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應證 】
1. 發現有乳房腫塊或結節者;
2. 排除了垂體病變的乳頭溢液者;
3. 乳腺癌高危人群和40 歲以上女性的普查,一般40 歲以上每2 年檢查1 次,50
歲以上每1 年檢查1 次;
4. 一側乳腺癌手術後隨訪對側乳腺;
5. 曾作隆胸手術,疑植入的假體有異常者。
【 禁忌證 】
懷孕為相對禁忌證,孕婦如須作乳腺鉬靶X 線攝影時,應以鉛裙遮蔽腹部。
【 操作要點 】
乳腺的常規投照體位包括頭尾位和內外斜位,並可視病變位置和乳房大小需要而加攝內外斜位或其他特殊體位。因為兩側乳房一般大致對稱,雙側對比有助於發現病變,故應常規投照兩側乳房,以資對比。
1. 頭尾位:亦稱軸位,為常規投照體位之一,特別有助於發現乳腺內外側的病變;投照時投照架處於正位,啟動升降立柱使攝片臺至乳腺下緣的皺摺處,投照側胸壁緊靠攝片臺外緣,使乳房置於暗盒之上,啟動壓迫器,自上而下壓緊並固定乳房,這時乳頭應在切線位上,否則應調整升降立柱的高低至滿意為止;投照時,病人體位宜稍有傾斜,如投照左乳時,胸廓向右旋轉10~15 度;投照右乳時,胸廓向左旋轉10~15 度。
2. 內外斜位:該體位所顯示的乳腺組織範圍最大,尚可顯示靠近胸壁的病變和部分腋窩淋巴結,亦為常規投照體位之一;病人取半側位,如投照左側乳腺,投照架向左旋轉45~55 度,病人左側靠近機器,上臂抬高平肩並外展90 度,將左側乳房置於攝片臺上,啟動壓迫器,壓緊並固定乳房,乳頭亦應在切線位上;投照右乳時,旋轉方向相反,角度相同。所攝斜位片,應包括部分胸壁組織。
3. 側位:病人面對機器,投照左乳時,投照架常規向右旋轉90 度,調整升降架使攝片臺中心對準乳房,將左乳置於攝片臺與壓迫器之間,外側胸壁緊靠攝片臺外緣,啟動壓迫器,自左至右加壓固定乳房後,立即曝光;投照右乳時,投照架常規向左旋轉90度,其他操作步驟與左側同;對於乳房鬆弛者,在加壓的同時應用另一隻手將乳房托起,使腺體組織均勻分佈,乳頭處於切線位,避免因乳房懸垂而不能全貌顯示。
【 注意事項 】
1. 乳腺癌高危人群包括:一側乳腺癌手術後隨訪對側乳腺者;有母親乳腺癌家族史者;曾作過乳腺活檢者;月經初潮在13 歲以前,第一胎足月分娩在30 歲以上者;有慢性乳腺纖維囊性病者;乳房大,捫診檢查有困難者;有乳房縮小或增大現象者;有乳房腫塊者;乳頭溢液者;發現有腋下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或其他轉移性腺癌者;高年未婚或已婚未育者;長期口服或注射雌激素藥物者;屬於Wolfe 分型的P2 型及Dy 型者。
2. 在乳腺X 線攝影中,適當的加壓固定相當重要。加壓固定後,原來呈圓錐形的乳腺組織被壓成厚度較均勻的扁平組織,有利於X 線穿透,使穿透量相對均勻;加壓固定後,可避免乳房位置移動而造成影像模糊;加壓固定後顯示面積相對增大,可提高乳腺組織和病變細節的顯示效果;加壓固定後,乳房與X 線片及增感屏三者貼得更緊,可提高感光效果和細微結構顯示的清晰度;加壓固定乳房的強度以病人能忍受為度。
3. 對於巨大乳房應用分段拍片法使乳腺得以全貌顯示,例如頭尾位時可分為內份和外份兩次攝片,而內外斜位時可分為上份和下份兩次攝片。
4. 對於有細微可疑病變處可加作點壓放大攝影。
5. 乳房中有假體植入時,除常規體位外,應加照Eklund 氏位,即將植入體推向胸壁,使假體避開壓迫範圍,對前方的乳腺組織加壓攝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