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副主任醫師 張東鋒

  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又稱震顫麻痺,中醫學又稱“顫證”或“顫病”,是一種長期、緩慢進展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運動障礙疾病。臨床以靜止性震顫、肌強直、姿勢異常和運動障礙為主要表現,常常伴隨著非運動障礙症狀,如嗅覺障礙、痴呆、抑鬱、焦慮、快速動眼睡眠障礙等。該病呈慢性進展性發展,可累及多個系統,以黑質多巴胺能系統變性和殘存神經元出現特徵性包涵體―――路易小體病理改變為主。帕金森病在全球影響著大概7百萬~10百萬人的生活,在未來的幾十年裡PD在年齡>50歲的中老年人中的發病率將會翻倍。且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群中,且男性稍高於女性。PD的早期症狀不典型,患者在出現症狀時就診往往已至疾病的中晚期,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已無法有效逆轉疾病的程序,故早期診斷對帕金森病的治療及預後具有重要作用。但根據早期臨床表現診斷誤診率高,結合臨床表現、生化標誌物、影像學表現等輔助檢查,提高帕金森病診斷的準確率。

       運動前期表現:

  1、嗅覺器官功能障礙
  最早認為PD是一種純運動障礙疾病,無感覺系統障礙,近年來研究顯示PD伴有感覺系統障礙,尤其是嗅覺障礙,既往研究資料表明45%~90%的PD患者存在嗅覺異常。有學者在研究神經元退行性變疾病的風險因子時發現,嗅覺損傷功能障礙會增加帕金森病的風險,而在患有帕金森病的直系親屬中也發現在帕金森病的進展中有嗅覺功能減弱。神經病理研究發現Lewy小體出現在黑質以前就已出現在嗅覺系統。人腦屍檢發現在負責嗅覺識別的梨狀皮質中發現神經元丟失及α-突觸核蛋白病理改變。對嗅覺功能障礙的帕金森病人和非帕金森病人的嗅覺上皮細胞做組織活檢表明,嗅覺功能障礙更多是因為嗅覺上皮細胞損傷。齧齒動物相對來說擁有更大的嗅球,在轉基因動物疾病模型中,α-突觸核蛋白病理改變在整個嗅覺系統中均有改變並且與運動疾病進展相關。然而嗅覺病理程度與疾病病程及嚴重程度無相關性,絕大多數嗅覺功能障礙無明顯症狀,目前尚對此也尚無好的治療方法。

  2、胃腸功能障礙
  (1)便祕便祕被認為是帕金森病運動前期的最有力和持續時間最久的證據,有60%~80%帕金森病患者存在便祕。目前關於PD患者便祕發生的病理機制仍然瞭解甚少。一種可能的推測是PD的臨床前期,食物在胃腸道通過的時間延長可能導致神經毒素的吸收增加。另一種是帕金森病人腸道神經叢中發現路易小體病變,可能因此導致腸肌層多巴胺生理功能紊亂。路易小體可能影響迷走神經背側運動核,引起便祕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2)流涎30%~52%的PD患者經常出現流涎的現象,這是由於PD患者吞嚥很慢,唾液在口腔中聚積,外溢而出。部分患者嘴脣閉合不緊以及頭向下低垂,都可能使流涎越發嚴重。其機制是膽鹼能神經亢進致唾液分泌增多所致,但也有研究認為是吞嚥困難。吞嚥功能失調可能是PD早期症狀之一,Potulska等研究證實,PD患者早期就存在口咽部及食管轉運的延遲,並隨病程進展而加重,可能是迷走神經的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所致。
  3、睡眠障礙
  (1)失眠(insomnia)失眠包括入睡困難、易醒、睡眠持續障礙(如:片狀睡眠)等,是早期睡眠異常的表現。病人主觀上睡眠感不足導致白天疲乏、頭昏腦脹等症狀。客觀標準是多導睡眠圖(PsG)證實睡眠潛伏期延長、覺醒次數增多,覺醒時間>30min,實際睡眠時間減少,每晚<6.5h。

  (2)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RBD)RBD是一種由快速動眼睡眠時期肌肉異常麻痺導致的深眠狀態。很大一部分RBD發展為PD。這表明在腦橋延髓部位有路易小體病變及神經元功能障礙。具有RBD表現的PD患者的紋狀體神經元缺失的易感性明顯高於無RBD症狀的患者,可見對RBD的早期診斷可降低其進一步進展的的風險。
  4、早期情感認知障礙
  典型的“帕金森性格”包括抑鬱、焦慮、淡漠、疲乏這些NMS;有關資料顯示,約35%~45%的帕金森病人。

