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翻是小兒腦癱常見症狀的一種,是指足部形態或結構的異常。正常人足部形狀是由相對稱的外在肌和內在肌維持其平衡。一些先天性或疾病疑難性原因也可能造成足部畸形。
足內翻是小兒腦癱常見症狀的一種,是指足部形態或結構的異常。正常人足部形狀是由相對稱的外在肌和內在肌維持其平衡。一些先天性或疾病疑難性原因也可能造成足部畸形。足內翻可以發生在單足或雙足,在發育過程中,由於足的肌腱和韌帶(後側和深部的)發育出現故障,未能與足部其他的肌腱韌帶的發育保持同步,其後果是這些肌腱和韌帶將足的後內側牽拉向下,導致足向下向內扭轉,足部的各塊骨頭因此處於異常的位置上,足部內翻、僵硬,並且不能回到正常的位置。
臨床表現
1、出生後即出現單側或雙側足部程度不等之畸形,足部呈踝關節跖屈位,內翻、內收畸形。
2、患兒學行走時,用前足或足外側緣著地行走,隨著年齡漸大,畸形漸加重,嚴重者足揹著地行走,負重處出現滑囊和胼胝。
3、X線攝片,患足正側位:出生後,X線片上可以看到距骨、跟骨、骰骨的骨化中心,有時可見到第三楔骨,所有的跖骨和趾骨均已出現,而跗舟狀骨要到3歲才出現骨化中心。
4、根據三條線估計畸形:
1)在正位片上測定跟距角,若小於30°,表明足部無內翻;
2)測量第一跖骨縱軸和距骨縱軸所交叉的角,正常為0°―20°;
3)X線側位片測量距骨縱軸和跟骨跖面所形成的角,正常35°―55°,如果小於30°,則表明足下垂。如果距跟角小於15°,第一跖骨與距骨縱軸交叉所成的角大於15°,表明距舟關節半脫位(Simon15°定律)
治療方法
手法矯正法,配合矯形器使用。若情況情況嚴重需手術介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