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內科 副主任醫師 黃莉

  一、外源性致癌因素
  1、物理性致癌因素:熱、慢性機械刺激、紫外線等長期慢性刺激。如食管癌長期吃過熱、過硬的食物的不良生活習慣。慢性機械刺激-舌癌常發生在齲齒、斷齒、或不合適的假牙長期磨擦之處,膽囊結石常合併膽囊癌,用鈍刀剃頭的伊斯蘭教徒經常刺激頭皮常發生頭皮癌,多胎多產引起子宮頸裂傷引致宮頸癌,陰囊挫傷可致睪丸腫瘤,不少骨肉瘤和乳腺癌患者也有外傷史。長期大量接觸X線或紫外線照射。
  2、化學性致癌因素:化學元素鉻可致肺癌;鎳可致肺癌、鼻咽癌;長期接觸砷可引起面板癌和肝癌;鎘可致前列腺癌,其他如鉛、鐵、鋅、硫、鉬等也可引起腫瘤。空氣、水汙染如煤的燃燒、汽車尾氣―是環狀碳氫化合物(3-4苯並芘)如肺癌城市高於農村,如掃煙囪的工人易患陰囊癌,接觸煤焦油易患面板癌;吸菸和被動吸菸―苯並芘、甲苯、二甲基亞硝胺、硫氰酸鹽引致肺癌、口腔癌、食管癌、胰腺癌、膀胱癌等,亞硝胺化合物能誘發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結腸癌。
  3、生物致癌因素:病毒--皰疹樣病毒(EB病毒)與鼻咽癌、乳腺癌、白血病、宮頸癌、惡性黑色素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多發性B細胞淋巴瘤、博基特淋巴瘤和某些肉瘤有關;單純皰疹病毒與子宮頸癌有關;人類乳頭瘤病毒(HPV)與舌癌、喉癌、宮頸癌有關;C型RNA病毒與白血病有關;B型RNA病毒與乳腺癌有關;乙型肝炎病毒與肝癌有關;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與卡波濟氏肉瘤有關;黴菌―一些糧食、食品新增劑、蔬菜中含有黴菌如黃麴黴菌、鐮刀菌、交鏈孢屬和雜色麴黴菌等其中黃麴黴菌產生的黃麴黴毒素有較強的致癌作用,與肝癌、胃癌有關;寄生蟲:肝血吸蟲與肝內膽管癌發病有關,日本血吸蟲病人中與直腸癌、結腸癌有關。某些藥物也可致癌。

  二、內源性致癌因素
  1、內分泌功能紊亂:性激素紊亂與乳癌和子宮腫瘤有關,男性性激素紊亂與前列腺癌有關;
  2、神經精神因素:長期精神過度緊張易患腫瘤。
  3、遺傳因素;視網膜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嗜鉻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結腸腺癌、乳腺癌、胃癌等均有遺傳傾向或家族聚集性
  4、免疫狀態:機體免疫系統具有識別異常突變細胞或腫瘤細胞的作用,並將其消滅或破壞,以防止腫瘤的發生,這就是免疫監視功能。機體內的T淋巴細胞能識別腫瘤細胞,在接受腫瘤細胞的刺激後,轉化為能攻擊和殺傷腫瘤細胞的致敏淋巴細胞,有著免疫監視機能。胸腺是免疫系統中的重要器官,實驗證明胸腺及與之有關的細胞免疫在抑制腫瘤生長中起主要作用。一部分淋巴細胞只有在胸腺體液因子作用下,才能分化為具有免疫活性的T細胞。胸腺摘除的動物和胸腺先天發育不全者,都出現細胞免疫缺陷,而腫瘤發生率也增高。有人測定隨年齡增長胸腺逐漸萎縮,胸腺素水平進行性下降,腫瘤發生率也增高,除了致敏的T細胞外,K細胞、NK細胞及巨噬細胞也有殺傷腫瘤細胞的免疫監視機能。由B細胞分化而成的漿細胞,產生對各種腫瘤細胞起破壞作用的特異性抗體,在抗腫瘤體液免疫方面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如腫瘤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的補體依賴細胞毒抗體,當抗體與腫瘤細胞結合後在補體存在下,可有效地破壞腫瘤細胞;又如抗腫瘤的IgG型抗體可以幫助K細胞殺傷腫瘤細胞。當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時,常可引起淋巴網狀系統及與病毒相關的腫瘤。繼發性免疫缺陷可見於醫源性免疫缺陷,如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的器官移植者易發生腫瘤,大量放、化療引起的免疫抑制可能在原有腫瘤被有效治療的同時產生另一種腫瘤。這可能由於長期或大量使用免疫抑制藥物損害淋巴網狀系統免疫監視功能,降低機體對腫瘤細胞或突變細胞的監視作用所致。

  現代醫學認為人體約有10萬億個細胞,一個人每天可能有數以萬計的細胞由於種種外因和內因發生惡變,但被人體強大的防衛免疫系統不斷消滅或抑制,一般不會發病。如果由於種種原因如營養不良,身體衰弱,長期過度疲勞或精神緊張和精神創傷等破壞了免疫系統,結果機體對腫瘤細胞“監控失靈”,腫瘤細胞乘機大量滋長,其速度超過了免疫系統識別、清除腫瘤細胞的速度,這時,腫瘤就會發生。
  正是由於內外因素的影響,經過相當長的過程,使組織、器官的細胞引起進行性的重度不典型增生,最終演變成癌。這一期間稱誘導期,一般長達15-30年。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