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耳鼻喉科 副主任醫師 張良

  外耳道面板上的耵聹腺分泌一種淡黃色、粘稠液體,俗稱耳屎,雅叫耵聹。在正常情況下,外耳道面板總是覆蓋著一層耵聹,由於它比較粘,所以能夠把灰塵、小蟲等異物粘住;從這點看,耵聹有著積極的保護作用。耵聹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乾燥,形成很多小碎片,當我們咀嚼或開口說話時,隨著下頜關節的運動,耵聹片就可以脫落。有一些人的耵聹是粘液狀的,人們稱之為油耳或糖耳(這樣的人往往合併腋臭)。

  既然有耳屎是正常生理現象,就不必經常挖耳朵。有時因外耳道的炎症、化膿性中耳炎或在灰塵較多的環境中工作,使外耳道受到刺激,耵聹腺分泌迅速增多,堆積在外耳道;也有因外耳道狹窄或骨疣、異物存留等影響耳屎排出。在以上這些情況下,可適當的將耳屎掏出,不會影響聽力。在掏耳屎時要特別注意衛生,並注意不要挖破耳道面板,以免引起感染。更要注意安全,掏耳時不要與別人嬉笑打鬧,以免刺破鼓膜,引起嚴重後果。

  過多的耵聹和耳道內脫屑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硬塊將外耳道完全堵塞醫學上稱為耵聹栓塞。耵聹栓塞後聲波不能傳入,從而使聽力下降。當耵聹位置較深,壓迫鼓膜時,可引起耳鳴、眩暈,有時甚至刺激神經引起反射性咳嗽。當洗澡、游泳等致耳道進水時,水將耵聹塊泡大膨脹起來,則耳聾明顯加重,這時候,泡大的耵聹刺激外耳道面板會引起炎症,甚至糜爛、腫脹、疼痛及流膿感染。

  耵聹栓塞後,必須由醫生來處理。醫生會用特製的器械將耵聹安全取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