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骨傷科 住院醫師 楊成

射頻治療儀是將一個發射電極插入病灶部位,用另一個電極接收,當射頻穿過病變組織時產生生物效應,這種生物效應主要是熱凝固。椎間盤主要成份是膠原蛋白、粘多糖、硫痠軟骨素等蛋白成分,利用射頻的熱原理,改變蛋白質的結構,使其變性、固縮,同時還有可以“焊接”椎間盤破裂口的作用,從而減少對神經根的壓迫,減輕了症狀;再就是區域性加熱溫度高的92℃,可以毀損病變區域的竇椎神經末梢,從而止痛;椎間盤突出可以引起區域性壓迫導致無菌性炎性反應,高溫可以滅活炎性介質;溫熱效應可以增加硬膜外血液迴圈,有類似理療的作用,利於無菌性炎症的吸收。谷城縣人民醫院中醫骨傷科楊成

(二)適應證:單純性腰椎間盤突出症。

(三)相對適應證 
1、腰椎間盤突出、手術治療後復發;
2、腰椎間盤突出伴有部分鈣化;
3、腰椎間盤突出物直徑大於10mm;
4、腰椎間盤突出經過1次治療後症狀減輕,可酌情作第2次治療。

(四)禁忌證:
1、合併骨性椎管狹窄或黃韌帶肥厚;
2、合併有嚴重的馬尾症狀;
3、突出的椎間盤鈣化或骨化;
4、椎體Ⅱ度以上滑脫;
5、有出血傾向;過敏體質;
6、精神病或術中不能配合的患者;
7、心、肝、肺、腦嚴重器質性疾患。

(五)射頻消融術方法的選擇:
1、單純性腰椎間盤側後方突出,並伴有一側下肢放射性坐骨神經痛,首選立體定位靶點消融。
2、膨出或中央型突出,下腰痛或雙下肢交替性坐骨神經痛,首選盤內消融。
3、根據突出部位選擇穿刺途徑,採用小關節內側緣穿刺,亦可採用椎間孔安全三角穿刺進針。
4、突出物直徑大於10mm、脫出型消融效果不理想,可酌情重複治療及配合臭氧等方法。

(六)射頻消融術操作方法與步驟
1、術前準備
① 仔細閱片,確定突出物寬度、高度及突出長度,確定靶點位置,制定穿刺治療計劃(穿刺途徑及進針深度)。
② 給患者介紹治療方法,消除術前緊張情緒,術前可給予適量的鎮靜與鎮痛劑。
2、小關節內側緣入路射頻消融術操作方法:
① 定位、區域性面板消毒:患者腹臥位於透視檢查床上,相應椎間隙中線旁開0~2cm,用龍膽紫作穿刺點標記。以穿刺點為中心作面板消毒,鋪消毒巾。
② 局麻:由穿刺點用1%利多卡因逐層做區域性麻醉,不宜將神經根麻醉。
③ 穿刺:經面板定位穿刺點,用射頻穿刺針,垂直或傾斜進針,經面板、皮下、經黃韌帶、椎管,在黃韌帶與硬膜囊之間進針,對準相應突出物靶點穿刺。儘可能避免穿破硬膜囊。
④針尖位置:正位透視針尖位於椎間盤內椎弓根內側緣。側位透視針尖位於椎間突出物內,使穿刺針絕熱漆的前端正好位於突出物後緣。也可用公式計算:A=B-0.5CM其中A為針尖於上下椎體後緣的距離,B為突出物與上下椎體後緣連線的距離,0.5cm為穿刺針的裸露端長度。
⑤神經測試:取出針芯,放入電極,行感覺運動測試:如果出現強烈麻木或肌肉抽搐反應,可調整針尖位置。阻抗值測試,一般在150-250之間。
⑥升溫消融:依次升溫66℃、76℃、86℃各持續30S,90℃或92℃加熱持續180S。
在升溫過程中出現原疼痛區域發熱、燒灼感即誘發出原有疼痛者效果更好,疼痛劇烈者終止升溫,調整針尖位置,重新加溫。多個靶點可重複多次。
⑦治療結束,用創可貼貼敷針眼處。
⑧術後體位:保持平臥或俯臥位。

3、盤內射頻消融術操作方法:
①定位、區域性面板消毒:患者腹臥於檢查床上,腹部墊一枕頭,相應椎間隙中線向患側旁開6~10cm,穿刺點用龍膽紫作標記。面板消毒,鋪無菌巾。
② 麻醉:1%利多卡因作區域性麻醉。
③ 穿刺:由面板標記點、針身與腰骶部呈45º~60º角,對準相應椎間隙穿刺。L5~S1椎間盤穿刺,針身向頭側傾斜20º~25º左右,針尖刺破纖維環時有澀韌感。
④ 透視針尖位置: 正位針尖達患側小關節內側緣,側位位於椎間盤中後1/5交界處。
⑤ 神經測試:取出針芯,放入電極,行感覺運動測試:如果出現強烈麻木或肌肉抽搐反應,可調整針尖位置。阻抗值測試,一般在150-250之間。
⑥ 升溫消融:依次升溫66℃、76℃、86℃各持續30S,90℃或92℃加熱持續180S。
在升溫過程中出現原疼痛區域發熱、燒灼感即誘發出原有疼痛者效果更好,疼痛劇烈者終止升溫,調整針尖位置,重新加溫。多個靶點可重複多次。
⑦ 體位:保持平臥或俯臥位。

 術後處理:

①術後回病房保持所要求的體位休息,觀察體溫、脈搏、呼吸、心率,有無過敏反應。
②術後要求患者絕對臥床6h,平臥或俯臥位均可,6h後方可佩戴腰圍下床,三天內儘量減少下床。          ③術後下床要佩戴腰圍,可根據術後反應進行對症處理。


併發症及處理:

射頻消融創傷小,併發症少,常見的併發症如下:
1、術後疼痛反應 
①程度:輕重不一,因人而異,盤內注射反應比盤外注射反應重,採用鎮痛藥及對症處理尚不能緩解症狀的情況下,需作椎間盤開窗減壓術。
②規律:靶點注射術後,症狀常可緩解,但術後2~3天症狀有所加重,1周後逐漸緩解。
③時間:部分患者術後症狀即可減輕,有的患者術後出現疼痛反應加重,一般持續1周左右,自行緩解。個別患者疼痛反應可持續3周左右。
④疼痛反應較重的患者,術後口服止痛藥,腰部溼熱敷,靜滴甘露醇、複方丹蔘注射液等措施,改善微迴圈、營養神經,減輕神經根水腫等來緩解症狀。
2、下肢麻木:一般麻木區域在原疼痛區域,可能與熱效應對神經的損傷,多持續3-7天,自行消失。可以加用甲鈷胺、維生素B1等。
3、神經損傷:未見神經根損傷的報道,但在穿刺過程中針尖觸及神經而出現疼痛反射,這時不能強行穿刺,應調整針尖的方向,再行穿刺。
4、血管損傷:未見血管損傷引起死亡的報道。操作中可能損傷小靜脈血管,少量出血無需特殊處理,但需調整穿刺方向。
5、硬膜囊損傷,少數病人有頭暈及噁心,輸液對症治療後消失,但目前尚無明確報道與此有關。

療效評價:
我院採用該技術治療200餘例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總有效率在90%以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