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醫養生文化中,“補”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養生治病主張“藥不在貴,對症則靈;食不在補,適口為珍”。清代名醫葉天士將其上升為“胃喜為補”理論。本文通過對中醫“胃喜為補”理論探討,提示在疾病的防治過程中,重視人的飲食嗜好施食,對臨床的重要意義。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保健科陳澤濤
“胃喜為補”是指機體在不同的生理病理狀態下,順應脾胃的喜好,適合自己的口味而選擇的食物是對身體互補有益的。飲食者,生民之天,活命之本。在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虛勞門》中寫道:“少年形色衰奪,見症已屬勞怯,生旺之氣己少,藥難奏功,求醫無益,食物自適者,即胃喜為補,扶持後天,冀其久延而已”。“胃喜為補”既是對 “五味入胃,各歸所喜”理論的繼承和發揮,更是臨床防治疾病,實行食療的有效方法之一。
1 “胃喜為補”的具體表現:
1.1 “胃喜”機體所需,用之有度
隨體質、環境、氣候胃之所喜變化不同,人體的氣血陰陽也隨著變化,病理過程對病邪的抗禦能力不同。《景嶽全書》:“素喜冷者,內必有熱;素喜熱者食,內必多寒”,高熱病人,熱傷津虧,就會出現口渴反應,同理體寒之人喜食溫熱之品。地域不同造成體質差異,飲食喜好不同。《內經》:“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四時寒暑變更,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如心氣旺於夏,夏季炎熱,人體喜涼以利溼清暑,養陰益氣,五臟屬心,適宜清補。同時喜清淡飲食,以減少熱量攝入。
1.2 胃喜不治,則變生病源
胃喜為補並非喜歡的食物吃進去就是進補,更非鼓勵患者喜歡之物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吃。嗜慾不同,各有所通。如脾胃喜甘,甘入脾,多食甘以補之,甘者令人中滿,若服之過量,必生痞滿。《內經》:“氣增而久,夭之由也”。飲食自倍, 腸胃乃傷。生病起於過用,過則傷其正也,若貪爽口而忘避忌,則疾病潛生,過嗜煙、酒、肥甘辛辣等,久之亦傷損胃腸。過食肥甘則痰生,過嗜醇釀則飲積,瓜果乳酥,溼從內受,發為腫滿瀉利。痰溼困脾,脾在竅為口,口中乏味,進一步喜食味道濃厚之物,如此形成惡性迴圈。 此類“胃喜” 實為“口喜”,不是同一概念。
1.3 “胃厭”自我保護,不適訊號
胃厭是一種特殊的胃喜表現,此類“胃喜”表現是對機體功能的保護,也是疾病訊號。如食滯胃脘,腐熟不及之厭食;肝膽溼熱,脾失健運溼濁流注之厭食油膩;憂思傷脾,脾氣受損,胃腑不和,痞滿而不納。妊娠後衝脈之氣上逆,影響胃之和降,以致孕婦厭食。《外科正宗》強調“與所思之物”的重要性,書中專設“飲食何須戒口,冷硬膩物休餐” 篇,指出如人之病中腫痛時,痛傷胃氣,諸味不喜;直待潰後,膿毒一出,胃氣便回,方欲思食,彼時但所喜者,便可與之以接補脾胃。如所思之物,不與,此為逆其胃氣,而反致不能食也。切要不可太過,惟忌者,生冷傷脾,硬物難化,肥膩滑腸,故禁之,餘隨便用也。飲食
2 “胃喜為補”的現代研究證據
2.1 通過喜好影響營養素吸收利用而調控機體
結合現代營養學的觀點,筆者認為“胃喜為補”可通過所喜或者所惡食物以趨利避害獲得足夠的營養素和活性物質以對抗疾病。現在證實營養素及活性物質可以影響細胞增殖、分化及機體的生長髮育的有關基因表達,並對致病基因的表達產生調節。在分子水平上,營養素本身及其代謝產物作為訊號分子,調節對細胞受體的作用,從而啟用細胞訊號轉導系統,並與轉錄因子相互作用啟用影響基因表達。在整體巨集觀上,人體為對胃喜食物中營養素的吸收高於普通食物。丁氏報道異域實驗,實驗志願者為來自瑞典泰國的婦女,在面對同一道泰國菜,喜歡此菜的泰國婦女可從中吸收到更多的鐵。相反,當給予志願者漢堡包、馬鈴薯和豆子時,偏愛這些食物的瑞典婦女吸收的鐵更多。同時,針對相同物件進行了另一項實驗,給予所有志願者營養價值很高,但淡而無味的糊狀物。此時二者都沒有吸收到更多的鐵。
2.2 對機體的保護機制
