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腎內科 主任醫師 馬曉燕

  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是各種原因引起的原發性或繼發性慢性腎臟疾病所致的進行性腎實質損害,致使腎功能減退,體內代謝產物瀦留,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失調,系統受累等嚴重的臨床綜合症。我國成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在9.4%-13.6%,而且發病率仍然在增加,每年達到7%以上。據此推算,中國慢性腎臟病患者超過1億,按1%發展為終末期腎病,則中國透析患者將達到100萬人。

  一、病因病機

  脾腎虧虛與毒邪互結是CRF的病機關鍵,腎虛是CRF發生發展的內在根據,是毒邪產生的根本,而毒邪壅滯三焦是誘發和加重腎功能惡化的重要因素。

  二、慢性腎功能衰竭中醫治療特色解毒、排毒、抗毒三法並用

  根據脾腎虛損,毒邪瀰漫三焦的病機特點,提出瞭解毒、排毒、抗毒三法並用的治療原則。即在健脾益腎,扶正抗毒的基礎上,採用口服解毒為主,灌腸排毒為輔,佐以藥浴散毒,敷臍驅毒四法全方位,多途徑祛毒外出。

  1、解毒法

  CRF正氣虛衰,溼毒、水毒、瘀毒、痰毒瀰漫,此時毒的臨床表現保留原有邪氣的致病特點,治療上,應祛除原有病因或致病因素,使毒少依附,易於分解,即為“解毒”治療。臨床上針對溼毒、水毒、瘀毒、痰毒之不同,通過祛溼化濁,溫陽利水,活血化瘀,理氣化痰,使氣血流暢,絡道疏通,則水、溼、痰、瘀、毒無由再生,即“審因論治”。

  2、排毒法

  CRF毒邪瀰漫,壅阻氣機,三焦不通,導致排毒功能障礙,內毒壅滯於體內。此時當因勢利導,針對毒邪的不同病位,就近引導,給毒出路,以排毒為治,即“治標”之法。主要包括髮汗排毒、利尿排毒、通便排毒、敷臍排毒之法。

  (1)發汗排毒

  中藥藥浴散毒法是祖國醫學中古老而獨具特色的治法。藥浴療法一則:開洩湊理,使溼濁毒邪由深出淺,隨汗而解;二則:解表宣肺,通調水道,利水消腫;三則:“疏導湊理,通調血脈使無凝滯”,待微微汗出即可。適於慢性腎衰各期或伴有水腫或面板瘙癢者。

  (2)通便排毒

  通腑瀉濁排毒法是CRF中醫獨具特色的治療方法。適用於CRF之不同階段。常用藥物為生大黃、枳實等,或中藥內服,或保留灌腸。大黃已成為治療慢性腎衰的一味專藥:現代研究已證實:大黃可以有效治療慢性腎衰並可延緩腎衰發展。

  中藥灌腸法是最為推崇的祛毒方法之一,其原理是模仿腹膜透析,通過彌散和超濾作用,清除血中“溺毒”。

  (3)利尿排毒

  慢性腎衰濁毒內停,腎氣衰微,膀胱氣化無權,不能將濁毒排出,或水毒泛溢肌膚導致水腫。治宜溫腎健脾,利尿排毒。

  (4)敷臍驅毒法

  神闕穴為任脈主穴之一,為百脈之所聚,真氣之所繫,加之神闕穴面板淺薄,藥物滲入性強,可持續充分地發揮中藥藥理作用,故臨床採用神闕穴中藥敷臍方法輔助治療慢性腎衰。並配合神燈照射以使區域性血液迴圈加速,促進藥物充分吸收,對改善症狀亦有良效。

  3、抗毒法

  即是通過藥物健脾補腎以扶助正氣的方法,調理臟腑的氣血陰陽,提高機體自身的抗毒能力,減輕毒邪對機體的損害程度,即“治本”之法。主要有:

  (1)補腎填精以固本

  (2)重視健運脾胃,調理升降

  (3)益氣固表以防外邪

  CRF患者正虛易感外邪,以致併發感冒、咳嗽、淋證等病,而外邪是誘發和加重病情,加速CRF病理程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可使用玉屏風散等加減,益氣固表、調和營衛,預防外邪甚為重要。

  在CRF治療中,抗毒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治療方法,尤以重視健脾,補養後天為主,健脾實腎、培土生金,以增強抗毒能力,體現中醫整體觀念。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