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肝膽脾胃科 主任中醫師 黨中勤

       臨床觀察表明,膽囊息肉多發生於25-55歲人群,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膽囊息肉的發病原因為綜合性因素所致,其中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和飲食不規律是常見原因。由於人們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多樣化,膽囊息肉的發病率也正在逐漸增高。其中多數無明顯症狀,一小部分膽囊息肉患者會有上腹部飽脹不適、反酸噯氣、食慾減退等類似消化不良的表現,所以常常誤以為自己得了“慢性胃炎”,吃點胃藥對付過去,但往往效果不好。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彩超體檢得到普及運用,膽囊息肉的檢出率也明顯增高。當看到體檢報告中寫有“膽囊息肉”診斷時,常有患者感到不解:“我身體沒有什麼異常啊,需要管它嗎?”有些患者則擔心癌變,希望儘早切除膽囊。臨床研究表明,“潛伏”在膽囊裡面的息肉,絕大多數是良性的,不必急著切除,尤其是無症狀膽囊息肉,多數為良性息肉,只有少數單發的腫瘤性息肉才有惡變的可能。膽囊息肉是否需要手術治療,是有指徵的。一般認為,對於經常出現上腹部飽脹不適、腹痛等明顯症狀的膽囊息肉,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腸和其他膽道疾病後,建議考慮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
  對於無症狀的膽囊息肉,一般在息肉直徑超過1釐米、定期B超檢查發現息肉持續增大、基底寬大的腺瘤樣息肉,年齡在50歲以上,為防止息肉進展或惡變,也要考慮手術。如果沒有以上幾種情況,屬於比較穩定的膽囊息肉,可不必急於手術,每3-6個月做一次B超觀察息肉變化情況即可。由於膽囊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儲存和濃縮膽汁,參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過程。如果盲目積極的切除功能正常的膽囊,少部分人可能會出現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表現。不過,對於膽囊息肉已達到手術治療標準,此時也應權衡利弊,該手術時就果斷選擇手術。

  膽囊切除後對人體有影響嗎?切除病變的膽囊一般對人體功能無明顯影響,這是因為膽囊切除後膽汁直接排入腸道參與消化功能,同時機體全身和膽道系統區域性也可以通過代償,而適應沒有膽囊的環境。目前的膽囊切除術大部分是在腹腔鏡下完成,手術創傷小、術後恢復快。在切除膽囊後,個別患者可能出現腹脹不適、腹瀉等表現,但多數均為暫時性,一般在術後1-3個月可完全恢復,並正常飲食。僅有極個別的情況下,因症狀持續存在而需積極診治。
  臨床上如何預防膽囊息肉發生呢?日常生活中要合理搭配膳食,避免長期過多的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三餐飲食要規律,不要“早上餓肚子、午夜忙加餐”;同時還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不良情緒刺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