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腫瘤的發病率真是越來越多了,尤其是肺癌,和十年前相比,增加了一倍。每次看門診,都能發現數例。經常見到眾多家屬一臉嚴肅地陪著病人來就診的,不用問,就是在地方醫院懷疑腫瘤,再來進一步核實的。面對病人,我只有言不由衷地講解這不是腫瘤,先讓病人“陰轉晴”,背後再對家屬講實情。
2000年,我國肺癌的發病數為十幾萬人,預計到2025年,會達到100多萬,高峰還沒有到來,接下來會越來越多。
以前肺癌40%是鱗型,而現在我感覺一多半是腺型肺癌,發病規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鱗型肺癌一般與吸菸有關,既然現在鱗型肺癌越來越少,一味強調戒菸對於阻止肺癌的發生意義有多大?在我接觸的腫瘤病人中,有許多是偏遠的山區裡的,那裡空氣潔淨,沒有汙染,但肺癌並不少,似乎空氣汙染也不是主要原因。
還有人講,現在的食品不安全,防腐劑、色素、地溝油,防不勝防,我不認為這些是導致腫瘤高發的主要原因,在食物潰乏的年代,這些都是我們求之不得的美味。只有垃圾吃法,沒有垃圾食品。還有現在大家很介意的PM2.5,但是象青島這樣的沿海地區,肺癌發病率並沒有降低。
我甚感迷惑:肺癌高發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我認為應該從生活習慣入手找原因:現在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了,和幾十年前相比,可以放開肚皮吃了,那麼,即使再環保的食品,吃得過多會不是導致腫瘤高發呢?
我們身體本來是非常精密的,進化來各種機制,如遇寒冷、飢餓、驚嚇時,自有一套機制來應對,讓人讚歎不已。唯有面對吃得太多這個問題,身體的指揮官迷失了方向,因為在進化史上,從來沒有遇到過這個問題。
我們現在提倡的是一日三餐,到點就吃,不管是否飢餓。吃飯的目的是為了提供能量,保持活力,可是我們明明不缺能量,仍然要吃很多。我們的身體要為分解、消耗、代謝、排洩這些食物而疲於奔命。
以前生活艱難的時候,身體把吃進來的能量細心地收集起來,葡萄糖轉化成熱量,蛋白質打碎後,分解成氨基酸,再做為原料合成自己的蛋白質,一點都不會浪費。
現在,我們機體進化來的這種勤儉的作風仍然沒有變,但是形勢卻大不一樣了,異常豐富的營養品源源不斷地運送進來,葡萄糖用不了就轉變成脂肪儲存起來,最讓我們擔心的是蛋白質,分解產生的大量氨基酸堆積如山,怎麼也用不完,卻不能任意地倒掉,只好用來合成腫瘤了。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從遠古時代開始,身體在飢餓的時候,就會發出指令,要求進食,從沒有享受過一日三餐,想想草原上的獅子就行了,不餓的時候,不會去捕獵的。想象中我們的祖先早上出去打獵,也許到晚上才能得到一頓飽飯,也許餓著肚子到第二天。我們的身體就是這樣進化來的,到現在也沒有多少變化。飢餓狀態是對我們最好的鍛鍊,我們現在缺乏的正是這種鍛鍊,而是習慣了一日三餐,到點就吃。由於條件反射,到點不吃就餓,這種飢餓不是真正的飢餓,而是條件反射形成的食品依賴症。就象尼古丁依賴者,見了煙就想抽一樣,其實不抽也一樣活,而且活得會更好
所以現代版的“病從口入”,是指由於管不住自己的嘴,吃得太多而易得病。幾年前,北京一位企業家人士,到四川的一座山上,跟著道家練辟穀,十五天下來,只是喝點水,不吃飯,每天還要做一些法事。人雖然瘦了,但精神很好。而同時在在外面的每個凡人,這期間卻要消耗掉一大塊肉,一大堆饅頭,一桌子零食,一藍子水果,排洩物一臉盆都盛不下,等等。想想這些都是多餘的。
如果人們把目前的飯量減掉一半,醫院的病人也會減少一半。糧食危機問題也解決了,我們就可以拿出耕地來開發房地產,至少樓間距會變大。由於人們代謝少了,放屁也少了,全球變暖就會趨緩。人們排洩物當然也少多了,河流就會變清,富營養化得到了解決。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能拉動內需,GDP也會降下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