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痛約40%為椎間盤源性,目前對椎間盤源性腰痛的治療存在較大爭議,保守治療失敗後通常採取椎間融合術或長期止痛藥物治療。椎間盤內電熱纖維環成形術(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IDET)作為一種治療椎間盤源性腰痛的微創技術,近年來發展較快,且療效確切。
1、發展背景
IDET在20世紀90年代末首先由美國康復醫師Jeffrey Saal和Joel Saal設計並應用於臨床。據《Back Letter》統計在全美已經有640名醫生用該方法對11000例患者進行了治療,但到目前為止在雜誌上公開發表的僅有Saal等的2篇文章。此方法在1999年和2000年北美脊柱大會(NASS)上有數篇報告,均為十幾例至數十例的短期隨訪。上海瑞金醫院放射科童國海於2003年11月率先將該技術引入國內,目前已開展了40餘例。
2、基本原理
椎間盤源性腰痛的主要病理變化是椎間盤內裂徵(internal disc disruption,IDD) ,即髓核退變伴放射狀裂隙向纖維環周圍延伸至纖維環外1/3層,而此處有竇椎神經纖維末梢。約20%~30%的IDD患者MR成像表現為T2加權像纖維環後方出現高訊號區(high intensity zone,HIZ)。IDET治療腰痛的原理:①
區域性熱療使產生裂隙的纖維環組織中的膠原纖維收縮發生再塑形使撕裂處癒合;②加熱滅活椎間盤內炎症因子及降解酶,從而消除化學性致痛因素;③熱能使分佈在纖維環外層的痛覺神經末梢滅活而失去接收和傳遞疼痛訊號的能力;④深部熱療作用,改善椎管內的微迴圈。
3、適應證和禁忌證
3.1、適應證:①慢性持續性腰痛6個月以上;②保守治療無效;③ 神經系統體檢無異常發現;④直腿抬高試驗陰性;⑤MR檢查無脊髓受壓表現,並提示椎間盤內有高訊號區(HIZ);病變節段椎間盤造影能誘發典型的下腰痛,相鄰節段誘痛實驗陰性。劉保衛等認為IDET治療腰痛,除應嚴格掌握上述適應證外,存在以下情況時將能獲得更好的療效:①年齡。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