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總結並分析了我科2000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分別在兩種不同麻醉方式下,行鼻內鏡手術治療後術腔黏膜的轉歸情況,藉以探討不同型別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鼻內鏡手術的合適麻醉方式。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喻國凍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1996年1月~2008年10月2000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行鼻內鏡手術的患者,男1251例,女749例,年齡14~71歲,其中20~50歲患者1601例(80%)。按1997年海口標準臨床分型分期,I型1期180例,I型2期420例,I型3期304例;II型1期302例,II型2期256例,II型3期242例;III型296例。
1.2 手術方法。
1.2.1 區域性麻醉。患者仰臥抬頭30°,常規消毒鋪巾,在鼻內鏡下予1%丁卡因20 ml加1‰腎上腺素8 ml棉片,中鼻道、總鼻道收斂麻醉。依據患者鼻竇CT片所指示的範圍及部位指導手術。手術採用通Messerklinger術式,切除鉤突,摘除息肉,根據不同病情開放前、後組篩竇,上頜竇,額竇及蝶竇,矯正解剖變異:如部分切除泡狀中、下鼻甲,矯正鼻中隔偏曲等,術畢以明膠海綿或凡士林油紗條填塞術腔。
1.2.2 全身麻醉。全麻誘導靜注芬太尼2~3 µg/kg,異丙酚1.5~2.0 g/kg和阿曲庫銨0.5 mg/kg,快速氣管內插管,按Drager麻醉呼吸機行機械通氣調節潮氣量。全麻生效後,患者仰臥抬頭30°,予生理鹽水20 ml加1‰腎上腺素8 ml行嗅裂、中鼻道、總鼻道收斂麻醉,餘手術方式同區域性麻醉。
1.3 術後處理及觀察內容。明顯出血者填塞止血海綿,其餘部分用凡士林油紗條填塞鼻腔,並予以補液加抗生素治療,術後48 h抽出鼻腔紗條並每天用生理鹽水250 ml加慶大黴素24萬單位沖洗鼻腔持續到出院。手術後1、2、3、4、6周行鼻內鏡檢查,觀察術腔情況,記錄兩種不同麻醉方式下不同病變範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術腔黏膜上皮化平均時間。
上皮化標準:黏膜薄而光滑,與骨壁緊密連線,骨壁在黏膜的緊密覆蓋下顯示清晰的各部隆起,竇口通暢。
2 結 果
將分別在兩種不同麻醉方式下進行鼻內鏡手術的不同病變範圍的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經過行程列表χ2檢驗。I型、II型1期患者術後術腔上皮化平均時間,在全身麻醉組和區域性麻醉組間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II型2期、II型3期及III型患者的術後術腔黏膜上皮化平均時間,全身麻醉組明顯優於區域性麻醉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3 討 論
鼻內鏡手術因為手術器官大多深在,解剖精細複雜,神經血管豐富,因此對手術麻醉要求很高。不僅要達到足夠的麻醉深度,以減少手術時患者的痛苦,使患者積極配合手術,並且要求減輕反應性血壓升高,減少鼻腔出血。目前,我們可用的麻醉方式有區域性麻醉和全身麻醉兩種,區域性麻醉具有簡便、易行、經濟等優點,但鎮痛效果明顯差於全身麻醉;在全身麻醉下手術,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手術,尤其對病變範圍廣、再次手術以及耐受力較差的患者
更適合。全身麻醉中還可應用控制性低血壓以減少術中出血,保持清晰的術野,手術效果得到提高,從而直接影響到術後術腔黏膜的恢復情況。本文總結了2000例我科行鼻內鏡手術患者,結果發現在兩種麻醉方式下行鼻內鏡術的I型、II型1期患者的術後黏膜上皮化平均時間無明顯差異(P>0.05),而II型2期、II型3期及III型患者的術後術腔黏膜上皮化平均時間全身麻醉組明顯優於區域性麻醉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分析原因,對於II型2期、II型3期、III型患者來說,病變比較重、範圍比較廣,尤其是遇到複發性鼻竇炎、解剖結構不清、瘢痕組織增生者,手術難度大、術中出血多。在全身麻醉下我們能做到麻醉平穩,鎮痛效果好,手術視野清晰,患者無疼痛,並且術中我們可採用控制性低血壓,減少術中出血,氣管插管套囊的應用又避免了血液流入口咽部造成誤吸危險,因此術者可按術前預期方案進行精細操作,手術效果得到大大提高,從而術後恢復情況也得到相應的提高。而對於I型及II型1期患者來說,其病變相對較輕,兩種麻醉方式均能達到很好手術效果,故術後恢復情況並無明顯差異。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