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目前仍在不斷探索中,但這絕對不是傳說:維生素D能調節癌症的一些特徵,其抗癌功能包括抑制細胞的增殖、侵襲、轉移和血管生成,並且誘導細胞的凋亡和分化。維生素D預防與攻克乳腺癌”。
Although, 有研究並不支援維生素D的攝入或補給與患乳腺癌的風險存在因果關係,but, 大量研究已表明,維生素D對乳腺癌患者存在潛在的保護作用,並推測維生素D訊號轉導通路的中斷是疾病發展的推動因素。有關維生素D與乳腺癌的關係,讓我們來看看國外的研究概況和我們的研究結果吧...
一、維生素D的來源及代謝
維生素D的發現是人們與佝僂症抗爭的結果。早在1824年,就有人發現魚肝油可在治療佝僂病中起重要作用。1918年,英國的梅蘭比爵士證實佝僂病是一種營養缺乏症。但他誤認為是缺乏維生素A所致。
1930年Gottingen大學的A.Windaus教授首先確定了維生素D的化學結構,1932年經過紫外線照射麥角固醇而得到的維生素D2的化學特性被闡明。維生素D3的化學特性直到1936年才被確定。
(1)日照經面板內源性合成
波長為300+ 5 nm的UVB將7 - 脫氫膽固醇在表皮的基底部轉化成維生素D3前體。是維生素D最主要的來源形式。
(2)食物經小腸攝取
食物來源包括鮭魚等富含油脂的魚類、雞蛋及強化乳製品。維生素D在自然界存在的兩種形式包括動物源性的維生素D3及植物源性的麥角骨化醇。
二、維生素D對健康的作用
In recent years,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維生素D不僅參與體內的鈣磷代謝,缺乏維生素D可能對身體極其有害。據認為,癌症、心臟病、肺病、糖尿病、高血壓、精神分裂症和多發性硬化等疾病形成都與缺乏維生素D密切相關。
維生素D分子作用機制
1、維生素D的基因調控――通過與VDREs結合作用
經典的維生素D調控作用形式;
靶基因眾多,影響多種細胞不同程序,諸如細胞的增殖、凋亡等。
2、維生素D的非基因調控――與非核VDR、膜相關受體作用
例如與快速反應類固醇結合蛋白(1,25D3-MARRS)受體結合;影響細胞內諸如磷酸化、Ca2+、環磷鳥苷、和MAP激酶、Wnt、Hedgehog、Notch等訊號通路。
通過維生素D對重要基因的調控,可推遲因年齡增長而出現的
骨折、異位鈣化、 惡性腫瘤、 氧化損傷、 感染、 自身免疫、炎症、疼痛、心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
維生素D的抗腫瘤作用
增加25 nmol / L的血清25(OH )D能使所有癌症發生率降低17%;
增加25 nmol / L的血清25(OH )D能使所有癌症死亡率降低29%。
三、維生素D與乳腺癌
1、乳腺癌流行病學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
全世界每年有120萬婦女發生乳腺癌,50萬死於乳腺癌
北美、北歐高發,4倍於亞、非、拉美
我國上海、北京等地區高發
乳腺癌多發女性,男性少見
20歲以前少見,20歲以後發病率逐年上升,多發40-60歲,尤其以更年晚期和 絕經期前後的婦女多見
2、中國乳腺癌現狀
在中國,診斷為乳腺癌的平均年齡為 45-55歲,比西方女性更加年輕。來自上海和北京的資料顯示了乳腺癌的兩個發病高峰,第一個出現在 45-55歲之間,另一個出現在 70-74歲之間,並且診斷為乳腺癌的中位年齡有逐漸增大的趨勢。2008年,中國 16.6%的乳腺癌患者年齡大於等於 65歲(美國為42.6%),到 2030年,這一數字將提高到 27.0%。
3、維生素D與乳腺癌流行病學研究
太陽輻射與乳腺癌風險的關係的研究:
減少陽光照射,面板合成的維生素D的量相應減少,同時乳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迴圈態的1,25(OH)2D3的含量和患晚期乳腺癌的風險呈現負相關。
最具侵襲性的乳腺癌患者(三陰性乳腺癌的型別和基底樣)的1,25(OH)2D3 含量最低。
四、維生素D的缺乏與補充
五、我們的研究結果
我們的研究團隊採用乳腺癌細胞系與乳腺腫瘤患者組織標本,運用不同的技術和方法研究了維生素D 及受體與乳腺癌的關係,發現了維生素D 及受體與乳腺癌的形成,進展及相關鈣化密切相關,參與了抑制乳腺癌的程序,臨床應用維生素D 治療乳腺癌也取得了一定的經驗與療效。
25-羥基維生素D、血鈣、鈣敏感受體及E-鈣粘蛋白與乳腺癌發生風險的病例對照研究。
維生素D受體在乳腺腫瘤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研究在51例乳腺癌組織VDR 檢測中有34例VDR 表達陽性, 佔66. 7%;20 例乳腺良性腫瘤組織中VDR 陽性率為40. 0% 。VDR 在乳腺惡性腫瘤中的表達顯著高於其在良性腫瘤中的表達。提示VDR 在乳腺癌發生和發展過程中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 其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臨床因素如患者年齡、有無腋窩淋巴結轉移、是否絕經、腫瘤大小、臨床分期等與VDR 的表達無明顯關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