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肝膽脾外科 主任醫師 戴朝六

  肝血管瘤是最為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其確切發病原因不明,一般認為是先天性發育異常。在胚胎髮育過程中,由於血管發育異常,引起腫瘤樣增生而形成血管瘤。

  其臨床表現,隨腫瘤大小、發生部位、生長速度、患者全身情況及肝組織損害程度而不同。腫瘤小時無任何臨床症狀,多因其他疾病行B超、CT和MRI等影像學檢查或行剖腹術時偶然被發現。 有症狀的血管瘤患者中,最常見的症狀為腹痛,表現為慢性隱痛或脹痛,多因瘤體生長迅速,牽拉肝包膜或合併血栓形成所致,肝包膜炎症也是引起疼痛的原因。當腫瘤逐漸增大,壓迫鄰近器官時,可出現上腹部不適、腹脹、上腹隱痛、噯氣等症狀。

  肝血管瘤不會惡變,治療取決於病人的年齡,腫瘤的大小、部位和生長速度等。對於血管瘤直徑不到5cm且無任何臨床症狀又生長於肝實質內者,可以門診隨訪,每年到醫院檢查,用B超觀察瘤體的變化,無需特殊處理。若腫瘤直徑大於7-8cm或有臨床症狀者,因瘤體增大出現對周圍臟器的壓迫症狀,腫瘤增長較快(每年增長1cm以上),或對心血管系統有不良影響,或估計可能出現瘤破裂危及生命(實際上破裂的可能性非常少),以及與惡性腫瘤不能鑑別者均應進行有效的治療。老年人估計手術耐受性比較差者,手術風險大, 即使腫瘤較大,如果無症狀或症狀輕對日常生活沒有多大影響者,可不予處理。需要指出的是,血管瘤的主要風險來自於肝臟手術本身,因此是否選擇手術,醫生與病人都必須審時度勢,三思而後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國內外不少專家建議,沒有確切症狀的血管瘤,即使很大,也無需手術,定期觀察就可。

  肝血管瘤沒有特效藥,首選手術治療,可採用肝切除術或血管瘤包膜外剝除術。包膜外剝除術能完整剝除腫瘤而保留正常肝實質,是最為理想的療法。我們每年治療幾十例,快者3-5分鐘就可完成剝除過程。95%以上病人不用輸血。病人術後7-10天就可出院。

  至於介入治療效果並不確切,並且如果栓塞劑選擇不當,可能栓塞膽道的血管,引起嚴重後果,遠期可能導致類似於硬化性膽管炎改變,甚至需要接受肝移植。

  懷疑肝血管瘤尤其是位置淺表者禁止做所謂的穿刺活檢,更應該避免行所謂的超聲引導下的穿刺注射藥物治療,因為穿破包膜一旦發生腹腔內大出血,將危及生命,況且注射治療本身也沒有什麼效果。還值得一提的是肝表面的巨大血管瘤在做超聲檢查時,醫生操作也一定要輕柔,切忌用超聲探頭用力壓迫腫瘤,否則有可能導致腫瘤包膜破裂而死亡。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