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不宜到人多和車多的地方活動,下雨、下雪或地上積水、結冰時不要外出,以免跌倒而發生骨折。因老年人下肢無力,反應遲鈍,不要攀登梯子或爬高,不宜在陡坡上行走,以免跌倒。外出走路要當心,須緩步慢行,鞋底不宜滑,以手杖輔助行走為宜,上下樓手扶欄杆、踩穩樓梯。若有眼花、耳聾、頭暈等症狀時儘量減少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有人幫助攙扶走路、手拄柺杖以防摔倒。
老年人摔倒在地不能動彈時如何應對
1、若有傷口,應緊急包紮,及時壓迫止血。
2、聯絡有關部門,報告現場在什麼地方、傷情如何、都做過什麼處理等。不要單獨留下傷病員無人照管。
3、暫不要給傷病員喝任何飲料和進食。
4、對呼吸困難、窒息和心跳停止的老年人,從速置頭於後仰位、托起下頜,同時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等復甦操作,原地搶救。
5、脊柱損傷老年患者急救搬運過程中,必須注意保持傷員頭頸部和軀幹的伸直位,決不可使脊柱屈曲和扭轉。尤其是頸椎傷,更應小心搬運,並加以固定。不可抬起頭部、軀幹或坐起。
6、搬運工具最好用平板擔架或門板,不宜輕易翻動傷員。
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更應手術治療
老年人易發生股骨頸骨折,尤以50―70歲者為最多。因老年人骨質疏鬆,股骨頸脆弱,輕微跌倒即可發生骨折。該部位血運較差,若骨折處理不及時、不適當,都會導致骨折不癒合或併發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創傷性關節炎,嚴重地影響老年人的生活。傳統的療法是皮牽引或骨牽引,手術治療大部分採用有限的釘板系統內固定,但患者都不能早期起床,有相當一部分高齡髖部骨折患者因長期臥床導致嚴重併發症甚至喪失生命。
老年患者股骨頸骨折採用手術治療,不僅使患者早期下床,減少了臥床引起的併發症,明顯降低了死亡率,而且減輕了患者家庭的生活護理負擔,明顯改善了超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入院後應儘快對患者全面查體,積極治療其並存的內科疾病,如心血管疾患、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精神及神經系統疾病、慢性肝腎功能不全及泌尿系統疾病等。對已確定手術治療的患者,應儘量縮短術前準備時間,強調做到“兩個縮短”:一是縮短受傷至手術的時間(最好不超過1周),二是縮短手術後臥床的時間(應在術後3~5天下床)。因為任何不必要的檢查及拖延都有可能使患者失去手術治療的機會。只要無絕對手術禁忌症,就應儘快手術,從這一點講,時間就是生命。
扭傷怎麼處理
扭傷是指關節部位的軟組織損傷,如面板、肌肉、肌腱、韌帶、血管等,而無骨折、脫位、皮肉破損等症狀。
踝關節扭傷是運動損傷中發生率最高的,扭傷時,區域性會發生關節腫脹、疼痛,嚴重時甚至造成骨折。現以踝關節為例說明扭傷的處理原則。
1、處理時,先用冰塊外敷傷處,再用彈性繃帶將踝關節固定。
2、在沒有明顯消腫前儘量不要讓受傷腳著地,有條件就保持受傷腳抬高,一般臥床休息時傷腳應高於心臟。視消腫情況,兩三週後可以輔以柺杖觸地行走,如果腳沒有明顯浮腫,可逐步負重直至可以不用柺杖單獨行走。
3、如屬較嚴重之扭傷,則應送醫治療。醫生會進行一些相應的檢查,檢查的目的主要是確定有無骨折或脫臼的可能,韌帶損傷的程度,以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