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腰椎間盤鏡下髓核摘除術(Microinvasive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微創治療方法之一。與傳統開放式椎間盤摘除術一樣,術後也有一定複發率。在國內,複發性LDH是指腰椎間盤突出術後症狀再次復發,影像學顯示有突出者。國外學者認為,椎間盤摘除術後復發定義為術後至少6個月無症狀,先前手術過的同一節段椎間盤突出[1]。髓核摘除術後複發率大約為4%~11%[1,2]。本文總結本院2001年1月~2006年1月MED治療1276例LDH術後症狀復發者73例,分析其復發原因,並討論其再次手術策略。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1年1月~2006年1月,經臨床檢查,CT/MRI確診並以MED治療的單節段LDH共1276例。男697例,女579例,年齡14~60歲,平均37.2歲。病程4月~10年,平均7個月。所有患者均有明顯的腰腿痛症狀。臨床檢查:相應節段棘突間隙壓痛或放射痛1174例,小腿下段和/或足背痛覺減退831例,伸[肌力減退837例,跟腱反射減退或消失372例,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或股神經牽拉試驗陽性866例。病變節段:L4/5 852例,L5S1 401例,L3/423例。突出型別:外側型914例,中央型73例,旁中央型289例,其中合併側隱窩狹窄者319例,突出物骨化92例。採用硬膜外麻醉,俯臥位,MED治療。術後按常規預防感染,抗炎,脫水,對症治療。出院後門診隨訪,平均39.2個月(8~60個月),1059例獲隨訪。
1、2 納入標準:選擇條件為年齡60歲,單節段椎間盤突出症,無腰部手術史;所有病例均經CT/MRI證實診斷並經3個月以上保守治療無效。
1、3排除標準:合併腰椎管狹窄症,腰椎腫瘤,結核,腰椎滑脫,椎間不穩,有腰椎骨折病史,多節段椎間盤突出,雙側椎間盤突出,極外側型,巨大遊離型突出以及有腰部手術史者。
1、4 療效評定標準:改良Macnab療效評定標準
優:疼痛消失,無運動功能障礙,恢復工作和活動;良:偶有疼痛,主要症狀消失,肌力正常,直腿抬高試驗(-),可從事輕體力工作;可:症狀有改善,但仍有疼痛,不能工作;差:有神經受壓表現,需進一步手術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