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康復治療師 舒新川

  現在流行一句俗語:"富人吃藥,窮人洗腳",足浴保健在今天更是蔚然成風。雖然中華文明史已歷經數千年的演變,但這一中華傳統保健術之精華並未因此而被人們遺棄,相反它不但被繼承下來,而且得到了更大的發展。

  足浴起源於遠古時代,是藥浴的組成部分,它的運用與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一樣,源遠流長,足浴又稱泡腳,將雙足浸泡在溫度適當的藥液中,這種治療方法屬於中醫內病外治的範疇。足部共存著人體的各臟腑器官對應的六十二個反射區,分佈著眾多的人體穴位,因此被稱為人的“第二心臟”。雙足具有執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功能。

  時下,隨著人們生活節奏逐漸加快,工作壓力大,越來越多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身體的疲勞感增強,足療成為調整身體狀態、緩解生活壓力的一種較理想的方式。中醫認為。“鼻為苗竅之根,耳為神機之根,乳為宗氣之根,腳為精氣之根”,鼻、耳、乳是人體各方面的根本,而腳是人體總的精氣之原,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諺語----“人之有腳,猶如樹有根”,“人老腳先衰,樹老根先竭。”所以全身的疾病可以影響到腳,同樣腳的病變也會影響到全身,並引發相應的疾病。

  冬天到來,手腳寒冷,用瑤藥燙腳會感到全身舒服,此法醫學上謂之“腳浴”。腳部受寒能反射地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胃寒疼痛、凍瘡、靜脈炎等。只要堅持每天瑤藥泡腳並用手指按摩一定穴位,則可達到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的良好作用,若持之以恆,可望益壽延年。

  足浴的好處:

  1、促進血液迴圈

  腳離心臟最遠,又處於人體的最低位置,是末梢血液迴圈相對較差的部分,加之足部又缺少皮脂腺,而汗腺分泌相對較多,容易消耗熱量,保暖功能差,故有“寒從腳上來,病從腳上起”之說法,通過足浴時藥力的作用,可促使血管擴張,正如中醫所講”血遇熱則行,遇寒則凝,”由於血液迴圈的改善的各組織器官,提供更多的氧氣和養份,進而促進新陳代謝,達到保健的作用因此足浴療法時心血管病,關節痠痛,腸胃不適等疾病得有顯著療效。

  2、增強汗腺及皮脂腺排洩功能。

  祛寒除溼,活血通絡,緩解肌肉痙攣。 人體由於感受風、寒、溼三種邪氣,並滯留於體內,可造成經閉塞,氣血瘀滯,雙足在藥力作用下,使全身毛孔擴張,皮脂腺等排洩功能增強,多種有害物質隨汗液排洩體外,氣血通暢,淤者得疏,滯者得行,從而起到舒筋活血,祛寒除溼,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作用,因此足浴療法對傷風感冒,汗腺代謝異常等均有較好療效,同時對跌打損傷引起的痛性痙攣,慢性風溼性關節炎引起的僵硬,小腿腓腸肌痙攣、踝關節扭傷引起的痙攣疼痛、痛經、胃平滑肌痙攣所致的寒性胃痛等均起到明顯的緩解作用。

  3、增強內臟功能

  足浴時藥力對足部反射區和經絡能進行行之有效的刺激,從而達到調節和增強內臟器官的功能。

  4、增強免疫功能

  雙足是在藥力作用下,促進全身血液迴圈的同時,也相應的改善淋巴液的迴圈,淋巴迴圈的加快,可使淋巴細胞不斷產生抗體,從而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因此,足浴療法對反覆感冒等多種免疫能力低下的疾病有效。

  5、調節血壓,調節血液黏稠度

  雙足在藥力作用下,可促進全身的血液迴圈使大小迴圈暢通,改善小靜脈迴流功能,從而取得降壓效果,全身血液迴圈的改善,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使血液流動朝正常狀態轉化,因為流動的液體都遵循”得熱則溶,遇寒則凝“的自然規律。

  6、改善睡眠

  每晚睡前足浴可使下肢血液迴圈改善,並可藉助面板感受而作用中樞神經系統。使頭部的血液相對減少,從而使人容易入眠,所以對失眠症導致神經衰弱的病人有明顯療效。

  7、促進新陳代謝

  雙足在藥力的作用下,使全身的血液迴圈改善,促使內分泌腺體分泌各種激素。調節體內脂肪,蛋白質、糖、水和鹽的代謝平衡,從而改善人體新陳代謝,促進機體健康。

  8、解除緊張和憂慮

  一個人感到煩躁不安,情緒憂鬱時,若採用足浴療法,頭腦就會清醒,情緒平靜,解除緊張和憂慮。

  9、消除疲勞,恢復體力

  由於足浴療法可以促進全身血液的迴圈,增強人體的新陳代謝,放鬆全身肌肉,消除體內疲勞物質,恢復體力。

  足浴時要注意:

  1、足浴時要注意溫度適中(最佳溫度在40-45℃),既防止水溫過灼傷面板,尤其是昏迷、生活不能自理者,同時涼水對血管的收縮作用而有利健康。最好能讓水溫按足部適應逐步變熱。

  2、足浴的時間在30-40分鐘為宜,足浴時間內水溫要保持,尤其進行足浴治療時,只有保持一定的溫度和確保規定的足浴時間,才能保證藥物效力的最大發揮,從而起到治療的效果。

  3、足藥浴時,如給予足部以適當的物理刺激,如按摩、捏腳或搓腳等,有條件者也可使用具有加熱和按摩功能的足浴盆進行足浴,效果更佳。

  4、飯前、飯後30分鐘不宜進行足浴,由於足浴時,足部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腸及內臟血液減少,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飯前足藥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對消化不利,飯後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腸的血容量減少,影響消化。

  5、足藥浴治療時,有些藥物外用可起泡,或區域性皮膚髮紅、瘙癢。有的病人屬特異體質,用藥後可出現過敏反應。出現這些症狀後,應停止用藥。

  6、足藥浴所用外治藥物,劑量較大,有些藥物尚有毒性,故一般不宜入口。同時,足藥治療完畢後,應洗淨患處,拭乾。

  7、出現上述症狀時,可用冷水洗足,使足部血管收縮,血流充分流向頭部,消除頭部急性貧血,緩解症狀。

  8、有出血等症狀患者,不宜足浴。

  溫馨提示:

  不適合足浴的人群:嚴重心臟病患者;腦溢血未治癒者;足部有炎症,面板病,外傷或面板燙傷者;出血性疾病,敗血病等患者;對溫度感應失去知覺者;嚴重血栓患者;心臟病患者;孕婦;小孩(應在成人幫助下使用);對溫度感應遲鈍者(應控制好溫度,避免燙傷),就不適合足浴。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