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核醫學科 主任醫師 楊輝

  1、碘與甲狀腺癌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一般認為,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狀腺腫,碘缺乏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增高,刺激甲狀腺濾泡增生肥大,發生甲狀腺腫大,出現甲狀腺激素,使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目前意見尚不一致,但多為濾泡狀甲狀腺癌,不是甲狀腺癌最多見的病理型別―乳頭狀甲狀腺癌,而在非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甲狀腺乳頭狀癌佔分化良好甲狀腺癌的85%,碘鹽預防前後甲狀腺癌的發病率無明顯變化,實施有效的碘鹽預防後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發病比例增高,含碘很高的食物攝取較多,高碘飲食可能增加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發生率。河南省腫瘤醫院核醫學科楊輝

  2、放射線與甲狀腺癌

  用X線照射實驗鼠的甲狀腺,能促使動物發生甲狀腺癌,細胞核變形,甲狀腺素的合成大為減少,導致癌變;另一方面使甲狀腺破壞而不能產生內分泌素,由此引起的促甲狀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也能促發甲狀腺細胞癌變。

  在臨床上,很多事實說明甲狀腺的發生與放射線的作用有關,在嬰幼期曾因胸腺腫大或淋巴腺樣增殖而接受上縱隔或頸部放射治療的兒童尤易發生甲狀腺癌,這是因為兒童和少年的細胞增殖旺盛,放射線是一種附加刺激,易促發其腫瘤的形成。成人接受頸部放射治療後發生甲狀腺癌的機會則不多見。

  3、促甲狀腺激素慢性刺激與甲狀腺癌

  甲狀腺濾泡高度分化,有聚碘和合成甲狀腺球蛋白的功能,TSH還通過cAMP介導的訊號傳導途徑調節甲狀腺濾泡細胞的生長,可能發生甲狀腺癌,血清TSH水平增高,誘匯出結節性甲狀腺腫,給予誘變劑和TSH刺激後可誘匯出甲狀腺濾泡狀癌,而且臨床研究表明,TSH抑制治療在分化型甲狀腺癌手術後的治療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但TSH刺激是否是甲狀腺癌發生的致病因素仍有待證實。

  4、性激素的作用與甲狀腺癌

  由於在分化良好甲狀腺癌患者中,女性明顯多於男性,因而性激素與甲狀腺癌的關係受到重視,臨床上比較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的腫瘤大小時發現,通常青年人的腫瘤較成人大,青年人發生甲狀腺癌的頸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也比成人早,但預後卻好於成人,也有經產婦,但10歲後女性的發生率明顯增加,有可能雌激素分泌增加與青年人甲狀腺癌的發生有關,故有人研究甲狀腺癌組織中性激素受體,並發現甲狀腺組織中存在性激素受體:雌激素受體(ER)和孕激素受體(PR),而且甲狀腺癌組織中ER。但性激素對甲狀腺癌的影響至今尚無定論。

  5、生甲狀腺腫物質與甲狀腺癌

  動物實驗證實,長時間服用生甲狀腺腫物質可誘匯出甲狀腺癌,也可阻礙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使TSH分泌增多,刺激甲狀腺濾泡增生,可能產生甲狀腺的新生物,並伴有甲狀腺的瀰漫性腫大,而引起甲狀腺腫瘤。

  6、其他甲狀腺疾病與甲狀腺癌

  (1)結節性甲狀腺腫:結節性甲狀腺腫中發生甲狀腺癌一向受到重視,是甲狀腺癌發病相關的危險因素,甲狀腺癌在結節性甲狀腺腫中的發生率可高達4%~17%,但結節性甲狀腺腫與甲狀腺癌的相互關係也一向存在爭議,從良性結節向分化良好癌進展的關係不清。

  認為甲狀腺癌與結節性甲狀腺腫之間並無必然聯絡的理由是:

  ①比較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癌的細胞組織學變化,結節性甲狀腺腫是甲狀腺濾泡的病變,表現為濾泡的高度擴張,濾泡壁細胞扁平,擴張的濾泡彙集成大小不等的結節,充滿大量膠體,結節周圍的纖維包膜不完整。但最常見的甲狀腺癌不是濾泡狀甲狀腺癌而是乳頭狀甲狀腺癌。

  ②比較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癌的發病年齡,發現甲狀腺癌的發病年齡明顯低於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發病年齡,似乎不支援甲狀腺癌繼發於結節性甲狀腺腫。

