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春節。按國人習俗,免不了胡吃海喝。大吃大喝都可能讓身體的一個器官受傷。這個器官是胃。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骨科周孟瀚
胃的結構有哪些?
胃是一個口袋狀的管道。上接食道,下接十二指腸。中間擴張成上大下小的似錐形的彎曲管道。人體直立時,胃的管道上壁叫胃小彎,下壁叫胃大彎。胃大彎一側的胃壁比胃小彎一側長。為什麼這樣呢?這是食物墜拉逐漸形成的。
胃的上口接食道。胃大彎一側上部與食道連續延伸的膨大區域叫胃底。胃的下口叫幽門,與十二指腸連線。幽門與賁門不同,賁門很短,環形括約肌相對鬆弛。幽門是一段錐形管道,管壁肌層比較厚。因此幽門控制食物的通過能力比賁門要高。從胃底到幽門的部分叫胃體。胃體一側長(胃大彎),一側短(胃小彎)。
胃壁和其它消化道一樣,都是四層。從管腔向外,最內層是粘膜。粘膜之外是粘膜下層。再之外是基層。最外層是漿膜層。
胃壁粘膜主要有兩種分泌細胞。一種分泌粘液,叫粘液細胞。一種分泌胃酸,叫壁細胞。其次還有分泌胃酶的主細胞和內分泌細胞。還有一種叫不上名字的未分化細胞(意思是這種細胞可以形成癌腫,這有點扯了。其實是小瘢痕)。
胃粘膜所有細胞分泌物合起來就是胃液。
胃的肌層是以小彎側緊密,大彎側鬆散扇狀分佈的括約肌。它的收縮方式和其它消化道一樣,是先被動伸張,後主動收縮。受胃內容物和植物神經控制。
漿膜是胃蠕動的保護膜,也是腹膜的一部分。表面有漿液,可以保持胃外壁的光滑。減少胃蠕動時的摩擦損傷。
胃的蠕動受什麼控制?
胃的蠕動受植物神經控制。人是脊椎動物。所有的脊椎動物的內臟都受植物神經控制。胃也不例外。除了受食物體積引起的被動擴張和收縮,還受植物神經控制它的收縮節奏。植物神經分交感和副交感兩類。交感神經容易受大腦影響。副交感神經一般不受大腦影響。交感神經可以抑制消化道的收縮,副交感則興奮消化道的收縮和分泌。因此在大腦興奮時,受大腦影響的交感神經可以減少胃收縮的頻率,減緩胃的排空。在夜晚大腦休息時,交感神經受到抑制,副交感神經相對興奮,胃的蠕動力量和收縮頻率及胃液的分泌都比白天有所增加。
胃的功能(作用)是什麼?
根據前面的結構,我們可以知道胃作用是承接食道送下來的食物並向十二指腸輸送。在這個過程中,胃通過前鬆後緊(賁門鬆、幽門緊)的結構,使食物滯留,在推進蠕動的作用下與胃液攪拌成糊狀,然後向十二指腸輸送。胃液的作用是浸泡食物,並使食物粉碎糜爛。口腔粉碎食物是粗加工,胃液粉碎食物是細加工。胃之後的消化道再沒有粉碎食物的作用。
幽門的形狀是頭寬尾窄的錐形管道,容易通過液體,大塊的固體則不易通過,會被阻在幽門上口,甚至通過蠕動擠回胃體重新粉碎。
因此,胃是一個有攪拌功能的口袋,通過蠕動推進,將食物泡爛揉碎,這就是所謂的消化。
什麼是飢餓感?
胃內的食物排空之後,胃內只有胃液。胃液是酸性的。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ph值大約是1和2之間,其濃度相當於百毫升胃液中有0.036-0.36克鹽酸。雖然酸度較濃鹽酸低,但胃壁在酸的腐蝕下仍會被燒傷。胃壁在胃酸燒灼下會加速蠕動,擺脫胃酸。因此,胃粘膜被極淺表燒灼時的疼痛感,就是飢餓感。
飢餓實際上也是一種胃痛。進食可以稀釋、降低胃液的酸度。減輕胃酸對胃壁的刺激。
胃液的作用是什麼?
胃液是把雙刃劍,既可以浸泡腐蝕食物,又可以損傷胃壁粘膜。胃酸的腐蝕性有保護人體免受微生物侵襲的作用,能將微生物殺死。
什麼是淺表性胃炎?
被口腔粗粉碎的食物進入胃腔,在胃的蠕動揉搓之下,堅硬的食物會劃傷或擦傷胃壁。被擦傷的部分僅有新生粘膜覆蓋,在胃酸刺激下,充血、出血、水腫。這就是淺表性胃炎。通過流質的油脂性或澱粉類飲食,稀釋胃酸,去除刺激,胃黏膜會很快修復。
什麼是胃潰瘍?
胃壁損傷後,損傷位置的粘膜脫落,暴露出粘膜下層,就是胃潰瘍。胃潰瘍和胃炎不同,修復後的胃壁沒有粘膜,僅是粘膜下纖維瘢痕。沒有分泌的功能。因此很容易再次損傷。
引發和形成胃潰瘍的原因有哪些?
