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上常常會見到那些患了尖銳溼疣的患者,他們大多憂心忡忡、愁容滿面,甚至有些人還忍不住痛哭..... “尖尖”這個東西真的有那麼可怕麼?
讓我們來看一下它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個“尖尖”的由來,實際上就是一個叫做乳頭瘤的病毒感染了我們的表皮細胞,學名棘細胞,這種棘細胞只分布在面板和被覆粘膜,由於這一特點它侵犯的部位就被限定了,限定了它不會進入我們的血液系統和內臟器官,而且這種乳頭瘤病毒實際上也是比較脆弱的,它體積微小、結構簡單、嚴格細胞內寄生、以複製方式增殖,他脫離了細胞是完全不能生存的。
它喜歡溫暖、潮溼,而且角質層相對較薄的面板粘膜,這樣它的發病部位又被縮小了不少,據統計約82%發生於外生殖器的面板粘膜或肛周,15%左右發生於尿道、陰道和宮頸,約2-3%發生於直腸粘膜和其他(比如肚臍、腳趾縫,這些地方就更容易處理了)。
一旦長了“尖尖”,該如何治療呢?
首先醫生會根據病人的身體情況,儘快地將所有顯性疣體祛除掉,因為這些疣體脫落下的細胞是有傳染性的,這是治癒的先決條件,這種手術一般7-10天粘膜創面就可以乾燥。接下來醫生會結合病人的發病時間,疣體播散範圍和復發情況制定防復發方案。
一般防止復發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區域性處理潛在的感染也稱亞臨床感染,另一方面調節病人的身體狀態,祛除面板粘膜炎症,保護其屏障結構的完整,這樣治癒“尖尖”並不困難。疣體在第一個月內比較容易復發,如果治療得當,第二個月複發率會下降60%左右,連續三個月不復發基本可以判愈。
在這裡我要特別提到的是,到目前為止,真正針對乳頭瘤病毒有確切效果的藥物是沒有的,干擾素、白介素、更昔洛韋、膦甲酸鈉、阿糖腺苷等等這些並沒有確切的療效,尤其是干擾素會導致病人發熱、乏力、甚至白細胞減少,我們不建議病人應用。
還有一些具有腐蝕作用的外用藥物,我們也不提倡病人使用,因為這些藥物會導致使用部位的面板黏膜大面積潰瘍和壞死,並會波及周圍正常粘膜,引發炎症和水腫,加劇疼痛,同時破壞粘膜屏障,疣體複發率反而升高。
以上只是簡單籠統地介紹了治療方法,治療“尖尖”需要醫生的醫術,更需要病人治癒的信心。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