  時伴有抑鬱症狀。PD患者合併的抑鬱一般為輕到中度,發生自殺傾向的概率比較低。抑鬱症狀的出現分為器質性和心因性兩種,前者表現為即使帕金森病的運動症狀明顯改善,抑鬱症狀仍然不見改觀。而心因性,則是由於擔心病症無法治癒產生的心情煩躁等情緒。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丘腦底核不僅包括運動相關的神經核團,也包含與情緒和認知相關的結構。患者早期可以出現主動性的下降及自我尊重能力的減退。而認知障礙主要體現在視覺空間的處理和執行功能上存在障礙。帕金森病伴發抑鬱可能與邊緣系5-羥色胺神經傳導路受損及去甲腎上腺素神經和多巴胺神經元受損有關。對於帕金森病的認知障礙,有研究認為可能與α-突觸核蛋白、tau及β-澱粉樣蛋白的聯合作用相關。
  早期運動障礙表現
  PD的運動症狀通常隱襲出現,多發生於60歲以上,最初的症狀往往不被患者所注意。PD的傳統診斷主要依靠動作遲緩合併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直和姿勢反射喪失其中的一個。但是一部分病人僅僅有靜止性震顫或者肌強直而無運動遲緩的表現。考慮到PD進展緩慢,這一類病人應該診斷為PD,並密切隨訪。
  基因檢測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PD致病基因逐漸被發現,人們也意識到遺傳因素有可能在PD的發病機制中起著一定的作用。目前已經發現少數(5%~10%)PD患者,出現家族性遺傳特徵。家族性的PD患者中檢測到α-突觸核蛋白基因的幾個變異,這些變異可能導致了α-突觸核蛋白的致病性及路易小體的形成。最近又發現parkin、PINK-1、LRRK-2及DJ-1等單基因突變與PD的發病有關。LRRK-2基因突變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常見的突變形式,在其自身磷酸化或底物磷酸化後發揮毒性作用,致使PD的形成;LRRK-2基因突變在PD家族中的陽性檢出率為5%~40%,在散發性PD患者中的陽性檢出率也可達2%。因此,檢測LRRK-2基因突變是篩選PD高危人群的重要環節之一。儘管目前發現該基因的突變僅是極少數遺傳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病因,但已經大大地加深了人們對帕金森病的發生的瞭解,並必將有助於人們尋求治療帕金森病的新手段,這對大多數非遺傳性帕金森病患者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帕金森病的發病因素中,遺傳基因已成為帕金森病學者們研究的熱點,正在進一步研究中。生物學標誌物許多疾病可以依靠檢測血液或者其他體液中特異分子標誌物而幫助診斷。目前尚無神經退行性病變能依靠此類檢測確診,仍處在實驗研究階段,但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有研究已從血液或腦脊液中獲得與氧化應激反應有關的指標,包括丙二醛、活性氧、8-羥基-2-脫氧鳥苷、血小板、泛癸利酮、尿酸及谷胱甘肽等,研究表明PD患者上述指標與正常人群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其中,8-羥基-2-脫氧鳥苷是較常用來評估氧化應激的指標,有試驗檢測並比較了72例PD患者及正常受試者的尿8-羥基-2-脫氧鳥苷水平,結果顯示尿8-羥基-2-脫氧鳥苷的平均值隨著PD的病程發展而增高,並且不受多巴胺劑量的影響,該研究結果提示,尿8-羥基-2-脫氧鳥苷是評估PD進展潛在有用的生物學標誌物。檢測腦脊液中的標誌物可以避免系統內的干擾,並且準確反應疾病在中樞系統的程序。

       另外,血清類樣品以及腦脊液可以連續收集並且方便縱向隨訪觀察,對預測疾病狀態具有重要價值。PD患者腦脊液中α-突觸核蛋白下降,並且可能與年齡相關[25]。α-突觸核蛋白寡聚物與α-突觸核蛋白單體的比值對區別疾病的分期及進展速度具有重要意義[26]。PD患者腦脊液中β澱粉樣蛋白的水平可以預測其發生痴呆的傾向性,不過仍需大量縱向臨床隨訪。血尿酸水平。帕金森病作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以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缺失為主要病理特徵且在帕金森病神經元變性期間,神經元細胞內抗氧化系統受損、氧化水平升高且自由基大量產生;尿酸是嘌呤鹼和核酸代謝的最終產物,尿酸作為機體內天然的抗氧化劑,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其他活動自由基和螯合物金屬離子等功效,因此能夠拮抗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降解和蛋白的硝基化、螯合鐵離子、抑制鐵依賴的抗壞血酸氧化所致的氧化損傷;而在帕金森病中,由於血尿酸水平的下降致使氧自由基、氮基的毒性作用減弱,因此帕金森病者體內氧自由基相對增加,從而導致細胞功能和結構改變等,進而造成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大量變性壞死,所以血尿酸水平下降是帕金森病發病中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這樣又為帕金森病的預防和治療開闢新路徑提供了參考依據。

