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讓人感到舒適的季節。正是隨著秋季的來臨,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也進入了高發季節。據有關部門調查統計顯示:秋冬季節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佔全年發病總人數的69.5%,所以秋季預防此病的發生有著重要的意義。
中醫認為,秋季陽氣由升浮逐漸趨於沉降,陽氣逐漸衰退,生理功能趨於平靜,天氣乾燥,氣候漸涼且氣溫波動較大,是中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的多事之秋。正因為秋季氣候乾燥,經過一夜的睡眠,吸進的多是乾燥的空氣,撥出的卻是溼潤的二氧化碳,所以要消耗掉人體內的大量水分。特別是老年人的血粘度較高,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緩慢,加上血管壁較硬、較脆,缺少彈性,一旦血液流動受阻,易發心腦血管疾病。秋季天氣是逐漸轉涼的過程,特別是秋雨後,氣溫突然變涼,面板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突如其來的寒涼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的血液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等。
中醫歷來重視秋季養生,其養生的整體觀念為“天人相應,順應自然”,與萬物共生共榮。中醫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燥邪乾澀,易傷津液。故此,我們應適當進行調養,使體內陰液旺盛,從而達到順應自然、天人合一、健康長壽的目的。
一、秋季養生,重在養心
有人做過調查,心腦血管疾病50%來源於心理因素。情緒的波動是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元凶。秋風掃落葉,萬物倍凋零,為一年的轉折,常使人觸景生情,尤其是老年人多感慨萬千,有其垂暮之感。 “秋時悽風慘雨,老人多動傷感,若顏色不樂,便須多方誘說,使役其心神,則忘其秋思。”可見,秋季注重調攝精神為養生之要務。因此,中老年人應調攝精神,白天宜適當運動,隨意自然,萬事經於心而不留於心,人不鬥自然而隨於自然,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以適應秋天平容之氣,以走出淒涼低落的窘境。如天氣好的時候,外出走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排解秋愁;玩玩花草,陶冶情操,但一切都要適度,不要過於疲憊。
再者,秋季早晚溫差大,氣溫變化明顯。秋季的氣候是處於“陽消陰長”,由涼轉冷的過渡階段。立秋至處暑,秋陽肆虐,溫度較高,天氣以溼熱並重為特點,故有“秋老虎”之說。而“白露”過後,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氣候寒熱多變,稍有不慎,容易傷風感冒,引發舊病,被稱為“多事之秋”。特別是在北方有時是“忽如一夜秋雨來,秋衣冬帽找出來”別說是中老年人,就是青壯年也少不了頭痛腦熱。天氣突變,引起血管的收縮最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應隨時增減衣服,以防止秋涼感冒而引發其他疾病。特別是老人,如果您體質比較好可以用涼水洗臉、擦鼻,增加對寒涼的適應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力。如果您體質一般那就建議老人採用平補食療的方法吧。
二、秋季進補 平補滋陰
中醫理論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必須保養體內陰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秋季氣候乾燥,空氣溫度低,汗液蒸發快,應多補充些水分,平時可多吃些性平的水果如蘋果,並且多吃綠葉蔬菜,以助生津防燥,滋陰潤肺。但秋天不應貪食瓜果,以防壞肚而損傷脾胃。也應少吃蔥、姜、蒜、韭菜及辣椒等溫燥熱食物,否則夏熱未清,又生秋燥,易患溫病之症。適當吃些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和豆類等,使人的大腦產生一種特殊物質,可消除抑鬱情緒。在秋季要注意補水,水屬陰,性平為陰氣之源。尤其是在清晨醒來,喝一杯水,彌補一夜間體內流失的水分,稀釋血液,減少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故秋季人易倦怠、乏力,出現納呆和口舌生瘡、鼻腔、面板乾燥、咽喉腫痛、咳嗽、便祕等“秋燥”現象。在民間素有“秋補”習俗。可適當選服些滋陰潤肺的補品或藥粥。對中老年脾胃虛弱之人和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早餐宜食粥,有利於和中益胃生津。如沙蔘、百合、銀耳加粳米(大米也可)、冰糖適量煮粥即可,早晚服食,以防秋燥傷人。《醫學入門》中雲:“蓋晨起食粥,推陳出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如百合紅棗糯米粥滋陰養胃,百合蓮子粥潤肺益腎,百合杏仁粥祛痰止咳,鮮生地汁粥涼血潤燥,扁豆粥健脾和中,胡桃粥潤肌防燥,松仁粥潤肺益腸,菊花粥明目養神,燕窩粥養肺止嗽,山藥粥健脾固腸,甘菊枸杞粥滋補肝腎等。
