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副主任醫師 曲彥明

  相關病史

  完整的病史包括:發作史、出生史、生長髮育史、熱性驚厥病史、家族史等,能夠為診斷癲癇提供更多的線索。

  1、發作史

  完整而詳細的發作史對區分是否為癲癇發作、癲癇發作的型別、癲癇及癲癇綜合徵的診斷都有很大的幫助。由於癲癇是一種發作性的疾病, 發作時間短暫, 患者就醫時絕大多數處於發作間期, 醫師親眼目睹癲癇發作的概率很小, 因此須詳細詢問患者本人及其親屬或同事等目擊者,儘可能獲取詳細而完整的發作史。完整的發作史是準確診斷癲癇的關鍵。

  (1)首次發作的年齡:有相當一部分癲癇發作和癲癇綜合徵均有特定的起病年齡範圍。

  (2)大發作前是否有“先兆”:即剛要發作前的瞬間,病人自覺的第一個感受或表現,這實際是一種部分性發作。許多病人及家屬來就診時,往往重點敘述強直陣攣性發作(即常說的大發作)的情況,而對大發作前的先兆症狀隻字不提,從而誤導臨床醫生作出全面性發作的診斷(其實是部分性繼發全面性發作)。

  臨床上對於強直陣攣性發作的病人,尤其是成人患者,均應詳細詢問發作前是否有“先兆”,最常見的先兆如噁心、心慌、胃氣上升感、害怕、似曾相識感、幻視或幻聽、一側口角抽動等。但在嬰幼兒往往不能或不會表述,這時主要觀察其發作前的行為表現,如:驚恐樣、恐懼的尖叫聲、向母親跑去、或突然停止活動等。

  這些表現往往是十分模糊的,但在發作前規律地出現,則提示這種發作可能有局灶的起源。發作前不變的先兆不僅有助於診斷部分性癲癇發作,而且對病灶的定位也非常重要。

  

  (3) 發作時的詳細過程:發作好發於清醒狀態或者睡眠狀態,發作時有無意識喪失, 有無肢體強直或陣攣性抽搐, 有無摔傷以及大小便失禁等, 表現為一側肢體抽動還是兩側肢體抽動, 頭部是否轉向一側或雙眼是否斜向一側等,發作的持續時間,發作後的狀態,是否有頭痛、嘔吐、發作後譫妄狀態及Todd氏麻痺。

  (4) 有幾種型別的發作: 一些病史較長的患者可能僅敘述最近一段時間的發作情況,或重點敘述發作較嚴重的表現,而對以前的發作或發作較輕的表現(如常說的“愣神”小發作)很少提及,這必然影響臨床醫生對總體病情的評估及癲癇綜合徵的正確診斷。一般需詢問早期發作的表現,後來的發作形式有無改變,和最後一次發作的表現,因為最近的發作記憶最清楚。

  (5) 發作的頻率:平均每月或每年能發作多少次,是否有短時間內連續的叢集性發作,最長與最短髮作間隔等。尤其近1~3個月的每月發作頻率(以及其平均數)。既可評估發作的嚴重程度,也可作為今後治療評估療效的較好基礎。

  (6)發作有無誘因:如睡眠不足、過量飲酒、發熱、過度疲勞、情緒緊張以及某種特殊刺激。女性是否與月經有關,這對鑑別診斷、治療和預防均有益。如連續熬夜數日健康人也可能引起抽搐發作,不要過早下結論,應繼續隨診。

  (7)是否應用了抗癲癇藥物治療及其效果。

  

  2、出生史

  是否足月出生、出生是否順利、有無窒息或者產傷等情況,還應該詢問母親在懷孕期間患過何種疾病。出生史異常易於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癲癇,尤其對嬰兒或者兒童疑診病人非常關鍵。

  3、生長髮育史

  重點了解神經精神發育情況,包括運動、語言、智力等,對於癲癇的分類和確定具體的綜合徵有幫助。

  4、熱性驚厥史

  具有熱性驚厥史的病人出現癲癇的機率較正常人為高,特別是容易出現某些型別的發作和癲癇。

  5、家族史

  如果家族中有癲癇或者有抽搐發作的病人,特別是具體的發作表現與疑診者相似,則能夠為診斷提供積極的資訊。

  6、其他疾病史

  是否有頭顱外傷史、中樞系統感染史或者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等明確的腦部損傷或者病變的病史,能夠提示癲癇的病因。

  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包括一般內科系統查體和神經系統查體。重點應放在神經系統方面,要注意病人的精神狀態和智慧,注意病人的言語是否正常,在檢查眼部時,應注意檢查眼底。體格檢查對癲癇的病因診斷有一定幫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