從胃壁損傷角度講,所有損傷胃壁的原因都是可能引發胃潰瘍的原因。
1堅硬食物的劃傷。沒有被胃酸腐蝕的堅硬的食物在胃擠壓揉搓之下,可以擦傷、劃傷胃壁,如果損傷超過粘膜層,則要形成難愈的潰瘍。
2胃腔過度擴張(暴飲暴食),是造成胃壁損傷的原因之一。胃腔填充過量的食物,胃壁被牽拉變薄,胃壁的血管被擠壓,形成胃壁粘膜層缺血、壞死、脫落形成潰瘍。
3胃酸長時間刺激。裸露的胃壁在酸的刺激下,經久不愈。
4在大腦高度興奮的狀態下(所謂應激狀態),交感神經抑制消化道的蠕動頻率,減緩為內容的排空,導致胃酸滯留,腐蝕被劃傷的胃粘膜。
5在燒傷,昏迷等狀態下(有一種所謂應激狀態),副交感神經興奮,胃蠕動、分泌相對增強,由於沒有進食,導致曾經的胃粘膜被胃酸侵蝕,形成潰瘍。
6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能抑制已經存在的損傷的修復,形成潰瘍。
後三條就是所謂應激性潰瘍。其實是一回事,就是在原有損傷的基礎上加重損傷。
幽門螺桿菌能導致潰瘍?
幽門螺桿菌不過是上消化道內的寄生菌,喜酸厭鹼,因此能生存在胃內。其對粘膜的吸附力不足以損傷粘膜,所以不會引起潰瘍。但其對潰瘍表面的吸附,會損傷和延遲潰瘍的癒合。
胃癌的發生
引起胃癌的原因有很多,但都經不起推敲。個人認為引起胃癌的原因只有一個――病毒感染。
如果胃壁損傷至胃黏膜下層,胃壁出現的空缺將由黏膜下層的纖維結締組織填充。如果新生的纖維結締組織被病毒感染,出現過度不規則生長,這就是胃癌。與此相似的是面板上的瘊子――疣。
所有深及胃壁粘膜下層的損傷,通常都會由纖維結締組織填充。人體中,只有纖維結締組織保持有旺盛的繁殖能力。這種能力受基因控制。病毒可以參與改變基因結構,導致組織無序生長。正常組織和癌性組織之間有炎性過度帶。過渡帶包裹有接近正常的炎性組織,通常病理切片如果切到這一部分,會得出高分化的結論。切到腫瘤本體又可得出低分化的結論。病理是微觀世界,標本取樣和巨集觀可以有天地差別,以管窺豹,僅見一斑。病體組織分化高低,全看包裹的正常或近乎正常的組織成分的多少而定。組化的處理也是如此。
形成胃癌的原因,一是年輕時暴飲暴食,損傷了胃壁粘膜形成了沒有粘膜的瘢痕胃壁,容易再次損傷。一是腺體分泌減少,胃酸降低。一是免疫力下降。最後關鍵的是傷口感染了特定的病毒。這些環節合到一起,形成胃癌。這就是為什麼胃癌多見於老年人、胃酸低者。
以前有兩種胃炎(其實就一種,僅損傷和恢復的結果不同)――萎縮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其實就是胃壁粘膜大部被瘢痕替代。肥厚性胃炎是黏膜水腫,沒有粘膜的損傷。因為有粘膜層保護,所以肥厚性胃炎患者不易患胃癌。
記得上學時的病理課,說林縣是食道癌和胃癌高發區,經過流調,說那裡的人多吃酸菜,說酸菜裡富含亞硝酸鹽。經常家裡祖孫三代患同樣的癌。由此得出酸菜致癌、家族性遺傳的謬論。其實,酸菜就是因為富含亞硝酸鹽才能夠長時間儲存。亞硝酸鹽充其量導致全身血管中毒,與癌症沒有半毛錢關係。之所以那裡的人容易患食道、胃癌。是因為那裡的人中有大量致癌病毒攜帶者及家族中密切接觸。相互傳播。
為什麼胃癌的部位多在胃底和小彎側?
病毒懼酸,在空腹直立位時胃底和小彎側相對較高,與胃液接觸較大彎少。因此容易存留病毒。如果此處損傷,則容易讓病毒進入。
胃癌的治療方法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切除。如果發生轉移不能切除,放療是其次的選擇(間接地切除――燒掉,但很容易轉移)。化療最有效的方法是杜冷丁和嗎啡。
癌腫之所以沒有藥物治療,是因為能在體外殺死病毒的藥物都是強氧化劑,進入體內不僅殺傷癌細胞,也能殺死正常細胞。能抑制腫瘤生長,同樣能抑制正常細胞生長。能抑制腫瘤的炎性反應,同樣抑制正常的免疫反應。由於所有代謝旺盛的的正常組織都被抑制,病人會有脫髮(頭髮是生長最旺盛的地方),噁心、沒有食慾等現象。這也是為什麼化療病人遭罪還治不好的原因。人總是要死的,如其活著受罪,不如早些結束。杜冷丁和嗎啡是最好的選擇。剛做醫生之時,還總遵老師教誨,要避免病人成癮。若不是老師教的不好,就是自己腦子太笨,食古不化,不懂變通之道。腫瘤病人即使成癮,又能活幾天?讓其安樂地走不比活著受罪強?
