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於20年前無明顯誘因下開始出現咳嗽、咳痰,喘息,表現為陳發性劇烈咳嗽,以夜間和晨起症狀最明顯,每天咳痰量約50至100ml,為白色泡沫狀稀痰,劇烈咳嗽後往往繼發“哮喘”發作,表現為吸氣性呼吸困難,有時伴有三凹徵,日間症狀較輕,有活動後胸悶、氣短,夜間需墊高背部睡覺,每天夜裡咳嗽、憋醒2至3次,憋醒後需咳嗽、咳痰1個多小時後方能緩解,伴咽異物感、咽疼、咽燒灼感、飲水嗆咳、耳鳴、聽力下降、打鼾等症狀。無反酸、燒心、腹脹等消化道症狀。上述症狀一年四季無區別,幾乎每天有,20年來輾轉就診大小醫院十餘家,均診斷為“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給予“氨茶鹼、抗生素、地塞米松、萬託林噴霧劑”等治療,都只是暫時緩解症狀,不能解決主要問題。曾到私人診所服用土製中藥治療,服用一年多時間,效果明顯,但後來發現這些中藥裡皮質激素、罌粟等有害成分,遂停藥,停藥後出現精神疲軟、全身難受等戒斷現象,原來的呼吸道症狀復發並進一步加重。2個月前突然出現喘憋,吸不進氣,失去知覺,意識消失達半小時,大小便失禁,急診送醫院經搶救後死裡逃生。入院前十天無意中收看中央臺健康之路節目,開始懷疑自己的哮喘可能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遂來就診。
門診胃鏡檢查提示:反流性食道炎(LA-B級)。24小時食道PH監測示:PH≤4總時間12小時33分鐘,佔52.30%,PH≤4總次數392次,PH≤4持續5分鐘以上的次數19,最長反流時間159.30分鐘,DeMeester評分163.53,提示重度酸反流。食管動力檢查:下食管括約肌壓力11.8mmHg,小於正常。胸片未見明顯異常,肺功能示:中度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通氣儲量百分比重度不足。動脈血氣示:PH7.443,PO260mmHg,PCO239.2mmHg,HCO326.8mmHg,SO292%。
確診為:胃食管反流病:1.反流性食管炎,2.反流相關性哮喘。入院後在深度鎮靜下行胃鏡下食管胃底微量射頻治療,治療過程順利,無任何不良反應發生。治療後第二天咳嗽、咳痰、憋氣、咽異物感等症狀即明顯減輕,一週後症狀稍有復發,但很快就緩解,一個月後隨訪症狀又有減輕,三個月後除了偶有輕微咳嗽外,其他症狀(包括打鼾)基本消失。
醫生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內容物反流至食道引起的症狀或併發症,其典型症狀為反酸、燒心、胸痛等消化道症狀,也可以出現咳嗽、咳痰、喘息、非心源性胸痛、反流性咽炎、鼻炎、中耳炎等食管外表現。目前由於國內臨床醫生對此病的食管外表現認識不足,所以在臨床工作中誤診誤治現象比較常見,特別是那些僅有食管外症狀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更容易引起廣大臨床醫護人員的忽視。
該患者以“哮喘”等胃食管反流食道外症狀為突出表現,僅反覆詢問均否認消化道症狀,之後經過胃鏡檢查證實存在反流性食道炎,說明臨床當中部分患者的症狀和體徵不一定相關或一致。Wong等發現,在難治性哮喘患者中,GERD的患病率為56.7%,說明胃食管反流在慢性哮喘病因中佔有非常高的比重,應該引起國內醫師,特別是呼吸科醫師的關注。伴有反酸、燒心等消化道症狀的哮喘病人診斷不難,而對於那些沒有消化道症狀的“哮喘”病人則容易誤診。但只要留意其哮喘症狀的一些特點,如無冬夏之分,與體位和飲食關係密切,吸氣性呼吸困難多於呼氣性呼吸困難,主要以憋氣為主,往往同時伴有慢性咽炎、喉炎、鼻炎、鼻竇炎和中耳炎等其它食管外表現,可有喉痙攣發作,綜合以上一些特點,還是不難診斷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哮喘。
胃鏡下射頻治療最早在1999年開始用於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但主要針對以反酸、燒心為主要症狀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尚未有針對以“哮喘”等食管外表現為主的患者進行治療的報道,我們在提出:“是胃食管反流,而不是哮喘”的新概念後,收治了以呼吸道症狀為主要表現的胃食管反流病人,其中大多數都是在外院長期誤診來我院首次得到確診和治療,多數病人在我院進行了胃鏡下射頻治療,效果滿意。
