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指由多種因素引起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脫失而導致的關節疾病。其發生與年齡、肥胖、炎症、創傷及遺傳因素等有關。其病理特點為關節軟骨變性破壞、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滑膜增生、關節囊攣縮、韌帶鬆弛或攣縮、肌肉萎縮無力等。
症狀和體徵:
1、關節疼痛及壓痛:初期為輕度或中度間斷性隱痛,休息時好轉,活動後加重,疼痛常與天氣變化有關。晚期可出現持續性疼痛或夜間痛。關節區域性有壓痛,在伴有關節腫脹時尤為明顯。
2、關節僵硬:在早晨起床時關節僵硬及發緊感,也稱之晨僵,活動後可緩解。關節僵硬在氣壓降低或空氣溼度增加時加重,持續時間一般較短,常為幾分數至十幾分鍾,很少超過30min。
3、關節腫大:手部關節腫大變形明顯,部分膝關節因骨贅形成或關節積液也會造成關節腫大。
4、骨摩擦音/感:由於關節軟骨破壞、關節面不平,關節活動時出,多見於膝關節。
X線檢查:
非對稱性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變,關節邊緣增生和骨贅形成或伴有不同程度的關節積液,部分關節內可見遊離體或關節變形。
MRI:
關節軟骨變薄、缺損及半月板變性,可直接顯示損傷;MRI可顯示長期演變過程,繼發粘液樣變、腫瘤樣變;另外,增生的滑膜、骨髓暴露導致容易出血而引起的關節內出血反覆發生,其注意與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等滑膜性疾病、關節炎等的鑑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