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肝膽外科 主治醫師 朱化強

  手術切除是肝血管瘤的傳統治療手段,具有創傷大、潛在併發症多、應用受限等缺點。近10多年來,一些肝膽外科專家致力於將射頻消融應用於肝血管瘤的臨床治療,取得了滿意的階段性成果,提出了射頻消融可作為肝血管瘤的首選治療方式等重要觀點,並總結出了系列的安全策略。相關成果先後發表於美國《外科》和《臨床胃腸病學》雜誌,表明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國際同行的廣泛認可。
  一、肝血管瘤如果體積大於5釐米,且生長傾向明顯,需要積極治療
  肝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大多數肝血管瘤直徑小於5釐米,且生長緩慢,無需特殊治療,定期觀察即可。如果血管瘤直徑大於5釐米,並且瘤體生長趨勢明顯,或瘤體增大到了產生腹部脹痛、胃脹等臨床症狀時,則需要積極治療。
  二、傳統的手術切除創傷大、潛在併發症多,臨床應用受限
  過去,手術切除幾乎是肝血管瘤的唯一治療手段,但該治療方法創傷大、併發症多。文獻報道,手術治療肝血管瘤的併發症發生率為27%,病死率為3%。對於良性疾病而言,手術治療有如此高的併發症發生率和病死率,讓臨床醫生和患者均難以輕鬆地接受。近十年來,外科、介入科等專業的醫生在嘗試著應用放射治療和肝動脈介入栓塞術治療肝血管瘤。但這兩種區域性治療方案可能產生肝內膽管損傷、異位栓塞、放射性肝炎和靜脈閉塞性疾病等較為嚴重的併發症,有悖於微創治療理念,難以被廣泛接受。

  三、射頻消融微創、安全、有效,可作為肝血管瘤的首選治療方案
  射頻消融是肝臟惡性腫瘤常用的微創治療方式,是早期肝癌的治癒性手段之一,主要原理是通過射頻電流產生足夠的熱量,使腫瘤組織發生凝固性壞死。近十年來,射頻消融被嘗試性地應用於肝血管瘤的治療,初步顯示了微創、安全、有效等優勢。
  文獻報道中應用射頻消融治療的病例多為5~10釐米的大肝血管瘤,治療10釐米以上巨大血管瘤的報道較少。2011年,發表在《肝臟病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納入20個大血管瘤和5個巨大肝血管瘤進行射頻消融治療;結果5個巨大肝血管瘤中,有2個治療失敗。因此,文章作者認為射頻消融不適合用於治療巨大肝血管瘤。我們對2010年以前治療的病例進行總結,結果表明,射頻消融可安全、有效地治療大肝血管瘤,但治療巨大肝血管瘤,雖然治療效果滿意,但併發症發生率偏高,當然,這些併發症多是因為最初開展該項工作時的經驗不足所致。該研究結果被刊登在著名的美國《外科》雜誌上。
  我國肝血管瘤患者缺乏定期體檢,常常是發展到瘤體巨大、產生臨床症狀時才得以診斷,這與發達國家有明顯不同。巨大肝血管瘤患者,又常因瘤體巨大,手術風險大,醫患通常是將治療一推再推,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在這一角度看,巨大肝血管瘤是更需要開展微創治療的一類疾病。我們的團隊在既往工作基礎上,針對射頻消融治療巨大肝血管瘤併發症過多的問題進行了攻關研究;通過改變治療理念、完善治療策略、提升消融裝置,顯著降低了消融相關併發症。第一,我們在治療巨大肝血管瘤時,針對良性疾病的特點,不再強求一次性達到完全消融,必要時可選擇重複射頻消融策略。第二,提出了系列消融策略:包括消融電極經過正常肝組織進入肝血管瘤,適當延長第一個消融點的消融時間,採用“先邊緣、後中心”的多點消融策略,腹腔鏡路徑下間斷阻斷第一肝門血流等。第三,比較各種消融電極,我們認為,冷迴圈、直針設計的消融電極因其功能釋放集中、針周組織無焦化等特點,比較適用於肝血管瘤的消融治療。上述工作獲得了國際同行的認可,被刊登在美國《臨床胃腸病學雜誌》上。

  總之,肝血管瘤的治療原則正在從傳統的手術治療向以射頻消融為代表的微創治療方式轉變,射頻消融可以作為肝血管瘤治療的首選方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