老年人在秋季進補要注意平補,少用滋膩之品。如龜板、鹿角膠等過於滋膩,阻礙氣血執行,阻陽升發,滋膩脾胃,且食補優於藥補。我們下面推薦幾種適合中老年人秋補的食療做法。
1、生地粥
[配料] 生地25克,大米75克,白冰糖少許;
[做法] 生地黃鮮品洗淨細切後,用適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約30分鐘後,潷出汁,再復箭煮一次,兩次藥液合併後濃縮至100毫升,備用。將大米洗淨,加入適量冰糖,煮成白粥,再趁熱加入生地汁,攪勻食用即可;
[功效] 滋陰益胃,涼血生津。本方還可做肺結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2、山藥百合大棗粥
[配料] 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適量;
[做法] 將山藥、百合、大棗、薏仁、大米洗淨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 山藥具備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有滋陰養胃的作用。
3、菊花粥:
[配料]菊花60克、大米100克。
[做法]先將菊花煎湯,煮15分鐘後,加入大米煮成粥。
[功效]可散熱清火明目,對秋季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較好療效。
4、梨子粥:
[配料]青梨2只,粳米100克;
[做法]梨選用既脆又有水分的,把梨洗淨後帶核切碎加粳米,和水煮粥;
[功效]因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可作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5、豬肝菠菜粥
[配料]豬肝50克、菠菜100克;
[做法]先熬大米粥,煮到一半的時候不時攪動一下。豬肝洗淨,切片。放少許料酒、澱粉抓一下,料酒可去點腥味,粥熟後就把豬肝放進去接著煮。菠菜洗淨,切半釐米長的碎粒,等豬肝放進去後,把菠菜碎放開水裡迅速焯一下,然後撈起來放入粥裡。這樣做的目的是去除菠菜中草酸。豬肝和菠菜都很容易熟,所以放進去煮幾分鐘後,適量少加點鹽提味。
[功效]豬肝有補肝、補鐵、養血、明目功效,對因肝陰不足所致貧血、夜盲症的人有很好的食療效果。其最大的優點就是補鐵、補血,食用適量切勿貪多。
6、百玉蘋果湯
[配料]百合、玉竹各30克,陳皮6克,大棗10枚,蘋果3個。
[做法]將前4味洗淨,蘋果去皮核切片,共煮湯,加冰糖適量,飲湯食百合、蘋果、大棗等。
[功效]此湯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等功效,適合秋燥所致的乾咳少痰、聲音嘶啞等症。這裡提醒大家的是百合在市場比較多見,但質量參差不齊,要選用新鮮百合,挑選個大、瓣勻、肉質厚、色白(質量其次者呈微微泛黃)。如果色黃,或用嘴嘗有苦、澀味就不要選擇了,防止是不新鮮或化學漂白過的百合,以次充好。
食療與進補的注意:當今社會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無病亂補,如用人蔘、龜板、鹿角膠、深海魚油等,價格昂貴,長期服用會引起發胖、膽固醇增高、更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中醫的補益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的病人不宜大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有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傷害身體。陽虛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如用黨蔘、人蔘等。陰虛偏熱者,則手足心熱,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數;如西洋參、知母等。氣虛者多表現為神疲乏力,氣短息弱,聲低懶言,或面白少華,頭暈,活動後諸症加重,舌淡嫩,脈虛弱;如用黃芪等。血虛者多表現為面色蒼白、脣色爪甲淡白無華、心悸怔忡、失眠多夢、面板乾燥、頭髮枯焦等;如用當歸、阿膠等。若不辨寒熱虛實妄投藥膳,就如給病症“火上加油”。補藥易對不宜多,補藥都或多或少會有滋膩脾胃,引起腹脹,影響食慾。無論食補、藥補都要點到為止!