胃嘔吐的機理
前面說過,胃的上口(賁門)鬆,下口(幽門)緊。幽門最容易放行的是流質,塊狀物質很難通過。進食刺激的食物(比如酒精)以後,幽門水腫,蠕動減少導致胃蠕動不能正常下傳而逆返上傳。在過飽的狀態下,胃中下部蠕動無力,蠕動不能下傳,便向上部形成逆蠕動。胃逆蠕動將食物擠向食道,量少,是返流。量多就是嘔吐。總之,只要幽門蠕動減少(食物刺激或神經抑制),胃靠近幽門的蠕動不能依次下傳,則會逆向傳遞,導致食物衝出賁門,出現嘔吐。
胃如何保養?
胃的養護,要從年輕開始。胃養護的原則是不餓不食。不進食非常溫食品。不飽食。進食容易被胃消化(泡爛)的食品。
1一日三餐是農村人的習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的。城市人作息不規律,可以不必一日三餐,可以一日多餐或少餐。做到不餓不食,餓必進食,食不可飽即可。
2避免胃內容過多(暴飲暴食)。一是過多的食物可以導致胃腔擴張,胃壁變薄,胃壁血管受牽拉和擠壓損傷,胃壁缺血壞死。二是胃酸過度稀釋,不能保證有效的殺死進入胃的細菌和病毒的濃度。
3避免飢餓(胃內無食)。胃內無食,導致胃酸濃度高於胃壁粘膜的耐受程度,會灼傷胃壁粘膜。也會反向告知大腦,減少胃酸的分泌,導致胃腺體萎縮。
4吃室溫食,不吃熱食和冰食。飯桌上中國人喜歡說的一句話是“趁熱吃”。殊不知熱食容易損傷消化道。還是冷食為好。飯做好,放涼再吃才有益身體健康。動物不會做飯,都吃冷食。我們是動物進化過來的,會用火熱食。但身體還是適應冷食。身體適應常溫下的溫度,過冷和過熱都會損傷身體。熱食會灼傷組織細胞。反過來也一樣。冷凍的食品會凍傷消化道和抑制消化道的蠕動。
5細嚼慢嚥。這句老話很有道理。反覆咀嚼(毀牙,硬食粉碎後入口為好),將食物粉碎,可以減輕胃的負擔。
6吃飯時,不宜思考和生氣。思考或生氣都是交感神經興奮的狀態,抑制胃蠕動和胃液分泌,導致胃內容墜積,感覺不適。久而久之,會出現墜積受壓部位糜爛和潰瘍。 7充足的睡眠。睡眠時,大腦休息,同時抑制交感神經,交感神經的干擾減少,副交感神經相對興奮,胃蠕動力量增強,頻率增加,胃腺體分泌增多,胃內容與胃壁接觸時間短,胃壁負擔減少,即使有糜爛和潰瘍,也容易癒合。 8難以消化的食物,先行粉碎。可以減輕口腔和胃的負擔。這也是為什麼北方人比南方人長得壯的原因之一。南方主食稻米。脫殼後,煮熟即食。在胃裡,米粒成漿不易。北方人主食麵,是粉碎後的產品,在胃裡容易成漿,入腸容易吸收。至於中國人常說的食品要吃五色、五味沒有任何道理。胃沒有眼睛和味蕾,胃對食品的認知只分塊狀還是流質。
怎樣吃對胃有刺激的藥物
有許多藥對胃有刺激性。醫生們在服食這類藥物的囑咐都是飯後吃藥。為甚麼這樣呢?是因為他們的老師們都是這樣教的。代代誤傳(沒有哪一代會用大腦)。
要想對胃有刺激的藥物對胃刺激小,一定要在空腹時的吃飯之初服藥。這有兩個要點,一是空腹,二是吃飯之初。意思是飢腸轆轆的狀態下,吃一兩口食物後立即吃藥。這樣才能保證藥物對胃的刺激最小。原理就是前面說過的胃的結構和胃消化的方式。
胃空時,胃液存於胃大彎的幽門口,最初的食物經賁門沿胃大彎側滑落到幽門口,如果此時服藥,藥物在幽門口溶解與最初的食物混合成漿糊狀流質(食糜),即使有刺激,也僅在幽門口部分割槽域。隨著後續的食物和胃蠕動,甚至可以在藥物沒有完全融化的狀態下,最先通過幽門進入十二指腸。如果飯後服藥,融化的藥物位於漿糊狀胃內容的最上部,所經過的胃壁都會被塗抹一層刺激物。
這就好比先裝一桶水,然後在水面倒一小勺油。如果水桶底部開一個孔放水,水放淨之後,油全掛(留)在桶壁上了。
對許多老年人來說,胃排空慢,欲服藥時往往胃裡仍存有沒排空的食物,可以直接吃藥,然後吃飽(大半飽)即可。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