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是一種常見病,由於對該病沒有正確的認識,很多人得了面癱之後非常緊張,到處求醫,有些人由於得不到適當的治療耽誤了病情,使得疾病遷延不愈,甚至留下後遺症,在心理和生理上造成很大的障礙和痛苦。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面癱的常識,期望能對廣大患者有所幫助。
面癱,分周圍性面癱和中樞性面癱。
1、周圍性面癱,也稱面癱或面神經麻痺,是一種常見病。以單側眼睛閉合不全,不能皺眉,口角歪斜,漱口漏水,吃飯口內挾食為主要特徵。中醫稱之為“口僻”或“口眼沸薄薄
2、中樞性面癱,是完全不同於周圍性面癱的一種病症,是“中風”(腦梗塞或腦出血)的後遺症狀之一。“中風”以突然昏撲,一側口角歪斜(眼睛正常),舌頭偏斜發硬,語言障礙,一側肢體無力甚或偏癱為特徵。
中風和麵癱不是一個概念,希望廣大患者要區別對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在這裡僅介紹周圍性面癱的一些常識。
通常,人們認為面癱僅發生於老年人或在冬季發病,實際上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季節。臨床上來就診的面癱患者很多,通常發生於吹風或受涼以後,如乘車迎風或靠近窗戶開窗睡覺,往往突然發病,常在清晨起床時或天冷外出回來後發現。此外,感冒、中耳炎、腮腺炎、齲齒等也可以引發面癱。發病時往往出現耳後疼痛,額頭板滯,不能皺眉、閉目困難,目澀流淚,也不能鼓頰、吹口哨,口角歪斜,漱口漏水等。根據面神經損傷部位的不同還可以出現病側舌前2/3麻木,味覺減退和聽覺過敏。還有的患者在發病前及發病中耳廓內出現皰疹,此型別是面神經麻痺中較重的一種,往往治療時間很長,也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早發現早治療對於本病的治療結果起著重要的作用。若在感冒後或疲勞受風后發現耳後疼痛、頸項強痛不適或面部板滯麻木,口眼歪斜,則應及時去醫院專科就診,明確診斷後及時治療,如果治療得當通常一個月左右即可痊癒。面癱的病理變化主要為面神經水腫、面神經管內壓過高,神經髓鞘或軸突不同程度的變性。治療原則是立即採取措施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降低面神經管內壓力,消除水腫,營養神經,同時應根據血常規化驗結果適當採用抗病毒及抗菌治療,消除炎症,避免面神經進一步受損。中醫治療本病有獨到的療效。大量臨床案例證明應用中藥、鍼灸、水針、經絡按摩、熱敏灸、電磁療早期介入治療能在很大程度上加速其治癒的過程,防止或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得了面癱除了接受常規的治療外,後期的調理很重要,其中面癱的飲食也要多加註意,由於面神經麻痺致咀嚼不便,進食量減少,可造成患者潛在的營養失調,故應加強飲食調護。
一、應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避免辛辣,酸,幹,硬,粗糙食物。
二、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粗糧,豆類,魚類。
三、補充鈣類物質:鈣不僅能對骨骼和智力有益,還能促進肌肉及神經功能正常,由於面神經疾病患者主要是面神經傳導障礙而導致肌肉萎縮,所以補鈣很重要,排骨、深綠色蔬菜、蛋黃、海帶、芝麻、水果、胡蘿蔔、奶製品等都富含鈣質。
四、適當增加維生素B族的攝入:維生素B族能夠幫助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所以應該適當進補。維生素B族富含於下列食品中:香菜、番茄、冬瓜、黃瓜、木瓜、蘋果、菠蘿、梨、桃、柿子、葡萄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