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主任醫師 袁玉峰

  肝血管瘤是最常見的實質性肝臟良性腫瘤,其發病率約佔肝臟腫瘤的5%~20%,好發年齡為40~50歲,男女性發病率之比約為1:5~6。絕大多數血管瘤的直徑小於5cm,究竟多大直徑的血管瘤可稱之為“巨大”血管瘤目前尚無定論;在我國常將直徑大於10cm的血管瘤稱之為“巨大”血管瘤,其比例約佔血管瘤的3%~5%。血管瘤可單發,亦可多發,多發血管瘤約佔20%~50%。

  絕大多數血管瘤沒有臨床症狀,多在體檢或因其他疾病行腹部影像學檢查時偶然發現。有症狀的血管瘤一般體積較大,右上腹痛或上腹脹滿感是最常見的臨床症狀。其他少見的臨床症狀和體徵包括消耗性凝血功能障(Kasabach-Merritt綜合徵),因瘤體巨大壓迫膽管出現黃疸,壓迫胃、十二指腸出現類似於消化不良的症狀,因大量動靜脈瘻形成出現心功能衰竭和因瘤體自發性破裂出現血性腹膜炎等。大多數血管瘤通過常規超聲就可獲得診斷。由於針刺活檢有出血的風險,應審慎地使用。

  肝血管瘤的治療有以下幾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首先,要明確哪些肝血管瘤需要治療。一般來說,無論瘤體大小,只要沒有臨床症狀均可以定期隨訪而不做任何處理。即使是巨大的血管瘤,自發破裂的機率亦很低,因此將避免血管瘤自發性破裂危及患者生命作為無症狀血管瘤手術理由的觀點是不可取的。截止2010年,全球文獻報道的自發性血管瘤破裂的病例共46例,而這些自發破裂的血管瘤的平均直徑為11.2cm。因此對於那些直徑小於10cm的血管瘤,自發破裂的概率很小。此外,對於血管瘤伴隨臨床症狀的判斷亦很重要,有文獻表明,僅有12.6%的患者的相關臨床症狀確實是由血管瘤本身引起的,而很多症狀都是胃腸道或膽道疾病的伴隨症狀。

  其次,要客觀評價手術的風險與手術獲益。基於血管瘤是一種良性疾病,不會惡變,自發性破裂的概率極低,很少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外科醫生應審慎地選擇手術病例。特別是那些腫瘤巨大,鄰近第一或第二肝門,患者全身情況差,無法耐受手術時,應儘可能採取定期隨訪或其他非手術治療方法。

  第三,應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血管瘤的治療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大類。非手術治療包括注射干擾素、平陽黴素,放射治療和經肝動脈栓塞治療等。文獻報道的這些非手術治療方法的療效不一,前兩者雖然副作用小,但僅在少數病例證實有效。TAE已被證實是當前最有效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其一方面可減輕症狀,另一方面還可縮小血管瘤體積;對於一些巨大的血管瘤,TAE後再手術切除可減少術中出血,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單行TAE治療血管瘤的侷限性表現在部分病例在栓塞後又有新的側支迴圈建立,腫瘤縮小不明顯;還有的患者在栓塞後出現肝臟區域性缺血梗死和肝膿腫形成。肝血管瘤的手術治療方法包括切除、摘除、捆紮和和肝移植等。手術切除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採用解剖性切除還是非解剖性切除尚存在爭議。由於血管瘤常無包膜,與正常肝組織界限不清楚,採取非解剖性切除有可能殘留部分瘤體組織。我們曾經接診過一例巨大血管瘤手術後出血的病例,再次手術探查發現出血部位有部分瘤體組織殘留。因此,在儘可能保留更多正常肝組織的情況下,行解剖性肝切除更為安全和徹底。對於巨大的肝血管瘤,將TAE與手術相結合是一種提高手術安全性的方法,但TAE後多長時間手術目前尚無定論。筆者的經驗是間隔時間不可過長,一方面容易形成新的側支血管,導致栓塞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在栓塞時間過長後,由於區域性炎性反應,瘤體常與膈面有粘連,術中分離這些粘連常導致手術創面廣泛滲血,而增加手術的風險和難度。當巨大肝血管瘤侵犯全肝或肝門部重要結構廣泛受累時,肝移植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特別是伴發Kasabach-Merritt綜合徵的患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