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個子矮從醫學角度講,與兒童自身生長激素分泌失調、垂體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減低下、性早熟、骨骼代謝異常等內分泌紊亂或遺傳代謝疾病有關係。每個兒童均遵循一定的生長規律,0-3歲及青春期是兒童的兩段生長高峰,3歲至青春期是一段相對生長緩慢的階段,平均每年身高增長5釐米以上,青春期結束後,生長速度很快減慢。其實,在生長髮育階段,會遇到青春期的特殊型別:一是青春發育過早,這類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在9-10歲時比同齡孩子高,過了這個階段,身高將不會有大的變化,成年後與同齡人比明顯偏低。另一種是青春發育延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後長”或“晚長”,對此家長很難區分,因為有些“後長”到最後也會不長,如果沒能及時檢出,延誤到孩子骨骺線閉合,身高就無法改變,造成終身遺憾。
我們建議,要區分孩子生長髮育異常,需要到正規醫院聽取醫生的指導,如果你的孩子個子矮小是可以通過藥物治療的話,一般認為,5歲後即可進行干預,干預過晚會失去治療機會,一旦男孩子骨齡到16歲,女孩子到14歲,即失去治療時機,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個子矮小的檢查並不複雜,需要孩子的具體出生日期(以陽曆為準)、出生身高及體重、父母身高、家族人群身高情況、既往疾病史等,結合骨齡測試(手腕關節X片),以及其他相關檢查,通過與中國兒童身高正常值範圍對照表比較就可以判斷孩子是否屬於矮小。
目前,市面上的增高產品,例如增高鞋、增高鞋墊、按摩器、增高藥物等等,是否可以有效解決身高問題,其實家長們很清楚,我們強調的是一些增高產品原理其實是促使兒童發育提前,其反而會導致骨骺過早閉合,以致喪失後期增高機會。也有人為了長高,採取斷骨術這樣的極端方式,醫學上是禁止的。
家長如發現孩子是班級裡同性別孩子中個子最矮的,或年生長高度少於5釐米時,應考慮孩子是否存在生長髮育障礙,及時來醫院進行檢查。
國內外的研究均證明生長激素是目前矮小症最有效的治療藥物,已經廣泛用於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發性矮小、小於胎齡兒、特納綜合徵等,通過長期注射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改善身高,療程根據每個患兒的具體情況及家長的願望,以及骨齡情況,因人而異,但至少一年以上,短期應用效果不佳,在應用期間,家長要配合以豐富的營養、適當的運動、充足的睡眠。 經正確治療後,孩子身高能達到同年齡、同性別正常兒童平均值。
目前生長激素有粉針劑、水針劑、長效注射液,醫生會根據每個患兒矮小原因、體重、家庭經濟狀況、醫院藥物供應情況等推薦藥物。 治療中,短效劑型需每天進行皮下注射,服務人員會教授家長正確注射方式。一般情況下,只要注射方法得當,疼痛輕重患兒均可以接受,水針劑應用特殊注射裝置,應用方便,注射疼痛較輕,受兒童歡迎,年齡大的孩子能自己操作。長效注射液只需要一週注射一次,可能患兒更易接受,但是價格較貴。
也有一些特殊情況,如孩子存在生長激素抵抗現象,或生長激素受體缺乏,這種疾病在檢查前期是無法發現的,治療3個月後通過身高無變化才能顯現出來,這就要求在治療過程中,家長要和醫生保持經常性的溝通,讓醫生及時準確瞭解孩子的治療情況,以利及時發現和糾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