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維持各種生命活動和從事體力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人體每日所需的能量均來源於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類。若人體每日攝入量不足,將消耗機體儲存的能量以維持需要,長期處於攝入不足狀態將導致機體消瘦、無力甚至死亡;因此,每日攝入的能量及其他各種營養素是否滿足個體的需要,特別是疾病的康復期個體對能量及各種營養素的需求,是疾病康復的重要因素。
營養治療流程四個步驟:
營養風險篩查、營養評估、營養治療干預、營養監測。
臨床營養支援是以臨床治療的手段供給病人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完整的臨床營養支援概念包括:腸內營養、腸外營養。所謂“醫食同源,藥食同根”,更有“三分治療,七分養”的說法,營養即在其中,營養支援治療和藥物對於治療疾病有異曲同工之處,營養支援在疾病康復中的意義越來越受到廣大醫務工作者及病人的重視,良好的營養狀態,可增強免疫力,提高對治療的耐受性與依從性,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疾病併發症、縮短病程、降低死亡率、減少醫療費用等以提高疾病的順利康復。
營養評分:
營養風險篩查評分,簡單快捷,有臨床指導意義。
臨床醫生及營養醫生根據營養風險篩查評分結果、體格檢查、臨床各項檢查等綜合評估,決定營養支援方式,必要時臨床醫生、營養醫生、營養專科護士、責任護士共同制定營養支援方案,為臨床營養支援治療及護理提供個體化干預。
住院期間監測體重、體質指數、膳食攝入情況、臨床各項檢查等醫學和營養檢測手段監測營養支援的效果,及時調整營養支援方案,促進疾病的康復。
出院後監測 出院前通過評估病人營養狀態,進行膳食指導,鼓勵指導病人自己每週監測體重並記錄,同時記錄每日攝入量、食慾、胃腸道反應、運動、休息等自身情況,便於複查時臨床醫生及營養醫生的診斷。
大腸癌術後,腸道功能受到一定的損傷,術後初期臨床醫生根據病情予以腸外營養支援+口服流質飲食或腸內營養製劑口服,有些則在胃腸減壓至肛門排氣排便後,才予以腸外營養支援+口服流質飲食或腸內營養製劑口服,逐步過渡到半流質飲食+營養製劑補充、軟食、普通飲食,全面均衡的營養攝入有利於疾病康復,提高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在此營養支援過程中,臨床醫生及營養醫生的營養監測及臨床護士根據醫囑進行的營養支援和不同飲食的宣教和指導工作對疾病的康復都具有重要意義。
大腸癌術後配膳原則
1、大腸癌術後早期膳食腸外營養支援+流質膳食或口服腸內營養製劑。
2、膳食結構 流質膳食屬於不均衡膳食,其所含的營養素不均衡,能量供給不足,臨床醫生在營養供給方面會以腸外營養為主,予以流質膳食或腸內營養製劑逐步過渡膳食結構,保證機體的營養需求。
3、膳食性狀 為流體狀態,一般可選擇米湯、腸內營養製劑、逐步過渡到肉粥湯、排骨粥湯、稀藕粉、蔬菜汁等。
4、餐次要求 逐步增加攝入量,少量多餐,避免造成胃腸功能紊亂。
5、忌用膳食 腸道手術後腸道功能未恢復前,應避免食用產氣食品,如牛奶、豆漿、牛乳,一切非流質的固體食物、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以及過於油膩、厚味的食物均不宜選用。
6、大腸癌術後中期膳食半流質膳食+口服腸內營養製劑補充
7、膳食結構 為半流質,介於軟食和普通膳食之間,能量供給應適宜。
