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周圍性面癱),是臨床上常見的面部疾病,大多數是由於面神經發炎而引起。表現為單側面部肌肉癱瘓,口眼歪斜,尤其在說話和笑的時候更為明顯。有的患者還有視物模糊,重聽,舌頭麻木,味覺減退等。
很多人得了面癱後都非常恐慌,擔心治不好或是留下後遺症。事實上,面癱如果早期不耽誤,正確診斷治療,大部分患者都能完全治癒。當然,根據病情的不同,恢復的時間也不同。大部分患者在3周―6周痊癒。 有的患者病情較重(肌電圖檢查顯示面神經重度損傷),通常是感染帶狀皰疹病毒所致,發病時伴有耳廓皰疹或劇烈的耳後疼痛,重聽,舌頭麻木,則恢復很慢,通常在三個月後才開始恢復,有可能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經常有面癱患者問,“我為什麼會得這個病?”。面癱的發生與身體的健康狀態有關。多數患者發病前都有身體虛弱、疲勞、感冒或受風等情況。人體在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下,容易感受外界的風寒、病毒或細菌而引發疾病。即中醫所說的“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很多患者經常問,“面癱治好了以後還會復發嗎?”或“我的病怎麼比別人恢復的慢?”。複發性面癱並不多見,佔急性面癱的 3% 左右。
引起復發性或久治不愈的面癱可能與下列情況有關:
1、神經瘤:很多患者面癱反覆發作,遷延不愈,經影像學檢查發現有面神經瘤或聽神經瘤。
2、糖尿病:一般3-4個月才能治癒。
3、面神經重度損傷(併發皰疹病毒)。
4、家族性面神經管狹窄也可能是一個原因:有的家庭,父親曾經患過面癱,其子也可能患此病。面神經管是一骨性管道,其中有面神經和血管通過,面神經發炎時,神經管內易發生水腫堵塞,壓迫神經導致面癱。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