  影像學改變
  1、經顱超聲成像技術(TCS)
  經顱多普勒超聲成像技術(TCS)是一種新的用於檢測腦實質的超聲成像技術,其檢查是通過完整的顱骨使用聽骨窗進行的。PD患者在經顱多普勒超聲成像中表現為黑質的回聲訊號增強。大約90%PD患者黑質回聲訊號較同年齡對照組增加75%,在受累肢體的對側腦組織中回聲增強更加明顯,早發患者比晚發患者回聲增加明顯。而這種強回聲與疾病嚴重程度無關,並且不隨疾病的進展而改變,可見黑質的這種強回聲改變是帕金森病的一種特點而非帕金森病分期或者分級的標誌物。
  2、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波譜成像(MRS)MRI技術在帕金森病的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7TMRI可以發現PD病人的黑質的形態學改變[30]。磁化傳遞MRI可以檢測到PD病人的黑色素下降。擴散張量(DTI)磁共振成像可以發現PD患者黑質內水流缺乏定向性。MRI容量分析發現,PD病人的皮質體積同對照組相比明顯減少,不過這種減少一定程度上也可能與較差的神經生理學檢測方法有關。新的MRI技術可以評估中腦內鐵含量,這可能幫助明確患神經退行性帕金森症的風險。
  MRS是最近一種較為常用的分析技術,能進行活體腦組織的代謝、生化研究的定位及定量分析。通過最常用的核素lH訊號可檢測活體腦組織中N-乙醯天冬氨酸(NAA)、膽鹼(cho)、肌酸(Cr)、乳酸(hc)等化合物的含量,計算出NAA/Cr或Cho/Cr比值等常用評價指標,可反映神經元和髓鞘完整性以及評價其退行病變程度。目前已在PD動物模型上證實,黑質緻密部和紋狀體的NAA下降程度與多巴胺能神經元缺失程度呈正相關。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MRS在PD的早期診斷有很大的作用,MRS將會成為PD早期診斷的另一新領域。
  3、多巴胺功能檢測
  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PET)和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術(SPECT)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各科疾病的輔助診斷檢查。其同樣被用於典型及非典型帕金森病紋狀體多巴胺受體功能檢測。PD的主要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發生退行性病變,從而導致黑質-紋狀體多巴胺能遞質系統缺失。在人體黑質-紋狀體多巴胺能遞質系統內有一系列特徵性的代謝酶、轉運蛋白和受體等,參與了多巴胺的合成、儲存、釋放、重攝取、生物學效應等過程。在PD患者中,這些神經遞質的代謝酶、轉運蛋白和受體等發生的特徵性變化可以與類帕金森症相區別。將可以與這些代謝酶、蛋白、受體等特異性結合的放射性示蹤劑注射到被檢者體內後,應用PET和SPECT灌注技術進行成像和測量,顯示這些示蹤劑結合的體內代謝物在分佈、數量等指標上的變化,從而達到診斷疾病、評估疾病嚴重程度的目的。目前在PD診斷領域中應用的PET顯像,包括多巴胺能系統成像和非多巴胺能系統成像,應用配體的種類也多種多樣,包括多巴胺轉運體顯像、Ⅱ型囊泡單胺轉運體顯像和多巴胺D2受體顯像;非多巴胺能系統成像,包括葡萄糖代謝顯像、小膠質細胞顯像等。多巴胺轉運體顯像可以用於評價紋狀體突觸前的多巴胺能神經纖維末梢的功能狀態,是目前最敏感的PD標誌物。Jennings等[37]應用123I標記的2β-甲酯基-3β-(4-碘苯基)-託烷(β-CIT)為顯像劑,通過SPECT顯像研究了35個懷疑為PD的患者,評估體內多巴胺能系統的完整性,以臨床診斷和為期6個月的隨訪為“金標準”對照研究,結果診斷靈敏度為92%,特異度為100%,陽性預測值為100%,可鑑別診斷PD。應用PET/SPECT結合特異性的放射性核素示蹤劑,可以在活體狀態下顯示PD特徵性的代謝變化,有助於早期診斷PD,並對PD的分期、療效評價均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