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糖尿病科 主任醫師 楊辰華

  在內分泌門診坐診,經常遇到年輕人來看座瘡,不算大病,但影響美觀,而且不易治癒,常反覆發作,我在臨床上總結了一個經驗方。

  痤瘡又稱“粉刺”、“青春痘”,痤瘡的發病原因比較複雜,主要與高雄激素水平、皮質分泌增多、毛囊皮質腺導管異常角化、痤瘡丙酸桿菌增殖等因素有關,部分患者的發病還與遺傳、免疫、使用化妝品、飲食刺激和內分泌紊亂等因素有關。好發於青春期的男女。

  《外科正宗》曰:“肺風、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種,粉刺屬肺、酒渣鼻屬脾,總皆血熱鬱滯不散。”  中醫認為由飲食不節,過食炙烤、飲酒、膏粱厚味及辛辣之品,生熱積溼,使陽明胃經燥結,溼熱毒氣上衝頭面不得宣洩,或生活不規律、經常熬夜、工作壓力大,肝氣鬱結,鬱火內生而發病。病理因素不外溼、熱、毒、鬱、血熱,病機關鍵是鬱火閉鬱,治療清熱解毒、涼血解鬱 。

  處方:蒲公英15克,金銀花、紫花地丁、連翹各10克,野菊花15g ,夏枯草20g,敗醬草30g,赤芍12g,大黃6g,薏仁30g ,薄荷10g,升麻10g, 生甘草15g。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