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主治醫師 肖繼前

  醫生視角

  藥物,本來是為了防病治病,健體強身,但事實上由於使用不當,藥對人體也可能造成極大的危害,其中有些藥物用法不當致藥物性耳聾,導致不少人終身生活在寂靜無聲的世界裡。

  藥物性耳聾難以治癒

  藥物性耳聾的病例在門診中不少見,藥物性耳聾被破壞的不是外耳和中耳的聲音傳導系統(不是傳導性耳聾),而是感知聲音最重要又最脆弱的部位耳蝸毛細胞遭到藥毒損害。毛細胞是聽覺神經的末梢感受器,正常情況下毛細胞把聲能轉化成生物電衝動傳給聽覺神經輸入大腦中樞,人才能聽到外界的各種聲音。耳毒性藥物專門傷害毛細胞,讓人感受不到外界的聲音。這種耳聾屬於“感音神經性耳聾”,“這種藥物性耳聾是不可逆的。”目前我國每年新生聾兒2萬~3萬,其中50%是由遺傳因素造成的。藥物性耳聾是新生兒先天性耳聾及成人後天性耳聾的主要原因。

  用藥之後過分安靜要注意

  藥物中毒性耳聾主要表現為聽覺系統的慢性中毒,以耳聾、耳鳴為主。耳聾多在用藥後1~2周出現,對於兒童來說,早期的症狀不太容易識別,開始時不疼不癢,外耳道既不紅腫也不流膿,孩子不哭不鬧,反而變得安靜,具有很大的隱蔽性,有時孩子都變啞了,家長還不知是耳聾引起的。兒童藥物性耳聾常為雙側性、永久性損害。特別是幼兒,由於不會訴說或表達不準確,待家長髮現時,語言發育已經受損害,不僅致聾而且致啞,貽誤了治療時機。

  母親受害可遺傳後代

  目前醫學上發現的能引起耳聾的藥物有60多種。主要有氨基糖甙類抗菌素: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其次,非氨基糖甙類抗菌素:氯黴素、紫黴素、紅黴素等也可以引起藥物性耳聾。有些藥有明顯的家族易感性,用藥量與中毒程度極不相稱,少量用藥即可導致不可逆的重度耳聾。另外,藥物性耳聾,還與用藥總量、療程長短有密切關係。靜脈給藥危害性較大,肌肉給藥和面板損傷後表面給藥,口服相對安全。兩種或多種耳毒性藥物聯合應用時,發生損害的機率增高。臨床觀察發現,有些藥物能從母親的乳汁中分泌出來,損傷嬰兒聽神經,引起耳聾。還有的藥物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引起先天性耳聾。

  提示:5招防範失聰

  1、母系親屬中有對某種藥物致聾者,其後代均絕對禁用該類藥物。

  2、兒童避免隨便使用耳毒性抗生素如氨基糖甙類藥物,必須用時,劑量宜小,療程宜短,儘量不要靜脈給藥,避免聯合用藥。

  3、注意觀察用藥後的反應,如出現頭暈、口角麻木、耳鳴和耳聾症狀時要及時停藥。對老年人、小兒、體弱及腎功能減退應慎用耳毒性藥物。避免同時或先後應用多種有耳毒性作用的藥物。孕婦應禁用耳毒性藥物,這類藥對胎兒有明顯的毒害作用。

  4、用抗生素期間,同時服用神經營養藥,如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A及硫痠軟骨素等,促使感覺細胞利用多種營養物質進行新陳代謝,以起到保護內耳、預防藥物中毒的作用。早期輕度中毒者,聽力多可恢復。

  5、一旦發現藥毒耳聾跡象,應及時就醫治療,可選擇維生素、神經營養藥和血管擴張劑等,必要時可加用激素,治療可持續2~3個月。同時要進行積極的聽力和語言訓練,力爭使輕中度耳聾患兒的聽力恢復或好轉,將危害降至最低程度。如果已發展為重度,可在必要的藥物治療基礎上,早期選配助聽器,加強聽力、語言的康復訓練,以使患兒生活質量有所提高。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