達爾文醫學新科學認為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產生了多種多樣的的鐵管制機制,使細菌對其必須營養物質鐵的獲取減少,從而殺滅細菌,曾有研究發現,患病時,人體對平日所喜食火腿和蛋黃等富鐵食物食慾降低,反而喜食清粥淡菜,是人體使細菌得不到鐵的有效調整。肝膽疾病中膽汁的分泌或排洩異常,導致參與消化功能的膽汁缺乏,使脂肪、油膩食物難以消化吸收,胃炎、胃潰瘍也會導致為動力不足或胃酸過多,都會引起厭油膩的反應。有證據表明妊娠早期的噁心嘔吐以及厭食,是為防止發育中胎兒遭受毒素傷害和發生畸變。胃喜為補是身體在異常狀態下產生的保護機制,同時也可作為疾病訊號之一。
3 “胃喜為補”的具體運用
3.1 平調陰陽,以偏糾偏
通過“胃喜”,提示病人所缺之物,利用四氣五味之偏,以調整臟腑之偏性。如熱病煩渴,給予清涼飲食如西瓜、黃瓜、荸薺、鮮藕等;中寒腹痛,施以溫熱飲食如干姜、胡椒、羊肉、紅糖等;陰虛胃熱食百合、梨、藕、蜜、牛奶等;氣滯不和可多用金橘、蘿蔔、橘皮等;缺乏胃酸進食山楂、烏梅、醋或產酸之物等。如張錫純所言:“凡病人酷嗜之物,不可力為禁止,嘗見患痢者,有恣飲涼水而愈者,有飽食西瓜而愈者。總之,人之資稟不齊,病之變態多端,尤在臨證時,精心與之訊息耳。”李漁《閒情偶寄》:“本性酷好之物,可以當藥” 通過自身經歷驗證,以適應的飲食療法,達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治療目的。
3.2 醒脾開胃,引谷氣入。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此百病之大綱也,諸病若能食者,勢雖重而尚可挽救,不能食者,勢雖輕而必至延劇。“淡飲淡粥,人皆惡之;或辛或鹹,人所喜也。或其人素好之物,亦可酌而投之,以醒胃氣”。葉天士曾治瀉痢為例:“以米飲日服2次,間以不膩滑之物,食些少勿多,以示胃之所喜為補,必得胃氣漸醒,方有轉危為安”。胃為水穀之海,不可虛怯,虛怯則百病皆入矣,或思葷如,雖與病相反,亦令少食,圖引漿粥,此權變之道也。若專以淡粥責之。則病人不悅而食減,久則病增損命。張從政在其《儒門事親》中舉一例驗證之:一男子滑洩十餘年,藥灸皆用之,大肉枯搞,神昏足腫,洩如泔水,日夜無度,欲食生羊肝,與之二小盞許,漿粥送之,如此月餘而安。補精益氣非血肉有情之品不可,此處羊肝止瀉,胃喜之以自補。蒲輔周曾治一年邁病人,熱病後又生瘡,長期服藥,熱雖退而胃氣已敗,水飯不納,入口即吐,行將就木之態,家屬已備棺在側。蒲老詢問得知患者素嗜茶、就囑其家屬取“龍井茶”二錢泡服,少少飲之,不料竟飲而未吐而且次日精神轉佳,竟索飯食,後經調治而愈。近年李氏曾報道一案,女,36歲,腹瀉一年,臥床不起,飲食二便不能自理,大肉已脫,體瘦如柴,形寒肢冷, 中西醫治療無效,偶發現苜蓿芽所做豆腐,急欲食之,食後症狀減輕,精神好轉,順勢調養一週止瀉,月餘能料理家務,半年能參加勞動,如此之類,俱為佐證。“胃喜為補”臨床中消補兼施,並以所惡者攻,所喜者誘爾。
3.3 五味所欲,探知病所
相同性味食物,歸經不同,對不同臟腑的親和作用不同,定位食效所在有異,不同臟腑疾病,對氣味喜惡也有相應變化,通過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 ,如梨清熱潤肺,生津止渴,用於肺熱咳喘,相反喜食鮮梨,或因肺中有熱,喜食甘味,多因脾虛,與用藥同理,不知經絡而用食,效泛而無捷效,執經絡而施食,過於苛嚴反能致害。準確判斷病人所喜之物為所缺之物,不可拘泥於某種疾病的一般性宜忌,強調了疾病因素而忽略了個體差異。
3.4 用藥反饋,調整用藥
在臨床辯證施治時,胃的喜惡亦是辯證的主要指標之一,用藥對症者胃喜而舒適證減,相反身體厭惡牴觸,提示可能用藥不對症。據“胃喜”施以同味之藥,使藥物直達病所。脾氣偏虛而喜食甘味者,可用甘溫健脾之薏苡仁、茯苓、大棗等,心火旺盛而嗜生冷瓜果者,可用甘苦入心養陰之黃連、黃芩、知母等,近其所喜,遠其所惡,方可提高療效。
4 結語
“胃喜為補”是“脾胃為後天之本”的引伸。選擇自己喜歡的,是正確的飲食選擇,這樣的飲食原則,推而廣之亦適用於療疾康復。須注意所喜之物既使有益於機體,亦不可過用,以防生變。再者有胃之所喜,必有胃之所惡,所喜者倡用,所惡者免進,事異理同,不可不知。“胃以喜為補”的意義在於,在飲食養生時,要照顧到飲食的口味,人體喜歡或能接受的食物,在營養成分在能被充分吸收的同時也可輔助治病。相反能引起人們強烈排斥和反感的食物,既不利於營養物質的充分吸收,也會影響依從性,還有可能存在潛在的加重疾病作用。總之,“胃喜為補”意在強調將人的飲食嗜好用於養生治療過程,不但有其理論根據,而且收到滿意效果,頗有必要予以深入探討。O(∩_∩)O~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