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結腸粘膜廣泛潰瘍特徵的結腸炎症,稱為潰瘍性結腸炎,又名慢性非特性潰瘍性結腸炎。病變多累及直腸或遠端結腸,也可侵犯全部結腸。任何年齡的人,均可發病,但以20~40歲的人較多見。
一、病因病理
本病病因尚不明確,但與其發病的有關因素很多,如病菌、病毒、真菌和病灶感染等,都被認為是誘因。感染學說認為:腸內的病菌多是繼發性侵入,引起感染化膿,粘膜破壞。溶菌酶學說認為:溶菌酶和粘蛋白酶是原發因素,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的糞便內溶菌酶濃度增高,能溶解保護腸粘膜表面的粘液,使腸粘膜暴露於糞便而繼發感染。也有人認為:精神因素的影響,能引起腸粘膜改變,甚至發生潰瘍;另外,對食物或其它物質過敏的變態反應、大腸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缺乏營養、新陳代謝失調,以及自身免疫、遺傳因素等,都可能與發病有關。
二、症狀
潰瘍性結腸炎的主要症狀,是腹瀉和糞便帶血及粘液。其發病的緩急、症狀的輕重、病程的發展或緩解很不一致。
(一)急性期:體溫中度升高,有全身中毒症狀,食慾減退,肢體乏力,嘔吐,腹脹,脫水,腹瀉,裡急後重;病變廣泛和嚴重的病人,常有腹部絞痛(以左下腹明顯),便後減輕,糞內有膿血及粘液等症狀。
(二)慢性期:腹痛、腹瀉不明顯,只有稀便或便祕,糞便帶血或偶有柏油便史。
(三)緩解期:腹瀉可消失,腹痛不顯,常有3~4次粥樣便,並有營養不良、貧血、體重減輕等症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