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泌尿外科 主治醫師 鄭航

  今日讀報,看到訊息“艾滋孕婦瞞病情,血染醫生傷口”。看到報道之後感慨頗多呀。

  孕婦隱瞞艾滋病病史,可能是害怕社會的歧視,即便現在大家都說社會不歧視艾滋病患者,但有句話叫做“強調即缺失”,歧視真的存在,這對艾滋病感染者不公,所以,有人選擇隱瞞。感染者是可憐的。

  血染醫生傷口,再次證明了醫療行業是高風險行業,除了成為被告、被人身傷害物件,還要帶傷工作,每天和各種細菌、病毒打交道,感染疾病的機會遠遠高於正常人群。醫生是可憐的。

  但,我們畢竟不能把職業暴露的責任歸咎於患者的隱瞞。設身處地地想一想,想一想醫院感染辦老師們整日苦口婆心的教誨,想想一遍又一遍的突擊院感檢查,此時,我們恐怕明白了她們是真心對病人、對醫生、對所有醫療活動的參與者盡心負責的。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一個名詞,是逢檢查必提問的,叫做“標準預防”。我想,如果所有參與醫療過程的醫務人員都能夠時刻繃緊標準預防這根弦的話,悲劇發生的機率會大大減少了。今天,我是真的被觸動。我很認真地把職業暴露和標準預防的概念有複習了一遍。

  最後衷心祝願我們的醫護同行們健康平安,祝願病人早日康復,祝願醫患早日和諧!

  再次衷心感謝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感染辦的李素敏教授平日對感染知識的辛苦宣教!

  引申閱讀:

  標準預防:是指認為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均具有傳染性,需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汙染,是否接觸非完整的面板與粘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採取預防措施。

  隔離物件:將所有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視為有傳染性,需要隔離。 2 防護:實施雙向防護,防止疾病雙向傳播。 3 隔離措施:根據傳播途徑建立接觸、空氣、飛沫隔離措施。其重點是洗手和洗手的時機。

  總結一句:沒有證據證明患者有傳染性疾病的時候,都要按傳染病病人對待。比如報道中的孕婦,結果沒有出來之前,我們應該認為她(的體液、血液)都是有傳染性的,從而採取嚴格的隔離防護措施,避免感染。

  職業暴露:是指由於職業關係而暴露在危險因素中,從而有可能損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種情況,稱之謂職業暴露。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是指醫務人員在從事診療、護理活動過程中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或傳染病病原體,從而損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類職業暴露。而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又分感染性職業暴露,放射性職業暴露,化學性(如消毒劑、某些化學藥品)職業暴露,及其他職業暴露。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