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結石在我國屬於常見病和多發病。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膽囊結石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主要見於成年人,女性多於男性,發病率在40歲後隨年齡增長而增高。
大多數膽囊結石患者可無症狀,僅在體檢時偶然發現。膽囊結石的典型症狀是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現隱痛,可同時存在右側後背部疼痛,常在進食過多、吃油膩食物或休息不好時出現,常常被誤以為是胃病。建議做肝膽超聲檢查,是膽囊結石的首選檢查,準確率接近100%。每年做一次體檢,假如膽囊結石逐年增大或已經引起膽囊炎,就應該到醫院諮詢肝膽外科醫生。
大多數百姓的心中一直存在著這樣的疑問:膽囊可是個有用的器官,怎麼能因為長了石頭就隨便切掉了呢,以後豈不是沒“膽”兒了?提出這樣的疑問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膽囊確實起著濃縮、儲存和排出膽汁的作用,不過一旦膽囊結石逐年增大或者引起膽囊炎,對膽囊壁的損傷是逐漸加重的,這時的膽囊就從“好”膽囊變成了“壞”膽囊,保留這樣的膽囊對於身體來說是弊大於利,引起症狀時疼痛難忍,無法正常進食,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膽汁是肝臟分泌的,膽囊主要起到倉庫的作用。切除膽囊後,肝臟正常分泌膽汁,膽總管可以起一定程度的濃縮作用,因此沒有膽囊,同樣可以正常吃肉,但應避免暴飲暴食。
有人可能會問:有沒有辦法只取出結石而不切除膽囊?只是單純取出結石而將膽囊保留的治療方法,國外醫生僅在1990年前後短期開展過,現在歐美國家均不開展,在我國屬於在爭議中的問題,少數醫生開展了保膽取石的手術。多數醫生認為取出結石的過程中必定會破壞膽囊內壁的光滑和完整,而這種破壞會很容易誘發結石的再次生長,而且也破壞了膽囊的功能,使得疾病惡性迴圈,病人不僅要承受更多的痛苦,而且花費更多。
膽囊結石在早期治療後效果非常好,恢復很快,對日常生活幾乎沒有影響,建議膽囊結石患者及早就醫及早治療,避免遭受更多的痛苦。雖然沒有“膽”兒,也能走遍天下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