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靠心肌的收縮而跳動,心臟每跳動一次,就把心內的血液經血管噴射到全身。顧名思義,心力衰竭就是心功能極度減弱,不能泵出足夠的血液以滿足機體的需要。如不及時搶救,就有生命危險。
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
除了心臟本身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風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心臟以外的疾病,如急性腎炎、中毒性肺炎、重度貧血、溶血、大量靜脈補液以及外科手術後的併發症等等,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分為右心衰竭和左心衰竭。
右心衰竭典型的臨床表現
以體迴圈瘀血為主,出現氣短、頸靜脈怒張、肝臟腫大、全身腫。左心衰竭以肺迴圈瘀血為主,左心房和肺靜脈擴張,表現為呼吸困難,有乾咳、肺部羅音及哮鳴音,心律快而弱,脈搏細弱甚至摸不到。慢性心力衰竭時可出現面板蒼白、多汗、四肢冷,重者有青紫、疲勞、肝臟進行性增大,有壓痛。不管右心衰竭、左心衰竭、全心衰竭,還是慢性心力衰竭,一旦發生,一定要抓緊時間,急送醫院治療,不然的話,會危及生命。
患者及家屬應主動了解一些心衰的早期表現,以便儘早採取相應措施。
1、體力下降
患者感覺非常疲乏,全身懶散,不願活動,經過休息仍不能緩解。還常伴有脘腹脹滿、不思飲食、睡眠不實、常被惡夢驚醒等症狀。
2、全身浮腫
患者尿量減少,出現浮腫,一般先從足踝部開始腫起,由下而上逐漸波及全身。
3、心悸胸悶
患者常感到心中不適,胸口憋悶,心跳不規律,脈搏增快,上樓或稍微活動就會出現心慌氣短。
4、咳嗽氣喘
特別是睡眠時出現咳嗽氣喘,不能平臥,必須坐起或墊高枕頭才能慢慢平息。若病情進一步發展,則會發展為肺水腫,患者吐泡沫樣痰或粉紅色痰,情況則更加危險。
心衰患者出院後,家庭護理非常重要。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休息
除午休外,下午宜增加數小時臥床休息。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患者應臥床休息,當心功能好轉後,應下床進行適當活動,如散步等,但要掌握活動量,當脈搏大於110次/分或感到有心慌、氣急與異搏感時,應停止活動並休息。
2、減少誘因
勞累、感染是誘發心衰的常見原因,對慢性心衰病人來講,無論遇到何種感染,均應早期應用足量抗生素。體弱患者有感染時,體溫不一定很高,可能只表現為倦怠、嗜睡、食慾不振等,應注意觀察。減少勞力因素,保持排便通暢。
3、心理護理
慢性心衰病人,應保持平和心態,不要自尋煩惱。生活上不過分依賴別人,但也不要逞強。對自己的病情,應重視,但也不要過分關注,以免因過於緊張而誘發急性心衰。
4、調整飲食
其原則為低鈉(鹽)、低熱量、清淡而易消化,注意攝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足量維生素、無機鹽、適量脂肪,並應戒菸戒酒,最好少食多餐,避免因飽餐而加重或誘發心衰。
5、堅持治療
要嚴格按醫囑用藥,不可擅自停藥或換藥,以免引發嚴重不良後果;要熟悉常用藥物的毒副作用,以利於早發現早治療。
6、定期複查
包括心電圖、心功能測定、體重與水腫情況,還要注意定期抽血複查地高辛濃度和血鉀、鈉、鎂以及尿素氮、肌酐等,若發現異常,要及時就醫。
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長期服藥,各種藥物必須嚴格注意用法用量,現就心衰病人常用藥物的注意事項作一說明:
1、地戈辛:洋地黃類強心藥,服用過量會出現洋地黃中毒,因此每天早上服用前必須數心率,洋地黃中毒常出現心率減慢、噁心嘔吐、黃綠視等。
2、利尿劑:此類藥物通過增加尿量,減輕心衰病人體液瀦留,改善症狀。應用利尿劑,需記錄每日出入液體量,出量最好多於入量,監測體重變化,通常以每天減輕0.5-1kg為宜。利尿劑應與飲食鹽控制(小於3g/日)相結合,方能取得較滿意效果。使用利尿劑應該應注意防止電解質(鉀和鎂)的丟失,要定期複查電解質是,平時可多吃一些富含鉀的食物,如橘汁、香蕉等,間斷補充鎂劑,如潘南金、MgSO4等。
3、ACEI:此類藥物副作用有:症狀性低血壓,無痰的刺激性乾咳,血管神經性水腫等。應用ACEI應定期檢查腎功能,若血肌酐(Cr)〉2.5mg/dl(225 mmol /l),或出現上述不良反應,應及時就診停藥。
4、β阻滯劑:此類藥物必須嚴格遵照醫囑從小劑量開始服用,耐受以後再逐步加量,根據血壓、心率調整用量,如果過量服用會引起心衰加重。有支氣管痙攣性疾病、心動過緩、二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除非已經安裝起搏器)的患者不用或禁用此類藥物。
5、阿司匹林:對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粘稠度,心房顫動、心腔擴大病人需要服用。本藥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因此最好不要空腹服用,宜飯後服,注意胃痛,返酸症狀,及大便顏色,定期複查便潛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