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是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附著點炎症為主要症狀的疾病。與HLA-B27呈強關聯。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桿菌)與易感者自身組織具有共同抗原,可引發異常免疫應答。是四肢大關節,以及椎間盤纖維環及其附近結締組織纖維化和骨化,以及關節強直為病變特點的慢性炎性疾病。強直性脊柱炎屬風溼病範疇,是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一種。該病病因尚不明確,是以脊柱為主要病變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變,屬自身免疫性疾病。
很可能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的受環境因素(包括感染)等多方面的影響而致病。遺傳因素在AS的發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認為和HLA-B27有直接關係,HLA-B27陽性者AS發病率為10%-20%,免疫因素也是其中一個病因,有人發現60%AS患者血清補體增高,大部分病例有IgA型類溼因子,血清C4和IgA水平顯著增高。創傷、內分泌、代謝障礙和變態反應等亦被疑為發病因素。
1、臨床表現
(1)腰和(或)脊柱、腹股溝、臀部或下肢痠痛不適,或不對稱性外周寡關節炎、尤其是下肢寡關節炎,症狀持續≥6周。
(2)夜間痛或晨僵明顯。
(3)活動後緩解。
(4)足跟痛或其他肌腱附著點病。
(5)虹膜睫狀體炎現在症或既往史。
(6)AS家族史或HLA-B27陽性。
(7)非甾體抗炎藥能迅速緩解症狀。
2、影像學或病理學
(1)雙側X線骶髂關節炎≥Ⅲ期。
(2)雙側CT骶髂關節炎≥Ⅱ期。
(3)CT骶髂關節炎不足Ⅱ級者,可行MRI檢查。如表現軟骨破壞、關節旁水腫和(或)廣泛脂肪沉積,尤其動態增強檢查關節或關節旁增強強度>20%,且增強斜率>10%/min者。
(4)骶髂關節病理學檢查顯示炎症者。
3、診斷
符合臨床標準第1項及其他各項中之3項,以及影像學、病理學標準之任何一項者,可診斷AS。
4、藥物治療
(1)非甾體類抗炎藥有消炎止痛、減輕僵硬和肌肉痙攣作用。副作用為胃腸反應、腎臟損害、延長出血時間等。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更應特別注意。
(2)柳氮磺胺吡啶SSZ是5-氨基水楊酸和磺胺吡啶的偶氮複合物,80年代開始用於治療AS。副作用主要為消化道症狀、皮疹、血象及肝功改變等,但均少見。用藥期間宜定期檢查血象及肝腎功能。
(3)甲氨蝶呤據報道療效與SSZ相似。口服和靜脈用藥療效相似。副作用有胃腸反應、骨髓抑制、口腔炎、脫髮等,用藥期間定期查肝功和血象,忌飲酒。
(4)腎上腺皮質激素一般情況下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AS,但在急性虹膜炎或外周關節炎用NSAIDs治療無效時,可用CS區域性注射或口服。
(5)雷公藤多甙國內最初用雷公藤酊治療AS,有消炎止痛作用,療效較酊劑好,服用方便。副作用有胃腸反應、白細胞減少、月經紊亂及精子活力降低等,停藥後可恢復。
(6)生物製劑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等(如益賽普、阿達木單抗等)是目前治療AS等脊柱關節疾病的最佳選擇,有條件者應儘量選擇。
5、手術治療
嚴重脊柱駝背、畸形,待病情穩定後可作矯正手術,腰椎畸形者可行脊椎截骨術矯正駝背。對頸7胸1截骨術可矯正頸椎嚴重畸形。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