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它是一種由於高階神經系統長期持續過度緊張,引起大腦功能輕度紊亂的精神狀態。是一類精神容易興奮和腦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緒煩惱和心理生理症狀的神經症性障礙。
引起神經衰弱的病理機制很複雜,儘管國內外專家對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關於引起神經衰弱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明朗。經過調查研究,一般認為神經衰弱與下列三個因素密切相關。
1、誘發因素
主要是指導致神經衰弱的各種社會心理因素。各種引起神經系統功能過度緊張的社會心理因素,都會成為本病的促發因素。隨著經濟高速發展,社會工業化、人口城市化、居住稠密、交通擁擠、競爭激烈、失業、下崗、個人收入的懸殊,社會存在的某些不良現象等都會使人們的精神緊張。發生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事件,若發生過多,變遷甚大,也會讓人牽腸掛肚,如股民對股票的漲跌,若過於投入,也會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最終引起神經衰弱。
長期的精神或心理創傷,如家庭糾紛,婚姻不幸,失戀,鄰里關係緊張等,也會使人們精神過於緊張,心理負荷過重而出現神經衰弱。
腦力活動時間過長,學習負擔過重,尤其是學習成績不好,重大考試受挫時,常常會造成神經負擔過重,成為學生神經衰弱的重要原因。
現代研究表明,精神刺激可造成內分泌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驚恐的刺激可促進腎上腺素的釋放,從而出現心率加快,面紅汗出,血壓升高等。這些內環境的變化有可能造成大腦功能紊亂,所以腦電活動也有異常。
2、易感素體因素
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生變化的條件。神經衰弱發病也是如此,為什麼在同樣的生活、工作環境下,有的人患神經衰弱,而多數人都不會。這裡就有一個易感素體因素,包括遺傳和人格型別、年齡、性別等因素。
神經衰弱與人的性格有很大關係,一般認為,性格內向、情緒不穩定者,多表現為多愁善感;焦慮不安、保守、安靜等特點,易患神經衰弱。他們往往是什麼特殊的興趣愛好也沒有,幾乎沒有很高興的時候。信仰養生之道,愛吃補品,對改變生活習慣很敏感,過分注意自身的感覺,喜歡看醫書,容易受醫書影響而感到不適。巴甫洛夫認為,人的高階神經活動型別屬於弱型和中間型的人,易患神經衰弱。這類個體往往表現為孤僻、膽怯、敏感、多疑、急躁或遇事容易緊張等。
3、維持因素
指患者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及個體病後附加的反饋資訊,使疾病形成惡性迴圈,遷延不愈。
總的來說,神經衰弱的病因和發病機理仍未完全清楚。但多數人認為是由於心理社會應激超過了病人所能承受的能力,神經功能過於緊張引起的,這就涉及到社會、家庭環境心理、性格等諸多內容。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