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精是指肉眼可見的精液內帶血,即精液內混有血液。正常精液為乳白色或者灰白色,精液內帶有血液後顏色可以是淡紅、鮮紅或者暗紅色,部分患者也可出現精液內有血塊。血精好發於青壯年男性,文獻報道平均發病年齡是37歲。導致血精的疾病大多數是良性病變,而且多數血精的症狀具有自限性。但是血精症狀反覆出現、久治不愈時,需要進一步檢查,特別是要排除腫瘤性病變。
病因
導致血精的疾病有很多,任何男性生殖系、下泌尿系及全身性血液疾患都可能導致血精。可導致血精的靶器官包括前列腺、精囊、射精管、輸精管、膀胱、尿道、附睪及睪丸。導致血精最常見的原因是炎症和感染,其中最常見的感染部位是前列腺和精囊,其次是後尿道和膀胱頸。其次,生殖管道的囊腫和梗阻也是導致血精的常見原因之一,包括射精管梗阻、苗勒氏管囊腫、精囊擴張、精囊囊腫及前列腺囊腫等。另外,男性生殖系統的腫瘤也可表現為血精,良性腫瘤或增殖性病變如:後尿道腺瘤、增殖性尿道炎、後尿道粘膜異位於前列腺。惡性病變如:前列腺癌和精囊癌,少數睪丸癌也可導致血精。後尿道、前列腺和精囊腺的血管異常也可導致血精。最後,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惡性淋巴瘤及出血性素質者也可導致血精。血友病和嚴重肝病患者可發生血精。某些藥物使用不當,如:阿司匹林、華法林及抗血栓藥物等也可誘發血精。
診斷
血精可只發生一至兩次,也可在一段的時間內多次發生;可以間斷出現,也可每次射精都出現;顏色可以鮮紅、淡紅或者暗紅色。臨床上導致血精的原因特別多,所以能對導致血精的病因進行準確的診斷仍有困難。十多年前,70%以上的血精患者病因不明,診斷為特發性血精。近年來,隨著診斷技術的進步,特別是精囊鏡、MRI、經直腸B超技術的發展,特發性血精的比例已明顯減少。保守治療或者口服藥物治療血精症狀仍持續或者反覆出現,稱為頑固性血精。
任何血精患者,首先要了解血精的量及顏色、病程長短以及發生血精的次數,有無伴發其他症狀,如血尿、下尿路症狀(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等)、排便異常、體重減輕、下腹部和(或)會陰區疼痛、骨骼疼痛等。
血精患者要作全面系統的檢查,包括詳細的體格檢查和必要的輔助檢查。臨床上對血精診斷幫助較大的輔助檢查包括:尿液/前列腺液/精液常規、血生化、凝血功能、前列腺腫瘤標記物(PSA)、泌尿系B超、經直腸B超、盆腔CT以及MRI等。
治療
部分血精患者只需要適當禁慾2-4周,血精症狀可能消失。但是,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經上述方法後血精症狀持續或者反覆出現,就需要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血精,可根據病原體種類選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療,部分患者能獲得較好的療效。但是,治療時前列腺和精囊內的抗生素濃度可能不能達到有效濃度,需要選擇合適的抗生素以及較長的治療週期,目前認為至少需要4周。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患者,需要注意患者有無射精管梗阻、精囊結石以及其它疾病的可能,必要時行精囊鏡檢查術。
對於前列腺、精囊及射精管囊腫導致的血精患者,可以在B超或CT引導下穿刺抽吸,也可選擇經尿道囊腫電切去頂術。
後尿道腺瘤、靜脈曲張及異位前列腺組織導致的血精患者可選擇行經尿道電切或電灼術,大多數患者血精症狀能治癒或者緩解。
精囊癌及前列腺癌引起的血精,應根據腫瘤分期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手術、內分泌治療、放療或者化療等)。
文獻報道非那雄胺(保列治)對後尿道腺瘤及異位前列腺組織引起的血精症狀有效,可選擇性使用。
近年來,隨著內腔鏡技術的發展,精囊鏡已成為診斷和治療頑固性血精的有效方法。精囊鏡檢查幾乎適用於所有複發性或頑固性血精患者,它能直視下發現精阜開口和射精管是否狹窄、精囊腺內粘膜有無出血、結石和腫瘤。同時也能對狹窄的射精管進行擴張,對精囊內的炎症予以沖洗和引流,對精囊內結石鐳射擊碎後取出或者直接取出,還能對可疑腫瘤的病變進行活檢。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