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1歲,某大學的二年級學生,來自偏僻鄉村,從小孤僻內向,怯弱自卑,喜靜不愛動,很少與人交往,更不善言談。多年來時常有一種難言的病症―害怕見女生。每當他突然看見或接近女同學時,心裡立刻產生一種無以名狀的恐怖感。同時,後腦勺還伴有陣發性頭痛。有時,甚至看見女生鮮豔的衣服或長髮也會有同樣的痛苦感受。幾年來,這一奇怪的病症使他十分痛苦,精神負擔沉重,因不便對別人講,只好默默地承愛。為了擺脫其痛苦,他曾幾次到校外的大醫院自費求治,也去過一家專科醫院,吃了不少安神、鎮靜之類的藥,都沒有什麼效果。
後來,當他逐漸意識到可能屬於心理問題時,便拋開一切顧慮,走進了心理諮詢中心。心理醫生通過詳細的諮詢瞭解和認真分析,認為該生的病症屬於社交恐懼,屬恐懼症的一種症狀。通過半年多的心理治療和諮詢,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恐懼的發生逐漸由多到少,由強變弱。到學期末,社交恐懼就基本消除,頭痛完全消失。該生自述與其他同學的關係相當融洽,與女生的交往趨於正常,其精神面貌大為改觀,昔日痛苦不安的面孔出現了笑容,學習生活中有了歡樂。
那麼究竟什麼是恐懼症呢?恐懼症是神經症一組疾病中的一種,除具有神經症一般症狀外,其主要特點是對某個特殊物體或環境產生恐懼,明知這種物體或環境無害,不必害怕,但卻不能克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焦慮情緒。因恐懼的物件不同,可分為:動物恐懼,廣場恐懼,黑暗恐懼、社交恐懼、赤面恐懼、血液恐懼,不潔恐懼、高空恐懼、考試恐懼、飛行恐懼、嘔吐恐懼、肝炎恐懼、癌症恐懼、性病恐懼、性交恐懼、窒息恐懼等等,以社交恐懼最常見。社交恐懼常始於少年期,中心症狀圍繞著害怕在小團體(與人群相對)中被人審視,導致對社交情境的迴避。
不同於其它恐懼症,社交恐懼男女的發病率幾乎相同。可表現為孤立的(即限於在公共場合進食,公開講話,或遇到異性),也可以是泛化的,涉及家庭圈子以外的幾乎所有情境。害怕在公共場合嘔吐可為重要症狀。與人目光直接對視可能特別會令人緊張。社交恐懼通常伴有自我評價低和害怕批評。可能臉紅、手抖、噁心或尿急、頭痛的主訴。首次發作常在公共場所無原因發病。隨後在類似的地方出現焦慮,發作逐漸加重,並且迴避反應也增加。社交恐懼的病因不詳。一種合理的解釋是恐懼症狀的發生是由於條件反射和異常認知共同造成的。社交恐懼的治療採用醒悟、認知、脫敏、抗焦慮綜合療法。這種聯合治療比單獨暴露的複發率低。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