三、秋季運動 動身練心
秋季運動因人而異,量力而行。鍛鍊的目的在於增強體質,防治疾病。因此,在運動種類上就應結合個體情況有所選擇,否則就會有害無益。中老年人應考慮其年齡因素,避免進行緊張、激烈、用力過大或講究速度的運動。特別是突然前傾、後仰或彎腰等動作都應少做。適宜的運動專案是散步、太極拳、氣功等。這類活動可放鬆神經、肌肉,對防治各種慢性病,增強體質,延緩衰老,均有良好作用。並且還要重視運動衛生,如飯前飯後避免劇烈運動;運動後半小時至40分鐘再吃飯,飯後要休息一個半小時至兩個小時再參加運動;運動期間不宜大量喝水;運動後不應立即洗冷水浴或游泳等。
給中老年人的運動處方:
1、運動強度:保證達到運動效果又不致引起危險的重要指標。運動強度可分為三級(低強度、中等強度及較大強度)。它是以機體運動時耗氧量的多少來衡量。耗氧量愈大,運動強度就愈大。但由於測定耗氧量較難,所以在實際運動中常以心率作為衡量運動強度最實際的指標。這是因為運動時心率與耗氧量成正比,測定心率又簡便易行。只需數自己的脈搏15秒鐘,再乘以4得出每分鐘的心率。但這種方法只適合無心律失常的患者!低、中等強度運動時最高的心率分別為100次/分和100~120次/分。一般來說,中老年人從事中低等強度的運動既可達到鍛鍊目的。
2、運動次數:每週運動3~5次即可達到煅煉目的。
3、運動時間:每次約30~40分鐘。包括準備運動5~10 分鐘;正式運動15~20 分鐘,這個期間可達到最高心率的90 %即可;整理運動5~10分鐘。一般來說,運動後收縮壓輕度增高(但不超過20 mmHg)、心率增快(但增加不超過20次/分或活動中最高心率不超過120次/分)屬於正常。但如果在活動中出現氣短、心絞痛、心律失常、噁心、面色蒼白及活動後出現長時間疲倦、失眠等不適時,提示這次運動過量,應該在下次運動時減量或暫停運動。
4、運動方法:
(1)散步或旅行:即使高血壓患者做較長時間的步行後,舒張壓可明顯下降,症狀也可隨之改善。散步可在早晨、黃昏或臨睡前進行,時間一般為15分鐘至1小時,每天多次,速度可按每人身體狀況而定。到戶外空氣新鮮的地方去散步,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是簡單易行的運動方法。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旅行可每週或隔週1次,包括步行、爬小山等活動。可能形式不同,只要能達到其目的就是好方法。
步行運動處方:一般慢步為1~2km/h(千米每小時),散步為3km/h, 慢步為5km/h ,疾步為6km/h,慢跑為 8km/h。每分鐘步行 100 步以上者可使心率達100~110 次/分。一般在午後或傍晚進行,每次15~30分鐘,中間休息1 ~2 次,每次3~5分鐘,以後可逐漸增加步行速度和持續時間,直至3~5km/h,步行30分鐘休息5分鐘,每日2 次,持之以恆。步行時應選擇平坦路,步幅均勻,步態穩定,呼吸自然。也可用下面方法步行(選擇其一):①步行400~800米,3~4分鐘走完200米,休息3分鐘再走;②步行兩段1000米平路,用18分鐘走1000米,休息3~5分鐘,再走1000米;③2000米的平路,其中有5~10度坡度的路100米。用25分鐘走1000米,休息8~10分鐘,再走1000米。
慢跑運動處方:慢跑適於體質較好的中老年人或青年人,如果在想要進行慢跑運動的高血壓病人最好先經過一個時期快步行走的鍛鍊,以10~12分鐘行走1公里的速度急行1~2公里,如無不適反應,再轉入慢跑鍛鍊。
慢跑時的最高心率每分鐘可達120~136次,長期堅持鍛鍊,可使血壓平穩或下降,脈搏平穩,消化功能增強。跑步時間可由少逐漸增多,以15~30分鐘為宜。跑步時間可由少逐漸增多,速度要慢,不要快跑。注意的是患有冠心病則不宜長跑,以免發生意外。
(2)太極拳:太極拳動作舒鬆自然,動中有靜,簡化太極拳運動量較小,心率只能達到90~105次/min。根據觀察,高血壓病人打完一套簡化太極拳後,收縮壓大約會下降10~15mmHg。特別是對有心腦血管疾病者打太極拳更是好處多,太極拳動作柔和,全身肌肉放鬆能使血管放鬆,促進血壓下降。打太極拳時用意念引導動作,思想集中,心境寧靜,有助於消除精神緊張因素對人體的刺激,有利血壓下降。太極拳包含著平衡性與協調性的動作,有助於改善高血壓患者動作的平衡性和協調性。太極拳種類繁多,有繁有簡,可根據每人狀況自己選擇。如果一些活動不方便的老年人可以節選部分太極拳動作,如雲手等動作,也可達到同樣目的。
四、秋季保健 動手護心