8、膳食性狀 為半流體狀態,易於咀嚼吞嚥,含膳食纖維較少,易於消化吸收。
9、餐次要求 半流質膳食含水量較多,因此應增加餐次,注意膳食品種的多樣化,膳食可予肉粥、麵條、餛飩、麵包、饅頭、蛋糕、小籠包、花捲,肉泥、雞絲、魚塊、碎肝片、蒸雞蛋、水果及蔬菜汁等,腸內營養製劑餐間補充,以保證在減輕消化道負擔的同時,滿足病人能量及營養素的需求。
10、忌用膳食 此時不宜食用米飯、蒸餃、大塊肉類、大塊蔬菜、煎麵餅、堅果、油炸食品等硬而不宜消化的食物;忌用濃烈、有刺激性的調味品。
11、大腸癌術後後期及出院膳食(按醫囑) 普通膳食+口服腸內營養製劑補充,
12、膳食結構 為普通膳食,與正常人平時膳食相同。能量及各種營養素必須供應充足,膳食結構應符合均衡膳食原則。食譜的食物品種注意多樣化、粗細搭配,烹調方法合理,色香味俱全,膳食可予米飯、面、粉、瘦豬肉、牛肉、雞肉、魚肉、蝦肉等,維生素及礦物質、膳食纖維的補充可予以各色蔬菜、各種水果、堅果等,以保證營養素均衡攝入。
13、餐次分配要求 將能量分配於三餐中,早餐25%~30%,午餐40%,晚餐30%~35%。攝入不足時,於三餐間加餐或使用腸內營養製劑補充。
14、忌用膳食 辣椒、大蒜、芥末、過分堅硬的食物(核桃、生花生、幹杏仁等)的食物,特別是有腸造口的病人應注意少食或不食。
大腸癌術後腹瀉膳食
1、急性水瀉期 應禁食、使腸道休息,通過腸外營養補充身體的營養需求,防治電解質失衡,腹瀉緩解後逐步予以流質、半流質、軟食、普通飲食。
2、慢性腹瀉者 應予低脂飲食+口服腸內營養製劑補充,腸道功能耐受差者,必要時腸外營養補充,逐步予以流質、半流質、軟食、普通飲食。
3、腹瀉者禁食含脂高的食物、油炸及濃調味品、堅果類及高纖維的蔬菜。
4、食物宜選擇 精米、精面、瘦豬肉等以煮、蒸為主的低纖維、低脂、不含乳糖的膳食。
大腸癌術後便祕膳食
膳食結構 與正常人平時膳食相同。能量及各種營養素必須供應充足,膳食結構仍以均衡膳食為原則,適當增加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 可改善腸道菌群,維持體內生態平衡,有利於某些維生素的合成;其吸水膨脹性有利於增加食糜的體積,刺激胃腸蠕動,促進排便。包括可溶性膳食纖維(果膠、樹膠、藻類多糖、部分半纖維素),不溶性膳食纖維(纖維素、木質素、一些半纖維素)。 膳食纖維主要來自植物性食物,過多過少攝入膳食纖維都不利健康,大劑量的膳食纖維可致腹脹,一般建議適宜攝入量為25-35g/日,即每天400~500g的果蔬及適量的粗糧。如糧穀類、豆類的麩皮、豆皮含大量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燕麥和大麥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檸檬、柑橘、蘋果、菠蘿、香蕉等水果及捲心菜、豌豆、蠶豆等果蔬含較多的果膠。其他如鮮荔枝、金針菇、菠菜、幹香菇、幹木耳、海帶等也含較多的膳食纖維。
不同便祕膳食選擇
1、腸蠕動緩慢導致的便祕 可增加膳食中的膳食纖維量,以粗糙食物代替精細食物,多吃蔬菜和帶皮的水果,如燕麥、大麥、煮飯+糙米、捲心菜、豌豆、蠶豆、金針姑、蘋果連皮食之、香蕉等。
2、胃腸道疾病、使用瀉藥過久導致的便祕 應少渣飲食,予以質軟、光滑、低纖維飲食,減輕腸道刺激,如蛋類、蛋糕、饅頭、嫩肉、魚肉、牛奶、奶油等,禁食蔬菜及膳食纖維多的水果。
3、因機械性或麻痺性腸梗阻或腫瘤壓迫腸道引起不完全或完全性腸道梗阻者導致的便祕 主要是臨床去除病因,不完全性梗阻者予以流質飲食,完全性腸道梗阻者按醫囑禁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