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主任醫師 潘業

  HIV職業暴露後處理

  HIV暴露分為職業暴露和非職業暴露。HIV職業暴露是指衛生保健人員在職業工作中與HIV感染者的血液、組織或其他體液等接觸而具有感染HIV的危險。

  暴露危險度評估

  暴露源及其危險度 確定具有傳染性的暴露源包括血液、體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腦脊液、關節液、胸水、腹水、心包積液、羊水也具有傳染性,但其引起感染的危險程度尚不明確。糞便、鼻分泌物、唾液、痰液、汗液、淚液、尿液及嘔吐物通常認為不具有傳染性。

  暴露源危險度的分級:

  (1)低傳染性:病毒載量水平低、無症狀或高CD4水平;

  (2)高傳染性:病毒載量水平高、AIDS晚期、原發HIV感染、低CD4水平;

  (3)暴露源情況不明:暴露源所處的病程階段不明、暴露源是否為HIV感染,以及汙染的器械或物品所帶的病毒載量不明。

  暴露途徑及其危險度 發生職業暴露的途徑包括:暴露源損傷面板(刺傷或割傷等)和暴露源沾染不完整面板或黏膜。如暴露源為HIV感染者的血液,那麼經面板損傷暴露感染HIV的危險性為0.3%,經黏膜暴露為0.09%,經不完整面板暴露的危險度尚不明確,一般認為比黏膜暴露低。高危險度暴露因素包括:暴露量大、汙染器械直接刺破血管、組織損傷深。

  暴露程度分級

  (1)一級暴露:暴露源為體液或者含有體液、血液的醫療器械、物品;暴露型別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面板或黏膜,但暴露量小且暴露時間較短。

  (2)二級暴露:暴露源為體液或者含有體液、血液的醫療器械、物品;暴露型別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面板或黏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時間較長;或暴露型別為暴露源刺傷或割傷面板,但損傷程度較輕,為表皮膚擦傷或針刺傷(非大型空心針或深部穿刺針)。

  (3)三級暴露:暴露源為體液或含有體液、血液的醫療器械、物品;暴露型別為暴露源刺傷或割傷面板,但損傷程度較重,為深部傷口或割傷物有明顯可視的血液。

  HIV職業暴露後的處理原則

  (1)用肥皂液和流動的清水清洗被汙染區域性;

  (2)汙染眼部等黏膜時,應用大量等滲氯化鈉溶液反覆對黏膜進行沖洗;

  (3)存在傷口時,應輕柔擠壓傷處,儘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

  (4)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對傷口區域性進行消毒、包紮處理。

  HIV暴露後預防性抗反轉錄病毒治療

  治療方案 推薦方案為:TDF+FTC(3TC)+LPV/r或RAL。

  開始治療的時間及療程

  在發生HIV暴露後儘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儘可能在2 h內)進行預防性用藥,最好不超過24 h,但即使超過24 h,也建議實施預防性用藥。用藥方案的療程為連續服用28 d。

  預防治療的適應證

  當HIV感染狀態不明或暴露源不明時,一級暴露後通常不進行預防用藥。

  HIV感染狀態不明時,二級或三級暴露後通常不進行預防;

  暴露源不明時,通常不進行預防。

  如暴露源來源於HIV高危者則採取預防用藥;

  對於有可能暴露於HIV感染者時採取預防用藥。

  HIV暴露後的監測

  發生HIV暴露後立即、4周、8周、12周和6月後檢測HIV抗體。一般不推薦進行HIV P24抗原和HIV RNA測定。

  預防職業暴露的措施

  (1)進行可能接觸患者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工作時,必須佩戴手套,操作完畢脫去手套後,應立即洗手;

  (2)在進行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的診療和護理操作過程中,醫務人員除需佩戴手套和口罩外,還應帶防護眼鏡;當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有汙染操作者身體的可能時,還應穿上具有防滲透效能的隔離服;

  (3)醫務人員在進行接觸患者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若手部面板存在破損時,必須戴雙層手套;

  (4)使用後的銳器應當直接放入不能刺穿的利器盒內進行安全處置;抽血時建議使用真空採血器,並應用蝶型採血針;禁止對使用後的一次性針頭復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過的針頭、刀片等銳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