如果您是中青年人工作壓力大沒有時間去運動,如果您還想有其它的保健心腦的方法就來試試手保健吧!這套手保健操主要是運用中醫經絡理論,通過手部動作訓練調動經氣,達到內臟按摩等功效,有些動作還能有效鍛鍊人體的協調、反映能力。該保健操適合各類人群日常保健,尤其適合糖尿病人、心腦血管病患者保健強身。這套手保健操簡便易學,共分五節,完整做完一次僅需五分鐘,不受場地限制,可隨時隨地進行手操鍛鍊。具體為:
第一節:雙手手掌相對合起,開始快速搓動。每次搓動,可讓手指指尖從另一隻手的手掌下端一直挫到中指第二關節處,然後回頭。每一個來回計一次,共搓36次。
第二節:雙手五指儘量分開,指尖逐個相對,指尖相合手掌分開,然後用力開始撐頂。一共做36次。
第三節:左手攤平手掌,右手握拳,將左手中指對準右手拳頭上的後溪穴,中指與穴位之間保持5-10釐米的距離。然後改換為左手握拳,右手攤掌。關鍵在於交換速度要快,交換做36次。
第四節: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右手合谷穴(虎口附近),用力按捏,然後換手,共做36次。
第五節:將五指儘量分開伸直,然後慢慢將大拇指彎下,儘量伸向小拇指。過程中要注意,其餘四指不能彎曲,一共做36次。五節手保健操全部做完後,甩甩雙手,活動一下手腕,讓手部放鬆即可。
下面我再給中老年人推薦一套強心健腦操。經常練習可以保護心腦功能,疏通經絡,促進血液迴圈,預防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生。
⑴按壓:用手指按壓肩井穴(在頸後凸起的高骨與肩峰連線的中點),以酸脹感向手臂部及後背部放射時為度,每次做5~10次,每天2次。
⑵推擦:用雙手的拇指分推每個肋縫,方向是由中間向兩側推。做10~15次。
⑶叩打:用手掌輕叩胸部心前區20~30次。
⑷揉捏:用手掌大魚際(在拇指根部,手掌的肌肉豐厚處)揉按胸大肌部位20~30次。
⑸點推:以手大拇指點推心俞(心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和膈俞(在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方向由上而下,反覆做30次。
⑹搓揉:每天早起和睡前,用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來回搓揉另一隻手的中指和小指。將兩手掌互搓發熱之後,用手掌心來回摩擦兩腳足心,使之發熱。
五、秋季心腦 日常點滴
秋天天氣乾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碰到見面握手時,手指剛一接觸到對方,會突然感到指尖針刺般疼痛;脫下毛衣,拉門把手、開水龍頭觸控金屬時,也會發出“啪、啪”的響聲,並伴有刺痛感;早上梳頭時,頭髮會越理越亂……這些都是人體體內靜電對外“放電”的結果。這是由於空氣乾燥,面板與衣服、衣服與衣服之間長期摩擦,便會產生靜電,特別是皮、毛質地的衣物,產生靜電會更多。而家用電器、電腦等電器產生的靜電荷也會被人體吸收並積存起來。此外,由於老年人的面板相對乾燥,加上迴圈系統和抗干擾能力減弱等因素,更容易受靜電的危害,引發心血管疾病。如果要防止靜電,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溼度;少穿皮、毛和化纖質地的衣物,特別是中老年人,應儘量穿純棉製品;脫衣服後,用手輕輕摸一下牆壁,摸門把手或水龍頭之前也要用手摸一下牆,將體內靜電“放”出去。
秋天,天涼了。也要保持居室經常通風,當室內外溫差在10度左右時,15分鐘左右即可將室內空氣交換一遍。這樣可以減少病菌,防止感冒,減少其它疾病的發生。還要注意不在居室內吸菸,廚房最好安裝換氣扇,庭院、室內可養些花草,以調節空氣溼度。
再有心腦血管病患者,在注意日常保健的同時也要按時服藥。有些中老年心腦血管病患者,如高血壓,平時血壓很高,經過鍛鍊症狀或血壓有所好轉就停藥,這是很危險的。秋季溫差大,氣溫變化明顯,通過血管收縮等,血壓也會隨氣溫而產生變化。降壓藥的突然減停,會對這特殊的季節產生不利的影響。再者說,老年人如血壓較高,降壓藥是要終身服藥的。中醫的辦法雖很有效,但也需要長期堅持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西醫一輩子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中醫在幾年能解決已經實屬不易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