  ③比較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癌的發病率,結節性甲狀腺腫在人群中為4萬/100萬,而甲狀腺癌僅為40/100萬,遠遠低於甲狀腺癌在結節性甲狀腺腫中4%~17%發生率;甲狀腺癌在結節性甲狀腺腫中的高發生率,與手術治療所選擇的病例有關,有些病例在臨床上甚至已懷疑存在惡性甲狀腺病變,因而並沒有普遍意義。

  儘管如此,結節性甲狀腺腫中存在甲狀腺癌依然是不爭的事實,結節性甲狀腺腫是TSH引起甲狀腺內不同部分的濾泡上皮增生,會出現乳頭狀增生和血管再生(angiogenesis),乳頭狀增生有可能發生乳頭狀甲狀腺癌,用碘缺乏病地區的飲水和糧食餵養大鼠或小鼠後,血清TSH水平增高,不僅誘匯出結節性甲狀腺腫,而且在結節性甲狀腺腫中發生甲狀腺癌,包括乳頭狀甲狀腺癌和濾泡狀甲狀腺癌,甲狀腺癌的發生率高達15.6%,是甲狀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

  (2)甲狀腺增生:甲狀腺增生與甲狀腺癌的關係尚不明確,有報道發現先天性增生性甲狀腺腫長期得不到適當的治療,最終發生甲狀腺癌,因而及時發現先天性增生性甲狀腺腫,並予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消除TSH的長期刺激非常重要。

  (3)甲狀腺腺瘤:多數人認為甲狀腺癌的發生與單發性甲狀腺腺瘤,如果甲狀腺癌繼發於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的型別應該以濾泡狀癌為主,但實事是甲狀腺乳頭狀癌佔絕大多數,甲狀腺濾泡狀癌的患者常有以前存在腺瘤的歷史,但要證實兩者的關係卻相當困難,即使採用組織學觀察也難以證實它們之間的關係。

  (4)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近年來,在HT中發現甲狀腺癌的報告越來越多,發生率4.3%~24%,差異較大,而且由於HT多不需要手術治療,實際的發病情況較難於估計,HT與甲狀腺癌可以是兩種無關聯的疾病而同時共存於甲狀腺的腺體中,另一方面,局灶性的HT也可能是機體對甲狀腺癌的免疫反應,可能HT導致甲狀腺濾泡細胞破壞,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反饋性引起TSH增高,TSH持續刺激甲狀腺濾泡細胞,甲狀腺濾泡細胞過度增生而癌變;也可能TSH作為促進因素,在甲狀腺致癌基因過度表達的同時發生癌變;還有人認為HT與甲狀腺癌有著共同的自身免疫異常的背景。

  (5)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由於甲亢患者的血清TSH呈低水平,既往認為在甲亢患者中不發生甲狀腺癌,或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在甲亢患者和普通人群中(0.6%~1.6%)一致,甲狀腺癌發生率為2.5%~9.6 %,而在甲狀腺癌中,甲亢的發生率可達3.3%~19%,而手術治療的甲亢患者或是因甲狀腺較大,或是因為已存在甲狀腺結節,故實際的發病率不清楚,且大多數採用藥物治療,因此應重視甲亢合併甲狀腺癌的臨床情況,更應警惕甲狀腺癌的存在。

  甲狀腺癌可見於各種原因的甲亢,包括Graves病,而由腫瘤本身分泌甲狀腺激素造成甲亢則少見,LATS),LATS不受甲狀腺激素的反饋抑制而刺激甲狀腺濾泡,TSAb)是TSH受體抗體(TSH Receptor Antibodies,TRAb)之一,有可能誘導甲狀腺細胞惡變,發生甲狀腺癌,但尚未得到證實,但仍存爭議,無論是Graves病,還是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腫瘤病灶多較小或為隱匿性,轉移發生率低,預後較好,也與非甲亢患者患甲狀腺癌相似。

  7、家族因素與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較少作為獨立的家族性綜合徵,但可作為家族性綜合徵或遺傳性疾病的一部分,少數家族有患多灶性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的傾向,甲狀腺癌與家族性結腸息肉病(如Gardner綜合徵),包括結腸腺瘤性息肉合併軟組織,以纖維瘤病最為多,合併纖維肉瘤,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由位於染色體5q21~q22的APC基因突變所致,後者是參與細胞增殖調控的訊號蛋白,在TSH刺激下,少數人可發生癌變。甲狀腺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