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學是在影像醫學的引導下,為現代醫學診療提供了新的給藥途徑和手術方法。與傳統的給藥途徑和手術方法相比較,具有更直接有效、更簡便微創。
介入放射學是近80年代初傳入我國,並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融醫學影像學和臨床治療於一體的新興邊緣學科,涉及人體消化、呼吸、骨科、泌尿、神經、心血管等多個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尤其對以往認為不治或難治的病症(各種癌症、心血管疾病),介入開拓了新的治療途徑,且簡便、安全、創傷小、合併症少、見效快。它是在影像學方法的引導下采取經皮穿刺插管,對患者進行藥物灌注、血管栓塞或擴張成形等"非外科手術"方法診斷和治療各種疾病。
由於其在疾病診療方面擁有傳統的內、外科學不具備的(具有微創性;可重複性強;定位準確;療效高、見效快;併發症發生率低;多種技術的聯絡應用簡便易行)等獨有特點,在現代醫療診治領域已迅速確立其重要地位。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國家科委、衛生部、國家醫藥管理局三大部委聯合召開"中國介入醫學戰略問題研討會"正式將介入治療列為與內科、外科治療學並駕齊驅的第三大治療學科,稱之為介入醫學(InterventionalMedicine)。可以預見,隨著介入醫學的不斷髮展,該學科將會象內科、外科等臨床學科一樣,細分為神經介入科、心臟介入科、消化介入科等。
介入放射學的發展與普及,使患者有了更多的康復機會,日益成為人們選擇性治療的首選方法,倍受患者關注和歡迎。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