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治醫師 王臨青

  為什麼拇外翻多發生於女性呢?

  首先,拇外翻有一定的遺傳傾向,母親有拇外翻,子女患拇外翻的概率明顯增大。另外,女性足部韌帶較男性弱,在同等遺傳條件下,更易發生拇外翻。而且,韌帶的柔韌性隨年齡增長而減弱,這也是拇外翻多見於中老年女性的原因。至於年輕女性的拇外翻,其發生與穿著的鞋密切相關,事實上,這也是所有拇外翻的主要成因。拇外翻的形成有一個過程,年輕時對足的慢性損傷累積到中老年時再逐漸發病。研究發現,上世紀50年代,生活在東南沿海農村的女漁民很少穿鞋,那時幾乎無人患有拇外翻。近幾十年來,由於生活的改善,她們的後代均開始穿鞋,而且常穿高跟、尖頭皮鞋,拇外翻開始出現,且發病率逐漸與城市接近。可以說,這是一種現代版的“裹足”。見右圖:我們可以發現,尖頭皮鞋將前足緊緊地包裹著,使腳趾處於一種病理狀態,長此以往,拇外翻便會逐漸出現。正常時,人體在站立時的體重大部分由後跟承擔,而穿著高跟鞋時重心明顯前移,足趾不僅要承載大部分體重,又因尖頭鞋的擠壓,拇趾承重最大。疲憊的拇趾顯然無法長期承此重擔!
  如果已經患有拇外翻,或母親有拇外翻,說明你已處於拇外翻的高危狀態,那就更應當放棄高跟鞋了,多穿拖鞋,如有條件,多在沙地上赤足走走,並有意識地多用足趾抓扒地上的沙子,可鍛鍊足部的肌肉,增強足的平衡感,還是一種很好的足底按摩。在此基礎上,足部使用一些矯形的小支具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拇外翻術前注意事項
  1、拇外翻手術術前腳上不能有創面及感染,有腳癬的應把腳癬治好。如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應控制在正常範圍。術後一週內儘量少活動,禁辛辣等。
  2、拇外翻手術為區域性麻醉,術中不疼痛。手術一隻腳僅需半小時左右,術後即可行走。術後當晚可能有些疼,可適當應用止痛藥。
  拇外翻的術後護理及康復指導:
  (1)術後24h:
  ①患者術畢回房,用軟枕將患肢抬高15~30度,以促進血液迴圈,減輕患足水腫。
  ②患者對手術效果及術後患足功能能否很好地恢復有不同程度的憂慮,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況,耐心地與其進行交流,使其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和護理,促進了患者早日康復。
  ③術後當日晚,由於麻醉作用消失,大部分患者會感覺患足疼痛難以入睡。一般給鎮痛藥緩解疼痛,併為患者創造有利於睡眠的環境,使患者得到較好地休息。
  ③護士要嚴密觀察趾端血液迴圈情況,即觀察患足面板顏色、溫度、感覺與腫脹情況,若有異常,立即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2)術後24h至1周:除拇趾外,其餘四趾、踝關節、膝關節可進行主動及被動活動,每天4~5次,每次2~3min。注意應逐漸增加活動量,以免影響斷端的穩定。患者可在家人攙扶,拄拐或藉助形器上廁所,但要注意避免碰觸拇趾,以防斷端發生錯位。

  (3)術後1~3周:
  1)患者可去掉助形器室內行走,逐漸增加行走距離,以不超過50m為宜。行走時應足跟負重,以保護骨折斷端。
  2)指導患者進行拇趾趾間關節主動及被動屈伸鍛鍊。
       3)指導患者或家屬用拇指、食指及中指將拇趾向內側搬壓,使其輕度內翻5~10°,每次15min,每日9次,早、中、晚各3次,目的是穿鞋後大拇趾恢復正常位置。
  (4)足術後12d拆線。
  (5)術後3~5周:1)患者可增加行走距離,以次日肌肉略感酸脹,手術部位水腫不加重為宜。2)開始對跖趾關節進行主動及被動鍛鍊,由小到大逐漸增加鍛鍊的幅度。如用足趾反覆夾取放在地上的一塊布,每天3次。
  (6)術後5~6周:1)去除彈力繃帶軟包紮,穿上自己寬鬆、柔軟的鞋子正常行走。2)繼續進行跖趾關節功能鍛鍊。
  (7)術後3個月:患者可恢復體育活動及重體力勞動。
  (8)術後3~6月:應穿寬鬆的鞋,以防復發。
  拇外翻出院康復指導:
  1、抬高患肢,高於心臟水平,促進迴流,減輕腫脹。
  2、早期床上功能鍛鍊,行走時應使足底外側、後側負重。
  3、區域性使用塑料袋等防水措施後,可沐浴。
  4、術後可生活自理,兩週後增加活動,一個月後正常活動。
  5、3~6個月內穿寬鬆平底鞋,半年後正常穿鞋。
  6、石膏固定六週。
  (1)需將患肢抬高高於心臟水平,減輕疼痛。
  (2)防止汙染石膏,石膏遇水會變形。
  (3)注意觀察肢端面板的情況,出現肢體疼痛、麻木、感覺減退應及時就診。
  (4)加強石膏內肌肉靜止性收縮運動以促進血液迴圈,避免肌肉萎縮。
  (5)加強石膏外關節的活動,防止關節僵硬。
  7、穿合適的鞋子,可防止拇外翻的發生和發展。
  8、輕度拇外翻可在第1~2趾間夾棉墊,改變穿鞋習慣。
  9、術後六週門診隨訪。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