病例二:丁XX,女性,53歲,青島。
因“喘憋40年,加重兩年”於入院。患者於40年前出現咳嗽、咳痰,胸悶,氣短,憋氣,活動後明顯,冬季發作多,夜間能躺平睡覺。30年前出現咯黃綠色膿痰,伴有咯血,當地醫院診斷為支氣管擴張,多次住院治療。近兩年症狀加重,休息時也喘,稍微活動喘得更加厲害,上樓梯困難,無法上班,夜間不能平躺,需左側臥位睡覺,半夜有憋醒,憋醒的原因主要是感覺咽部有痰發堵,需咳嗽排痰。晨起痰多,需咳嗽咳痰半小時,咳出約200ml白痰,有時為黃綠色膿痰。症狀嚴重時,需坐位睡覺。CT提示兩肺纖維化,肺毀損。託朋友找到中央專家組某位呼吸病專家,認為其兩肺病變嚴重,唯一的方法就是肺移植,但費用高、成功率低、術後併發症多。當時患者非常絕望,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到二炮總醫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經過24小時食道PH監測證實存在重度酸反流。回想病史發現患者自哮喘發病的時候就開始有消化道症狀,如進食後反酸、燒心、嘔吐,伴腹脹,腹脹明顯時哮喘也厲害,飢餓時哮喘輕,嘔吐後哮喘也能減輕,因為哮喘症狀為影響生活的主要症狀,故長期忽略了消化道症狀的存在。查體:胸廓對稱無畸形,兩上肺叩診過清音,兩下肺部分實音,聽診兩肺佈滿哮鳴音。胸片提示肺纖維化,部分肺野支氣管擴張。
24小時食道PH監測示酸暴露時間45分鐘,佔6.1%,PH≤4總次數46次,PH≤4持續5分鐘以上的次數2,最長反流時間9.6分鐘,DeMeester評分24.77。LES6.4mmHg,UES19.9mmHg,血氣分析示PO258mmHg,SO2%90%,PCO250mmHg,HCO330.6mmHg。
制酸藥服用一個月後症狀稍有好轉,射頻治療後第二天症狀即有進一步緩解,以咳痰和咽異物感好轉最為明顯:治療後三個月症狀繼續得到緩解,反酸、燒心、腹脹等症狀消失,活動後仍有喘憋,但較以前明顯減輕,咳嗽、咳痰也明顯減輕,能自己開車上班,生活有了信心,周圍人都覺得是一個奇蹟。
醫生分析:
患者患有數十年哮喘,但醫生和患者一直忽略了胃食管反流消化道方面症狀的存在,直至反流導致嚴重的呼吸道併發症的發生,表現為兩肺纖維化,功能嚴重失代償,甚至有肺移植的手術指徵。從該例患者長期誤診的病史,告誡廣大醫務人員要加強胃食管反流病的認識,特別是呼吸科醫生,要充分認識到胃食管反流病在慢性難治性哮喘中佔有非常高的比例,該患者在長達四十餘年的哮喘發作時間內,只要有一位呼吸科醫生關注患者的反酸、燒心和腹脹病史,並給予相應的制酸治療,患者的病情可能不至於發展到這麼嚴重的地步。雖然該患者在最後在我院得到確診,並得到射頻和藥物治療,但過去長期的反流導致的肺部損害恐怕再也無法糾正到正常。
病例三:陳XX,男,56歲,浙江溫州。
因“活動後喘息十餘年”於入院。患者在8歲以前有小兒哮喘病史,平均一年發作數十次,經常去醫院“掛鹽水”。8歲以後哮喘好轉,30歲左右開始感覺運動後喘息明顯,耐力較別人差。十餘年前開始活動後喘息,常年都有,以冬季稍多,一般晚上比上午明顯,但夜間可平臥,半夜無憋醒。有鼻塞、流涕、鼻滴後流,有耳鳴,聽力正常,無噁心、異物感明顯,出現腹脹症狀。四個月前受累後出現喘息、憋氣,去醫院過程中再次發生上述情況,這次休克達15分鐘,幾乎“死去”,住ICU治療,發病危通知單。一個月前再次發生上述情況,休克達5分鐘,住ICU,發病危通知。既往體健。無藥物過敏史。吸菸30年,10餘支/日。查體桶狀胸,兩肺叩診過清音,聽診兩肺呼吸音粗,未及乾溼性羅音。
胸片提示肺氣腫,肺紋理增多。24小時Ph監測酸反流重度,24小時食道PH監測示酸暴露時間佔80.93%,PH≤4總次數117次,PH≤4持續5分鐘以上的次數13,最長反流時間574.90,DeMeester評分280.78。LES14.4mmHg,UES14.3。肺功能:混合通氣障礙,中度阻塞、輕度限制,通氣儲量百分比重度不足。胃鏡提示食道裂孔疝,疝囊37.5px。血氣PH7.350,PO254mmHg,PCO248.4mmHg,HCO326.7mmHgSO285%,B超脂肪肝。
射頻治療後:咽異物感和憋氣症狀明顯好轉,活動後仍有輕度胸悶、氣短,受涼感冒後症狀會加重,服用奧美拉唑、嗎叮啉可緩解症狀。
醫生分析:
哮喘長期誤診,多次出現喉痙攣,危及生命。來我院診斷明確後,給予射頻治療並服用制酸藥物,症狀緩解,但長期的哮喘導致肺氣腫,需要很長時間恢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