一歲時為1.4:1,到十歲時約為1:1。性腺機能低下症(hypogonadism)時上下部比例會降低,而在甲狀腺機能低下時上下部比例明顯增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