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血管外科 副主任醫師 盧偉鋒

  嚴格意義上,血管外科應該稱之為 peripheral vascular surgery(周圍血管外科)。它是負責全身除心臟以外迴圈系統各處血管發生的疾病,如動脈硬化狹窄閉塞,動脈瘤或夾層等動脈擴張疾病,靜脈血栓,靜脈曲張以及各種血管畸形,還包括可通過血管介入手段治療的疾病等。如果您出現了以下這些症狀,建議及時到血管外科就診排查是否存在血管疾病。

  肢體涼、麻、痛:包括肢體畏寒怕冷,麻木不適,以及肢體活動後疼痛,肢體活動後疼痛醫學上也稱之為“間歇性跛行”,即指行走一段距離後出現的肢體肌肉部位酸脹疼痛,站立休息一會可緩解繼續行走,再行走一段距離後又重複出現疼痛症狀,此外,如果不活動即出現明顯疼痛,甚至影響夜間休息,可能提示疾病發展嚴重,上述症狀提示您可能出現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如不及時治療甚至會發展至截肢,需及時就醫血管外科。

  肢體腫脹:尤其表現為早晨起床後減輕,下午加重的肢體水腫,或各種突發的肢體腫脹,要小心靜脈血栓,需要及時就診。深靜脈血栓形成大多發生在下肢。臨床表現常常為單側(左側多見)下肢的腫脹、疼痛等。長時坐位、長途飛行、外科大手術、腫瘤、長期臥床、創傷等,都是造成靜脈血栓的因素。靜脈血栓(尤其是深靜脈血栓)的危害包括:肺栓塞、血栓後遺症、股青腫等。

  肢體或足趾破潰:如果既往合併高血壓或者糖尿病的老人,因為意外受傷出現肢體或足趾破潰,且經過1-2周也無法癒合,也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或糖尿病足的表現,要及時就醫血管外科,否則破潰會繼續擴大,甚至威脅肢體甚至生命。

  脈搏減弱消失:健康人可在腕部或腳面觸及明顯動脈搏動,如果搏動減弱或消失提示動脈狹窄或堵塞,需及時就醫。

  搏動性腫物:頸部、肢體或腹部摸到搏動性腫物,搏動頻率與心跳相近,提示可能存在動脈瘤,如不及時治療甚至會破裂危及生命。

  發現“動脈斑塊”:體檢通過超聲檢查發現血管“斑塊”,小小的斑塊脫落,就可能造成器官梗塞,切莫輕視。“小中風”與“中風”:突發眼睛視物不清、上肢或下肢活動障礙、失語、口腳歪斜等症狀,可自行恢復,稱為“小中風”,往往是“中風”――腦梗死的前兆和危險訊號,無論“小中風”或“中風”,都要看血管外科除外頸動脈、椎動脈或腦血管病變。

  靜脈曲張:肢體青筋暴露,甚至瘙癢、發黑、破潰、靜脈炎症等。

  急性胸背部疼痛:急性胸背部疼痛可能為夾層導致,發病突然,危險度高,病變常迅速向近端擴充套件導致心包填塞而致患者死亡,或向遠端延伸阻塞主動脈的分支血管出現相應部位缺血,其中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24小時死亡率>35%,超過一半的患者在48小時內死亡,30天死亡率>95%。因此,儘早處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是挽救生命的關鍵。TAAD單一的內科保守治療效果不好,一經確診,應積極手術治療。

  當您胸痛由肩背-胸背-腰腹-下肢轉變時,且合併胸片縱膈增寬+化驗檢查D-二聚體升高,建議儘早血管外科就診,急診完善胸主動脈CTA。明確是否存在主動脈夾層。

  這些情況您不用來血管外科:

  患者往往很難區別有些症狀到底該去什麼科室就診,有時需要醫生協助判斷,如果您區分不清,都可以請血管外科醫生幫助鑑別,但有些疾病不一定要看血管外科,以免延誤診治。

  免疫性血管炎:有些血管炎累及小血管,是免疫疾病在微迴圈系統的一種表現,建議您到風溼免疫科就診,當然有些血管炎如大動脈炎,累及大血管,需手術治療時仍應就診血管外科。

  特殊部位血管瘤:如顱內或脊髓血管瘤,肝臟血管瘤,椎體內血管瘤,建議您到相應科室如神經外科、肝臟外科或骨科就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